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程豪:让软弱涣散村重提精气神
- 来源:北京支部生活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张庄村,传统,村落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2-10 14:03
文◎王立娟 袁瑛
张庄村是通州区唯一一个市级传统村落,拥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运河龙灯会,但由于信访矛盾频发,因此也是远近闻名的上访村,2021年被定为市级软弱涣散村。这年年底,傅程豪被派驻到这里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驻村后,傅程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走访村民,了解村情民意,总结出阻碍张庄村发展的三个问题:村庄发展没有方向、村容村貌亟待提升和非遗传承步履维艰。傅程豪决心在两年任期内,和“两委”班子一起,带领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把“后进村”的帽子摘掉。
建好班子聚民心
经过一个月的走访调研,傅程豪认为村里有必要开展散水改造工程。这本是一件美化村容村貌的好事,但这项工作在推进时并不太顺利。
“散水改造好是好,但就怕个别村民不理解。”“王大爷家的工作就不好做通。”村“两委”会上,几名村干部流露出畏难情绪。
傅程豪找班子成员一一谈心谈话,“绝大多数村民都是支持散水改造的,我们就要坚定信心。有些村民有顾虑也是正常的,我们一家一家去做工作。”他带着村干部去几户心存顾虑的村民家里,既打“事理牌”,也打“感情牌”,一次不成就再去一次。随着一户户反对改造的村民被做通工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心气也重新得到了提振。在村“两委”干部的齐心协力下,张庄村顺利完成散水改造,村民们房前屋后的道路整洁宽敞多了。
在散水改造推进工作中,傅程豪总结经验:要让村“两委”干部从“不干事、怕干事”转变为“要干事、干成事”,不但要提高思想认识,还要与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傅程豪决定创办“大运河林下讲习所”,每月一讲,月月有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鲜活生动的案例给村干部讲党课、讲政策、讲理论,并利用活动时间与村“两委”班子成员谈心谈话、共谋发展。
“从带着我们读《之江新语》到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奔赴京郊示范村调研到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傅书记不止给我们讲政策,更教会了我们很多工作方法。现在班子成员干劲儿更足了!”村党支部委员何书芬说。
为了尽可能扩大学习受众面,同时让大家听得懂、听得进,傅程豪把讲习所“搬进”了林间地头,把党的声音传递给全村的党员、群众,把讲习所变成了凝心聚力的阵地、乡村振兴的课堂。
思想统一,人心向上,“两委”班子的心齐了,12345市民服务热线投诉量大幅下降了,村民们的精气神起来了。仅一年多的时间,张庄村党支部就成功摘掉了软弱涣散的“帽子”。
擦亮招牌赢民心“傅书记来了以后,村里建起了龙灯博物馆,张庄龙灯还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这是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张庄运河龙灯会非遗传承人谢兆亮说。
张庄运河龙灯是北运河最具特色的表演形式之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大运河地域特色。但是由于推广乏力、后继乏人,这块“金字招牌”逐渐黯淡。为了让大家认识到兴文化、富乡村的重要作用,傅程豪多次组织党员开展传统文化专题学习,让大家充分认识到龙灯文化是一座价值丰富的宝藏,不仅要“活起来”,更要“火起来”。
思路统一后,傅程豪和张庄村“两委”班子决定把村委会库房建成一座“大运河龙灯文化博物馆”。听说村里要建博物馆,村民们踊跃捐献各类龙灯相关的老物件。清代的龙灯会文契、民国的龙灯对瓶、新中国成立前后的龙灯照片……展陈琳琅满目。2023年5月,博物馆顺利开馆,吸引了众多对龙灯文化感兴趣的参访者来此打卡。
“龙灯要‘走出去’,才能‘火起来’。”傅程豪说。为此,他积极主动对接各类资源。今年春节期间,龙灯队五次走出张庄,在大运河文化广场、三庙一塔景区、漷县民俗文化节上精彩亮相,赢得了市民群众的广泛称赞。傅程豪还争取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广播电视台等多个主流媒体为张庄龙灯做专题报道,特别是今年的央视《年味儿》栏目,用了17分钟来展现这一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魅力。
“文化传承需要抓早抓小、久久为功,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推动非遗文化走进校园。”傅程豪说。今年,傅程豪协调张庄村与侯黄庄小学合作开设非遗龙灯系列课程,让孩子们在了解运河历史、感受非遗文化、学习舞龙技巧的同时,也得到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办好实事暖民心
傅程豪到任之初,张庄村上访矛盾比较尖锐,村内还有几个老上访户。为解决这一问题,他推动村“两委”班子运用主动上门找问题、主动上门问需求、主动上门解矛盾、主动上门送温暖的四个“主动上门”工作法,探索农村治理与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有机结合的新路子。
“村干部不但是村民的‘调解员’,更是村民的‘守护者’,我们要在村委会和村民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傅程豪说。一次,一名村民反映邻居房屋排水沟排水导致自家房屋存在安全隐患,要求村委会解决。傅程豪带领村干部来到村民家中了解情况,耐心细致地听取双方意见后,提出排水沟整改方案,并向双方进行了释法明理,最终使双方达成和解。了解到某村民对建设民宿补贴问题存在疑问后,傅程豪主动联系区文旅局,向他详细解读政策。村民反映张庄村出入京塘路的道口没有红绿灯,存在安全隐患,他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在道口设置了红绿灯。村民抱怨村中心一块集体土地长期被某村民占用,导致环境脏乱差,傅程豪和村“两委”班子决心把这件事列为张庄村的“1号民生工程”。经过多方协商,村里终于将这块地收回并进行了规划建设。今年春天,一座“敬老文化广场”在这里崭新亮相,向村民开放。
“村里把‘主动上门’真正落到了实处。”村民们感慨。不仅百姓心暖了,村容村貌也大变样,杂草丛生、垃圾成堆的现象不见了,如今村里道路干净整洁,村民们都说:日子越过越舒坦。
(责任编辑:袁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