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共建“一带一路” 中粮走出农业合作新路子
- 来源:中国报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一带一路”,农业,合作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2-17 14:14
中粮集团长期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作为重点进行全球布局,通过一系列互利共赢的项目,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实现共同增长和共同繁荣作出了富有特色的中粮贡献。
文 | 王哲
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中粮集团现场展出来自世界各地的特色美食及其制品,并连续第五届协办“粮食现代供应链发展及投资国际论坛”,积极引领推动全球农粮供应链创新、绿色、开放发展,成为中国企业近年来参与“一带一路”农业合作成果的一次生动展现。
农业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抓手和发力点。作为我国农业“走出去”的领军企业,中粮集团长期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作为重点进行全球布局,通过一系列互利共赢的项目,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实现共同增长和共同繁荣作出了富有特色的中粮贡献。
加强布局与创新 促进互联互通
近年来,中粮集团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持续拓展并优化全球重要产粮区及关键物流节点布局,高效促进了谷物、油脂、食糖、棉花、肉类、乳品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动与销售,搭建起连通全球农粮主产区和亚洲新兴市场的稳定粮食走廊。目前,中粮集团全球农粮经营量达1.8亿吨,近一半营业收入来自海外。
在这一过程中,中粮集团不断加强与南美、黑海、东盟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农业贸易与投资合作,年中转能力约2300万吨,农产品加工能力超650万吨。2022年,中粮集团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进口玉米、大豆、大麦、植物油等主要农产品456万吨,并出口稻米、番茄制品、麦芽等产品。依托自身全球布局与产业优势,中粮集团注重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数字贸易等方式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将沿线农业更好地接入到全球农业供应体系中,成为促进农业互联互通的重要牵引力量。
在阿根廷,为提升当地农粮供应链效率,中粮集团旗下中粮国际和阿根廷农业合作社协会(ACA)共建铁路专用线,将当地提布斯港口与外部铁路连接起来,大大提高了运粮及卸货效率,并减少了物流成本。阿根廷铁路运营公司表示,这条铁路线“实现完全自动化,卸货能力达1000吨/小时,是拉美地区最现代化的铁路之一”。
在葡萄牙,中粮国际在波尔图大区设立了提供共享服务的“卓越中心”,为全球粮、油、棉、糖的交易、仓储、物流和加工业务提供统一、专业、透明和标准化的高效服务,促进了全球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在东南亚地区,中粮积极发展与柬埔寨、缅甸、巴基斯坦、泰国、越南、印尼等国的农产品贸易。以柬埔寨为例,中粮在当地新粮上市期间及时入市采购,既提高了进口大米的质量、纯度和新鲜度,也解了柬埔寨水稻主产区农民卖粮难、储粮难等燃眉之急。自2014年以来,中粮进口柬埔寨大米量占其大米出口总量的约40%,为柬埔寨稻农开辟了周边临近的最大的市场,赢得了当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出口商、加工厂等的认可与感谢。
近年来,中粮集团还历史性地打通了南非玉米等农产品的输华通道,其中,实现南非饲料黄玉米的进口,成为我国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通过农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范例之一。2023年5月,由中粮集团进口的首船南非饲料玉米顺利抵达广东麻涌港,在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后,快速供应给国内饲料企业。这是中粮集团继2019年率先开展南非食用级白玉米集装箱进口业务之后,与南非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的又一崭新成果。
中粮集团长期深耕南非市场,不断深化合作,已成为南非最大的加工贸易综合国际粮商,其农业种植、粮源采购、存储和分销,农业种植、贸易、压榨规模等均处于首位。通过自身遍及全球的粮食贸易网络,中粮集团将南非和全球市场连接起来,为南非粮食贸易提供了稳定的预期,有利于南非进一步增加农业投入、扩大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资源潜力得到更好发挥。
与此同时,中粮积极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运用,大力推动农粮产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提升了全球农产品供应链的运转效率与韧性。中粮国际联合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嘉能可等国际粮商,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Covantis数字化农业国际贸易公司,提供农业区块链解决方案,促进大宗农产品的国际贸易标准化、数字化和现代化,使全球农产品贸易变得简单、安全和高效。目前,该平台已覆盖美洲所有主要农产品出口市场,支持产品包括大豆、豆粕、玉米、小麦、葵籽和葵粕等。农产品出口商、交易员、船舶承租人等平台用户,可在Covantis平台上执行交易,更高效地实现农产品流通,有效促进了长期困扰全球粮食市场的效率低、运营风险高等痛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成为进一步推动建设数字丝绸之路的重要探索。
推动产业升级 助力互惠共赢
在推动“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过程中,中粮集团还注重通过提供技术指导、模式创新等,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增产和产业升级,并坚持以“负责任的方式”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携手共建可持续发展农业,为当地带来福祉。
在赞比亚,中粮集团旗下中粮科工承建的玉米粉加工厂对当地保障粮食供应、稳定粮食价格、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收入和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在塔吉克斯坦,中粮科工承建的杜尚别面粉厂,则使该国首都杜尚别地区彻底结束了面粉完全依靠进口的局面,也大大促进了该国面粉加工业的发展。
在白俄罗斯,中粮科工参建的全循环高科技农工综合体,采用全循环设计理念,将原料小麦综合利用,实现每一粒小麦都能“吃干榨尽”,有效带动了白俄罗斯农业、畜牧业的高质量快速发展。该项目是白俄罗斯第一家氨基酸生产企业和粮食深加工行业的出口创汇、进口替代项目,也是欧洲地区首个集粮食仓储、各类饲料生产和氨基酸生产于一体的大型全循环农工生产项目,成为当地产业升级的重要助推器。
在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针对当地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设施缺乏、投资不足等问题,中粮集团积极提供农业科技指导,大大提高了当地农作物的总产、单产,带动了当地烘干、仓储、物流设施系统建设,并促进当地改善了农业种植结构。其中,在泰国,针对当地长期存在的“卖薯难”问题,中粮集团旗下中粮生化泰国公司创新研发了采用鲜木薯发酵的生产工艺,大大提升了当地农户的收入和种薯积极性。仅2022年,就为周边农户创收4000多万元,成为一项以产业升级推进互惠共赢的典型举措。
中粮集团还注重通过合作模式的创新,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共同打造可持续、互惠共赢的农业发展模式。在南非,针对当地异常天气频发、农民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中粮国际创新性地与南非农场达成系统性合作,促进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粮与当地农场签约,在种植、采购、加工、贸易、物流等全流程各环节为其提供专业服务和支持,以全产业链赋能南非农场和农民,南非农场则签约成为公司长期的农产品供应商,通过收益和风险共享机制,农民和公司形成了共同体,实现了双赢。目前,此模式已拓展至南非43个农场,签约农场总面积超过7万公顷,中粮也成为深受当地农民信赖的合作伙伴。
在拉美地区,针对当地存在的毁林和原生植被破坏现象,中粮国际出台了“零毁林”大豆采购标准,深入推动整个供应链实现零毁林,保护森林资源,并于2021年和行业伙伴一起采取集体行动,承诺于2030年之前,在拉美环境敏感地区建立“零毁林和零植被破坏”的大豆供应链。中粮国际还为当地1000多名员工提供了相关培训,为可持续发展培养了保障力量。202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将该项目列为全球范例项目,收录在案例报告中并公开发布。
针对产后粮食损耗这一长期困扰全球粮食生产的难题,中粮科工积极研发推行“减少水稻产后损失”技术,围绕水稻产后各环节,在减少粮食损失、提升产品质量、提升产业效益等方面开展一系列研发和创新,并在东南亚、非洲等多个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粮油仓储、干燥和加工等项目中取得成功,进一步促进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农业产业升级。
中粮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也有效带动了更多国际力量的参与。2019年,国际上20家银行组成的财团,与中粮国际签署协议,提供了21亿美元的可持续发展贷款。该贷款也是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商所获得的最大额度的可持续发展贷款。通过该贷款,中粮全力推动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融入业务运营和供应链管理,以负责任的方式满足世界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并持续引领“一带一路”农业合作走产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之路。荷兰合作银行董事会成员高度评价中粮的工作: “中粮国际通过将可持续发展关键业绩指标纳入核心融资工具,展示了公司提高农产品价值链透明度的决心。我们非常自豪与中粮国际在可持续农业的愿景上达成一致,并将密切合作推动今后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