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梁龙 盖佳
湖北天门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2022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开展首日举办“智并联•向未来——开创并条产线联动时代”新品发布,开启了“智并联”先河,开创了“并条工序全自调匀整时代”新理念。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秘书长夏令敏、副会长徐迎新,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院士、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顾平、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行业分会常务副会长梁鹏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主任阎岩、湖北天门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方勇等有关领导和嘉宾,以及天门纺机海内外客户代表等参加了本次发布会。
“两年前的展会上,我们提出了‘开创并条工序全自调匀整时代’的理念。通过实践与应用,这个理念逐步被用户接受和认可,帮助一些纺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两年多来,我们又研制出了新一代 T2、T3 系列并条机,开启了‘智并联’先河。这也标志着天门纺机在推动纺织装备智能化、高端化的进程中又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湖北天门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方勇致辞时表示,此次参展的 4 款 7 台并条机拥有世界领先的“一控多轴多台”技术,颠覆了并条机以单机为单元独立运行的传统技术,实行“一车间一控制”,可极大提高设备的运行质量和效率。此外,“皮辊混合加压”“导条自动升降”等诸多专利技术的创新运用,更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先进性、稳定性、可靠性、可操作性和用户体验感。
他表示,天门纺机作为国内纺织装备“老字号”企业,几十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创新,只有常创常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公司始终把“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产品战略放在首位,落到实处;始终坚持以产品创新为引擎,不断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高核心竞争力。正因如此,公司和天鹤牌并条机被工信部认定为重点专精特新企业和单项冠军产品。
面对未来发展,他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画卷已经展开,波澜壮阔;以装备数字化、智能化推动纺织现代化的号角已经吹响,催人奋进。作为纺织大军的一员,天门纺机将竭尽所能,在推动纺织科技进步中献计、献策、献力,努力实现“当民族工业精益表率,做纺织装备领先企业”的使命愿景。
天门纺机副总经理杨文峰再答记者提问时介绍,“智并联”就是指并条单机之间“智能联结”。其核心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并条单机自身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这是基础;二是不分台、套,所有并条机之间实现数据互通、智能互联;三是一控多轴多台技术的创新应用,有利于精准控制,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和产品质量稳定,减少用工,提高管理效率。
“‘并条产线联动’是单机智并联之后的进一步升华。其核心体现在并条产线前后道工序之间设备的智能互联及统一控制,其主要技术支撑路线为:多轴控制技术、智能在线检测技术、数据管理云平台技术等。”他指出,并条产线联动技术的应用,摆脱了在并条产线上传统的以单机为单元模式的束缚,实现了对并条全工序设备的运动控制、数据读取、分析与管理及工艺诊断,开启了“智并联”及并条产线联动的先河。
“并条产线联动”对企业及行业的作用及影响
一是一控多轴多台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以单机为单元的设备配台模式,可以实现在同一控制系统下的灵活设备配置,让用户在设备投入、场地利用等方面实现优化;
二是应用系统集成的在线工具包、工艺包,可自动生成产线硬件配置,为工艺诊断与建议提供技术支持,也可给客户提供全产线的质量保障;
三是精准控制,有利于降低台、套之间的质量差异;
四是可建立产线数据管理平台,通过自身数据统计与分析或与客户MES等生产管理系统的融合,能更便捷的助力客户实现高效的生产调度与管理。
并条联动技术的提出,符合市场对纺机设备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需求,值得推广与应用。
四款样机的特点及性能
根据公司“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产品发展战略,近几年,天门纺机进行了T2和T3系列产品研发,包括T21、T23、T25、T27、T29、T33、T35等多款机型。本次展出的TM25、TM27、TM29、TM35四款机型有一定代表性,特点和特色都比较突出。
一是单机出条速度都比较高,最高达到1200米/分,纺某些品种的速度长期可达到800米/分及以上;
二是所有双眼机型都实现了两眼完全独立,包括喂入、传动、吸风、控制系统等;
三是配备了更先进的匀整系统和在线检测系统,并可选配不同品牌,其中乌斯特匀整系统是最新一代的USG3 MAX系统;
四是新一代大牵伸模块的优化及系列化设计,强化了对牵伸过程中纤维的有效控制,优化了吸风清洁及散热型式等,使其能满足不同品种及纺纱流程的需求,适纺性进一步得到提高;
五是更加注重用户的操作体验感。比如自动生头技术、集中润滑技术、人机交互操作系统等。此外,还有许多原创技术得到了运用;
六是注重系列化,主要体现在前后道工序并条机在速度、硬件及功能模块等方面的匹配;
七是更加智能化。应用了大量的传感器;围绕智并联,首创性地开发并应用了一控多轴多台的控制技术,使产线的运动控制更简洁高效;开发了在线工具包、工艺包,可自动生成产线硬件配置,为工艺诊断与建议提供技术支持;开发了自己的产线数据管理平台,可实现产线各设备间的物联互通、远程运维及客户端应用平台的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