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科创飞地”,实现数字青岛腾飞

  • 来源:商周刊
  • 关键字:青岛,启示,经济
  • 发布时间:2024-01-06 15:58

  文 曲崇明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各地都抢抓机遇,将数字经济作为发展的重要引擎。与国内外发达地区实现人才、技术等要素的串联共享、融合互补,是缩小发展差距、实现超常规发展的重要举措。江苏省无锡市作为“飞地经济”的拓荒者,借地、借势、借力,在科技“富矿区”设立科创飞地的经验和做法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无锡市设立科创飞地的探索和实践

  科创飞地一般由科技欠发达地区到科技发达地区,利用当地创新资源,筛选创新项目进行孵化,孵化成功后引导至本地,实现了人才交流、创新协同、产业合作的预期目标。通过科技成果外地孵化、本地转化,科创飞地有利于吸引技术人才、培育未来新兴产业。无锡市近年来在北京、上海、深圳、珠海、西安等科技“富矿区”已建成和正在建设中的科创飞地达到36个。无锡市的主要做法是:

  精准对接、借鸡生蛋。优先梳理出本地产业升级中的共性技术难题、产业升级需求,根据创新资源分布情况,到创新资源丰富的地区设立创新合作中心,从事合作研发、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等工作,做到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相融合。

  政府引导、多元参与。无锡市形成了政府引导、合作共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招才引智新机制,推动龙头企业、高校院所、产业资本等多元化主体参与飞地建设,向产业链、创新链的高端进军。项目在外地孵化成功后到本地建设研发中试和产业化基地,形成了“孵化-中试-产业化”的创新链条。

  设立基金、股权投资。在本地设立产业基金,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项目落地;通过创业大赛、创业路演等形式,对接外地的创业团队和科创项目;针对本地发展的重点产业和技术需求,采用股权投资的方式提前锁定外地优质科创团队,引导科创团队入驻离岸创新中心。

  专业经营、离岸孵化。从科创飞地的运营机制看,主要有两种:一是由政府平台公司直接派驻团队自主运营;二是委托专业的招商运营机构运营。无锡在深圳建设的9大科创飞地,大部分采取了与专业机构合作的模式。设立的离岸孵化器、离岸创新中心,一般只有几千平米面积,其主要考核指标是孵化储备项目的数量以及企业落地率。团队的核心技术研发成熟后,地方政府提供资金、政策等支持,吸引核心成果在本地转化。

  科创飞地为数字经济时代区域合作、要素融通提供了新样板

  数字经济时代,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开放合作、协作共享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

  首先,数字经济可在更广的范围内配置、使用资源。数字经济是建立在互联网互联互通基础上,开放、合作、共享是数字经济的最大底色。同传统工业经济相比,数字经济具有全域性、协同性的特点,资源配置超出了空间、时间的限制,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辐射半径广,带动能力强。发展数字经济应以更宽的视野、在更广范围内配置资源。

  其次,应坚持人才资源“共享”的理念。人才代替资本,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最重要驱动力。哪里的创新生态好,人才就会流向哪里。人才流向哪里,技术、资金、投资就会流向哪里。人才结构性短缺是目前制约世界各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最大难题。在数字经济领域青岛市对科技人才的吸引力不强,“以产业聚人才”的局面尚未形成。建议青岛市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理念,把资源共享放在突出位置。线上办公目前非常普遍,研发人员既可以在北京办公也可以在青岛办公,既可以为北京的企业服务也可以为青岛的企业服务。通过人才飞地的模式,有利于两地间人才、技术、项目的合作。

  最后,数字经济是一个容易合作、必须合作的领域,区域间应做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应摒弃传统的“工业城市中心化”的观点。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问题不是哪个城市是“中心”、哪个城市是“外围”,而是如何更好地合作、做到优势互补。我们无法和一线大城市竞争,但可以合作。从国内外经验来看,无论旧金山、纽约、伦敦还是上海、深圳、杭州,都有一个共同点,数据产业是建立在开放的产业体系、创新体系、数据体系、人才体系基础上。

  在赛道选择上,充分利用好外部资源发展自己非常重要。目前,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是我国数字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广东省、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是我国数字产业发展的第一梯队。京津冀地区离青岛最近,人才学历层次高、薪资优势明显。建议市委、市政府顺势而为,这个“势”不仅指国家发展大势,而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大势;坚持“融合互补、合作共享”的理念,通过科创飞地的形式,实现区域间人才、技术等要素的串联互补、融通共享。

  设立科创飞地,促进要素共享,建设数字青岛的建议

  以大型企业在国内外设立的研发中心为基础,通过政企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研发中心从为企业服务转变成为全市科技创新服务。

  海尔、海信等大企业在国内外许多城市设有研发中心(平台)。大型企业设立研发中心有很多优势。比如,有着相对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与服务网络,有丰富的人才储备。但其为企业行为,只为企业自身服务,不利于青岛市新兴产业(项目)的孵化和培育。

  建议以海尔、海信等企业在国内外设立的研发中心为基础,加强统筹,通过政企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研发中心从为企业服务转变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服务。

  第一, 以海尔、海信等企业在国内外设立的研发中心为据点,以它们多年积累的经验、人脉为基础,推动城市间、企业间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内开展合作。青岛市有这样的平台。比如,笔者在调研海尔HOPE平台时,负责人曾这样说:“我们有遍布全球的研发网络,知道全球的技术高地在哪里。企业只要能亮出自己真正的技术需求,我们保证给你联系到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

  第二,梳理本地企业共性技术需求,实现两地技术、人才项目的精准对接,增强青岛市重点行业融合发展的共性技术供给,满足重点企业的技术需求,加快突破一批融合性技术和标志性产品。

  第三,通过举办创新大赛、创业大赛等形式,发现、引进高层次项目和人才,促进青岛市科技发展。

  鼓励企业在域外设立研发中心,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

  国内很多城市如上海、深圳、宁波、武汉在其他国家设立了离岸孵化器。深圳早在2011年就积极与其他国家合作,建立了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宁波在2017年在洛杉矶设立了中美跨境孵化器,通过创业大赛,引进高端人才,促进海外人才、项目落地。建议青岛市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推动企业积极与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开展合作,鼓励企业设立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统筹利用当地创新资源,加速创新要素聚集,激发创新活力。

  以合作促发展,加快培育数字领航企业,打造数字企业“雁阵”。

  一是打造数据经济核心产业,培育数字经济领航企业。政府在资金、政策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二是打造数字企业“雁阵”。积极培育头部企业,发挥头部企业在数字产业集群建设中的要素集聚作用,构建头部数字企业与区域间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雁阵”格局。

  鼓励企业走出去,推动企业在更高层次上开展合作。

  不但要积极引进来,还要主动走出去,促进人才、技术、项目的双向交流合作。市委、市政府应优政策、出实招,鼓励有实力的数字企业如卡奥斯、柠檬豆等企业走出去,让企业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鼓励企业以开放的思维和宽广的视野,在更高层次上开展合作,丰富数字产品的应用场景。政府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