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的批判,都只是在证明自己正确

  • 来源:视野
  • 关键字:批判,正确,证明
  • 发布时间:2023-12-17 19:43

  动机在杭州

  我参加了一个朋友的读书会,跟里面的人熟悉了起来,经常一起大放厥词。

  有一次,朋友感慨说:“我学心理学这么多年,最大的感悟是,心理学是没有用的……”

  他还想往下说,马上有人接着说:“那我觉得心理学还是很有用的,比如可以让网站的设计更吸引人,让产品变得更有趣……”

  旁边的人接着说:“对对,我们做培训,和人打交道,也需要了解很多心理学知识呢……”

  话题很快就转到了心理学如何有用上,大家讨论得很热烈,没人记得朋友为什么想说心理学没用了。

  心理学有没有用当然是另一个话题了,这种对话形式却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听起来,谈话的人像是在回应对方——毕竟他也是在讨论“心理学有没有用”。但其实,他发起了一个新的话题。话题从“为什么心理学没用”变成了“心理学怎么有用”。后一个话题是他所熟悉的,他期待别人来回应他。

  为什么我们不愿意回应别人,却愿意开辟新话题?我觉得,这里面也有一些焦虑在。对那个觉得“心理学有用”的人,“心理学没用”是一种新的东西。它会挑战我们原有的认知,所以我们会本能地把它当作一种威胁。对议题的修改也许就是为了应对这种焦虑。这种修改是很微妙的,有时候我们甚至不一定能察觉到它。可是,如果每次都把新的议题变成我们所熟悉的旧议题,对话就会变成自说自话,表达也会变成自我重复。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为什么一个学心理学多年的人会觉得心理学没有用呢?他是真这么认为,还是只想发牢骚?什么让他这么想呢?如果心理学没有用,那他觉得什么有用呢?

  学心理学这么多年,我越来越觉得,倾听是一件很难的事。它需要你把自己的东西放下,才能真的听到对方怎么说。

  中午在餐厅吃饭,我听到旁边一对夫妻的对话。

  妻子:“这几天没睡好。”

  丈夫:“这几天天热,人就是容易早醒。”

  妻子:“我有点担心女儿上托儿所能不能适应。”

  丈夫:“小孩子嘛,可不都这样。过一段就好了。”

  妻子沉默了。

  这是一段很平常的对话。妻子一直想跟丈夫说,她觉得生活的某些方面出了问题,而丈夫一直在强调“一切正常”,进而关闭了对话的通道。也许对丈夫来说,妻子的焦虑也是一种新的经验(也许不新了)。他一直在努力把这些新的经验纳入到自己原有的认知框架里。他没来得及听妻子说什么,却急着给妻子提供一些解释。如果这时候妻子告诉丈夫,“你没听我说话”,丈夫也许会不理解,甚至会反驳说:“哪里啊,我不是一直在安慰吗?”

  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心里总会有很多问题。相反,一个不合格的咨询师,心里却有很多答案。

  大学的时候,我读过一些哲学书。哲学嘛,关心的都是大问题。所以当我后来学心理咨询流派的时候,我经常会不自觉地想:这就是斯多葛派的思想嘛!这就是犬儒主义嘛!我觉得大部分咨询流派都没什么特别,不过是某些哲学思想的改头换面。

  所以,有一次,我跟一个一起参加家庭治疗培训的朋友聊天,他兴奋地说起家庭治疗的种种精妙之处。我听完后却淡淡地说:“它的背后就是一些建构主义的哲学思想,这思想我了解的。”

  我正有些小得意,我的那位朋友却跟我说:“我是在学习一些新的东西,可是我觉得你没有。你只是在找一些材料,来强化你原有的东西。”真是当头一棒。但是我心里还是一直很不服气。直到前几天,我跟几个咨询师朋友分享我在观摩课上的心得。这是一个家庭,丈夫和妻子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发生了矛盾,孩子的情绪出了问题,不愿意去上学。妻子觉得这是因为丈夫管得太松,丈夫觉得这是因为妻子管得太严。两人在咨询室里各执己见,我很担心他们会吵起来。可是每当他们快要吵起来的时候,他们就会用一种奇妙的方法把争吵避开。当情绪升温到一定程度,妻子会避开丈夫,转头跟儿子说话:“儿子你自己来说,你到底哪里不对了?是不是爸爸妈妈照顾你不够?”

  丈夫也会转头跟儿子说话:“儿子你知道没人能一直管着你。你妈和我都很忙,你要自己自律,要自己管好自己。”

  我觉得这事很有意思,夫妻俩会通过各自跟儿子说话来避免争吵,还能把各自的想法传递给对方。我兴高采烈地说完这个场景,我的咨询师朋友听完后,却只是悠悠地说:“这就是三角关系嘛,在家庭中很常见的。”

  我立马就觉得意兴阑珊。这当然是三角关系没错,可是当你用一个你已知的、抽象的理论去概括这件生动而具体的事情时,这件事里新的、生动的东西也就消失了,事情重新开始变得确定而闭合。

  为什么会这样?除了面对新经验的焦虑,我觉得,这跟我们社会所倡导的批判精神也有一些关系。尤其像我们这种受过研究训练的,读一篇文章、听别人说话,要么习惯去找话里的漏洞,要么把它抽象成我们已经知道的理论。可心理咨询不是这样。它的过程是相反的。它是让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丰富、开放、不确定。它需要你带着好奇去接近,你才可能真的理解。

  批判也需要好奇和理解。而大部分人所做的,其实不是批判,只是努力证明自己原有的想法如何正确罢了。毕竟对很多人来说,证明自己正确,要远比了解新东西重要得多。

  前几天,我看到一个阿里云“教父”王坚博士的访谈,里面有一句话,他说:“大部分的人知识结构是不变的,不自觉地把所有新的东西都纳入到原有的框架中,因为那样不痛苦。而我呢,我一直在打破自己的知识框架,不断演进。”

  其实知识演进如此,技能学习如此,对人的接近和了解同样如此。只有你愿意放下自己的东西,你才有机会吸收和接纳新的东西。这也像死去和重生,我们的思想,就在这样解体、重构的过程中,不断进化。

  (摘自“一个”)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