跟陆游学习怎么对待孩子

  如果问:孩子最让父母抓狂的事情是什么?

  父母十有八九会回答:反抗!

  如果要对孩子的反抗做一个形象描述,那可能是:与父母激烈争辩,与父母冷漠对峙,对父母不说实话,对父母敷衍了事……

  面对孩子的反抗,有的父母选择打骂。可打骂就像在亲子关系中挖坑,打骂的次数越多,坑就挖得越深,直至变成万丈深渊!有道是“挖坑容易填坑难”,父母实施的肢体暴力和语言暴力,都可能深深印刻在孩子的心灵深处。

  所以,为孩子将来的健康和幸福着想,面对反抗时我们先别急着发火,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他为什么要反抗?

  孩子的成长大抵会经过两个反抗期。第一反抗期发生在3~5岁,这是儿童自我意识的萌芽与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言语发展接近成人言语表述能力的80%,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特别是不满情绪。他说得最多的词是:“不不不”“我不要”“我不去”“爸爸坏”“妈妈坏”。

  孩子想要实现自己的意志,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接纳、呵护、支持。这时候他希望参与大人的活动,做大人做的事;希望得到父母的赞美,不喜欢听父母的批评。

  处于第一反抗期的孩子,父母应该怎样帮助他们成长呢?

  首先,让孩子说出拒绝的理由。例如,孩子说:“我不想起床,不想吃饭,不想上幼儿园!”父母不能简单地说“你必须做”,因为这是一个无效沟通。可以试试这样说:“不想上幼儿园是吧?那你告诉妈妈不想去的理由。”无论是撒娇还是撒野,是肚子疼还是腿疼,孩子可以要求父母代为请假,但理由必须充分,否则就得去学校,这就是规则感。

  然后,向孩子解释制定规则的原因。比如,父母要告诉孩子:早上7点起床,是因为我们要去上幼儿园,这个事情是一早说好的,所以全家要一起努力做到。可以多使用肯定和赞美来引导,让孩子学会配合。

  在这个阶段,父母要与孩子多交流,允许他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实现自我的意志。只有这样,他才能在不利环境中表现得不胆怯、不纠结。从小被父母尊重,知道自己很重要、有主见的孩子,才有足够的心理资本去积极应对各种问题。

  第二反抗期发生在孩子12~18岁期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春期”。在这个阶段,他会经历疾风暴雨式的变化。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父母给予更多的自主权和尊重。

  首先,给孩子话语权,让他把话说完。比如,孩子说不想考试,父母不要直接驳斥,先让他尽情吐槽。孩子累得要命、烦得不行,如果你连吐槽的权利都不给他,那他不得爆炸吗?会不会一气之下连学也不上了?

  如果父母能将心比心,理解孩子的处境,孩子的情绪就会稳定很多。其实很多青春期的孩子说不想上学或考试,但第二天还是去了,这就是理解的力量。

  然后,给孩子决策权,让孩子参与决策。比如,孩子去哪所学校、到什么地方度假、房间怎么装修,父母需要与青春期的孩子共同决策。这叫合议,就像医生会诊一样。参与决策的孩子会感觉到被尊重,从而学会自己做主。父母越早放权,孩子就会越早独立。

  在这方面,可以学学陆游的做法。陆游最小的儿子叫陆子聿,从小聪颖好学。更可贵的是,他对政治颇有见解,每每评论政事都会滔滔不绝。对此,陆游不是以父亲的权威来压制儿子,而是以赏识的心态加以鼓励。他在《示儿》中写道:“吾儿从旁论治乱,每使老子喜欲狂。不须饮酒径自醉,取书相和声琅琅。”

  陆游如此抬举儿子,令他从小既有主见又有自信,最后官至吏部侍郎、中奉大夫,不负老爹对他的期望。

  总之,面对孩子的反抗,父母要多尊重、多理解、多鼓励、多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意识,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自信的人格。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