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少年”逆袭成世界冠军
- 来源:恋爱婚姻家庭·上半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逆袭,少年,冠军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1-06 14:55
少年的励志故事背后,是一个技能强国大梦想。2023 年9 月12 日上午10 点58 分,21 岁的蒋昕桦手持火炬,一边奔跑,一边向人群挥手致意,活力满满。
作为第46 届世界技能大赛金牌获得者,蒋昕桦被选为杭州第19 届亚运会火炬手,他兴奋地说:“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单亲家庭、“破坏王”、中考“差生”,蒋昕桦背负着这些标签,一路逆风飞翔,终于完成蜕变,成为正能量少年。
爱拆东西的野破坏少年冶
蒋昕桦出生在浙江宁波蒋家池头村,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父亲蒋吉伦在宁波鄞州区东钱湖镇的一家工厂工作,回家时间不多,蒋昕桦由奶奶一手带大。
小时候的蒋昕桦喜欢拆东西,电风扇、遥控器、热水瓶等,家里凡是能拆的东西几乎被他拆了个遍。他拆了再组装回去,拿着螺丝刀,转转拧拧小螺丝,那模样看上去还真有那么一点专业。
奶奶并不干涉蒋昕桦的这个爱好,只是不允许他进厨房,怕他把锅炉灶具给弄坏了,没办法烧饭。可蒋昕桦偏偏对厨房特别感兴趣,小学五年级时,他有一回趁奶奶出去买菜,溜进厨房,开始拆煤气灶。
“哎呀,我中午还要烧饭呢,这可怎么办。”奶奶看到被孙子拆了三分之一的煤气灶,又急又气。蒋昕桦却不慌不忙地说:“奶奶,给我15 分钟,我把煤气灶装回去。”奶奶哭笑不得:“要是装不回去,中午咱们一起饿肚子。”
谁知,蒋昕桦一番捣鼓,还真把煤气灶“还原”了。奶奶半信半疑地打开开关,竟丝毫不影响使用,这才松了一口气。不过,父亲打电话回来时,奶奶还是忍不住告状,父亲却说:“他喜欢就让他拆,拆坏了咱买新的。”
蒋吉伦文化水平不高,但在教育孩子方面自有一套,他主张让孩子自由发展,这样才能释放天性,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对于父亲,蒋昕桦从小就充满敬慕。父亲热心公益,十多年前开始,每月都会坚持参加爱心活动,后来还组建了一支志愿者团队。父亲虽然赚钱不多,却总是力所能及地开展助残助老、扶贫救困活动,为他人送温暖。
“爸爸,我也想和您一起去帮助别人。”在父亲的影响之下,蒋昕桦从小学开始,就成了志愿者团队里最小的队员,跟着父亲参加公益活动。
然而,到了初中,原本乖巧听话的蒋昕桦突然变得很叛逆,沉迷电子游戏,学习成绩一路下滑。蒋吉伦多番劝导不成,难免生气。有一回,他指着路边的一家修车店对儿子说:“如果你考不上普高,就只能去学汽修。汽修工人干的活又累又脏,很辛苦。”
和父亲的看法相反,当时的蒋昕桦并不觉得那些工人辛苦,反而对拆拆修修的机械活儿来了兴趣:“学汽修也可以啊,没什么不好。”儿子的话,蒋吉伦以为只是赌气,怎料,没多久居然变成了现实。
2017 年,蒋昕桦中考失利,以3 分之差无缘普通高中。看着考入高中的同学,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特别失落。
蒋吉伦虽然很懊恼,可看着儿子心灰意冷的模样,不忍心责备,于是鼓励道:“条条大路通罗马,别灰心,咱们一起想想别的出路。”蒋昕桦思考许久,觉得自己对汽车很感兴趣,便提出去学汽修。蒋吉伦见儿子是认真的,于是答应了。
父爱袁是那一声声的鼓励
经过一番周折,蒋昕桦进入宁波技师学院就读汽车维修专业。一次亲戚聚会,他无意中听到有个亲戚在教育孩子时,竟把他当成了“反面教材”:“你要是不好好读书,就只能去技校混日子,等毕业之后安排个工作,然后就干苦活,干一辈子。”
这些话戳中了蒋昕桦的心,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改变未来,证明给亲朋好友看,在技校也能学到真本事!
蒋昕桦沉下心来,每天往返于教室和实训车间,一门心思学技术。从小动手能力就很强的他如鱼得水,很快重拾了信心。2018 年,蒋吉伦参加学校重型车辆维修项目技能比赛,以第5 名的成绩加入学校重型车世赛训练团队。
进入这个团队,蒋昕桦更加努力,中午不休息,晚上会在车间训练到熄灯。夜深人静之时,他感到手中冰冷的机器仿佛有了温度,自己和机器成了朋友,随着“交流”越来越深入,彼此似乎有了默契。
一次偶然的机会,蒋昕桦从老师那里了解到,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其竞技水平代表了当今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最高水平,学汽修的学生也可以参加。不过,大赛门槛不低,必须通过市赛、省赛,层层选拔,才能获得参赛资格。蒋昕桦一下来了劲头,他报名了当年的市赛。
可惜,蒋昕桦在市赛中排名第三,而当时只有前两名选手才有机会进入省选拔赛。虽然这次没有机会了,但蒋昕桦并没有放弃,继续苦练。那段时间,父亲的支持成了他的坚强后盾。
父子俩每天都会通视频。父亲说:“不要只想着成绩,把比赛看得太重,你必须清楚,学技能的最终目的不是去比个输赢,而是为了掌握一技之长。你自己选择的路,不管多累,都要坚持。”
连严厉的教练都被蒋昕桦学习的良好心态感动了。蒋昕桦虽然不是班里成绩最拔尖的,却是最有韧劲的,一直以来,他都是车间最后关灯的那个人。
凭着苦练的“笨功夫”,蒋昕桦后来居上,2020年在浙江省技能大赛重型车辆维修项目中获得第一名,这让他意外地直接获得了全国赛入场券。同年底,他又获得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重型车辆维修项目金牌。
站上全国最高领奖台,蒋昕桦激动得热泪盈眶。不过,他心里清楚,这里不是自己的终点,他的目标是世界技能大赛的领奖台。
为了这个终极目标,蒋昕桦更拼了,一年到头只给自己放三四天假。有一年春节,到了腊月二十八,学校都没人了,他还不回家,父亲一个电话接着一个电话地催。教练索性安排了一辆大货车,把发动机、工具桌和工具车等训练设备直接运回蒋昕桦的老家,方便他练习。那个春节,蒋昕桦没有休息,一直在家苦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蒋昕桦终于获得参加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的资格。备战期间,他遇到一个没有想到的困难,那就是英语。备赛的很多款重型车辆都来自国外,密密麻麻的英文说明书看得他眼花缭乱。他这才意识到,英语是参赛的敲门砖,如果连车辆说明都看不懂,怎么着手维修?
父亲知道蒋昕桦读书时就是“英语困难户”,他建议儿子边学边背,把单词和设备紧密联系起来,这样可以加深记忆。蒋昕桦按照父亲的方法去做,果然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能看懂了各种英语资料,能熟练地与裁判用英语交流,还能用英语撰写比赛报告。
小小少年袁父老乡亲的骄傲
备战世界大赛期间的那个夏天,教练建议家长每周到学校和孩子谈心。蒋吉论十分珍惜和儿子见面的机会,无论多忙都会赶过来,给他加油鼓劲,让他不要有压力,越是参加大的赛事,越要有一颗沉得住气的“大心脏”。
一次,蒋吉论无意中发现儿子的小腿、手臂和脖子上被蚊虫咬了密密麻麻的包,这才得知训练场地有很多蚊虫。“你不会把蚊子赶跑啊?”蒋吉论心疼地问。蒋昕桦却说:“我专心训练呢,感觉不到蚊子,就算知道蚊子在咬我,我也没工夫赶。”
此后,蒋吉论每次来学校都会带上好几瓶花露水,有时还会换不同牌子,然后问儿子效果如何。蒋昕桦调皮地回答:“你要问蚊子怕不怕,问我有什么用?我每天忙着拧螺丝呢。”
北京时间2022 年11 月27 日晚,奥地利的世界技能大赛比赛现场,蒋昕桦全神贯注地操作着。很多“看热闹”的观众并不知道,本次比赛的车型在1 个月前才刚刚公布。由于此类车型都是欧美厂商生产,国内没有现成的,蒋昕桦用来准备比赛的国产车型在很多技术标准上与比赛车型相差甚远,有些部件更是连见都没见过。蒋昕桦只能在抵达奥地利之后,抓紧时间寻找各种机会尽快熟悉和接触此类车型。相比之下,欧美国家选手则有更充裕的时间研究车型,占据绝对的优势。
即使如此,蒋昕桦还是以过硬的技术、沉着的心态,获得特别赛重型车辆维修项目冠军,实现中国队该项目金牌“零”的突破。
在屏幕那头,蒋吉伦看着儿子高举五星红旗,一路冲上领奖台,振臂高呼,热泪盈眶,他也激动地流下了泪水。这枚来之不易的金牌,倾注了蒋昕桦太多心血,更承载了他不抛弃、不放弃、笃定前行的青春梦想。
回国后,面对鲜花和掌声,蒋昕桦把自己的老父亲推到聚光灯下:“父亲是我的榜样,他以身作则,告诉我做人做事都要脚踏实地,与自己赛跑,坚持到底就是成功。”
憨厚的蒋吉伦笑了笑:“感谢老师和教练的付出,孩子的成功离不开大家的关心和帮助。”这就是淳朴的父爱,在儿子的高光时刻,他选择了默默站在背后。
这些年,蒋昕桦除了学习技术,其余时间几乎都花在做公益上。两年前,他跟着父亲做公益,认识了一名天津的小学生,她的父母在一场火灾中不幸去世。蒋昕桦当场决定结对助学,用自己的奖金给对方支付学费,延续至今。
蒋昕桦的家乡蒋家池头村历来重视人才培养,从2005 年开始就设立了育才奖制度。2023 年8月,村里给蒋昕桦颁发特殊育才奖,并奖励10 万元奖金。领奖当场,蒋昕桦将其中的6 万元捐赠给村里的老年食堂。
面对掌声,蒋昕桦真诚地说:“爸爸做公益十多年了,曾经向村里捐赠6 万元,用于修建老年食堂,我只是向他学习,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我也想通过这个方式,表达我对父老乡亲的感谢。乡亲们曾经带着家乡土特产来看望我,那是家的味道,承载了太多感情,让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他们在背后默默的支持。”
用奖金做公益,用技能报国,少年的励志故事背后,是一个技能强国大梦想。蒋昕桦获得世界冠军后,很多荣誉纷至沓来,他入选“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人物,成为“奉化工匠代言人”,还被授予第21 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与此同时,很多高薪岗位向他抛来橄榄枝,但蒋昕桦选择了留校成为一名老师,教书育人,传承匠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再次被置于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对此,蒋昕桦踌躇满志:“现在社会上高技能人才短缺,技校学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好,我相信,哪怕只是一颗螺丝钉,也有伟大的梦想。希望我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登上世界技能大赛之巅,让世界看到‘中国技术’。”
2023 年9 月1 日,蒋昕桦受邀来到宁波奉化区锦屏中心小学,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通过讲述自己奋斗圆梦的故事,勉励大家勤奋努力。同时,这名年轻的工匠还阐述自己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每个环节都做到极致,在每个细节中体会做事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