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远离可能导致白血病的高危因素

  文/张红丽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4万例左右,其中儿童患者占比将近50%,而儿童患者的罹患类型多为急性白血病,占整体比例可达95%。经过长期临床观察与针对性调研分析发现,儿童白血病的相关高危因素主要分为生物相关因素、物理相关因素及化学相关因素,以下将从这3个角度进行针对性分析。

  生物相关因素

  1.遗传

  各项临床数据分析表明,白血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具有重要关联性,例如:同卵双胞胎中一位儿童罹患白血病则另外一人患病概率升高;白血病的发生存在家族聚集倾向,具体表现为家族性白血病患病家族成员中白血病细胞类型多数一致;白血病患者的其他亲属发生淋巴血液肿瘤等的风险明显增加。所以,若家族中已有白血病患者,其他家族成员与儿童均需接受定期监测与观察,及早发现疾病异常与倾向。

  2.感染

  相关研究证明白血病的发生与感染病原微生物相关联,如反转录病毒、EB病毒、人类嗜T细胞病毒等。此类感染性疾病存在地域特点,需要注意让儿童谨慎选择出入部分特殊地区。

  3.免疫

  免疫缺陷及免疫抑制可能增加白血病患病风险。此外,其他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患者罹患白血病的风险会提升。

  物理相关因素

  儿童白血病的物理高危因素主要是指放射线风险,相关联证据包括日本长崎及广岛原子弹爆炸后白血病患者发生率明显增加。相关资料显示:全身承受急性放射剂量超过1Gy,白血病发生率明显增加,放射剂量0.2Gy以下者疾病发生率并无明显增加倾向。此外,医用放射工作者、原子能工作者及其后代罹患白血病的风险也有所升高。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放射线的途径还包括放射线治疗,所以放射线临床治疗的不良后果中可见急性白血病的发生。例如:在儿童群体中,尤文肉瘤等疾病放疗过后白血病发生率可提升3倍左右;应用放射线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及其他相关良性疾病患者白血病发生风险可增加2倍左右;在诊断性放射线接触中,相关证据表明在妊娠期间接触诊断性X线后,儿童罹患白血病的风险可增加1.5倍。

  化学相关因素

  相较于物理影响,化学相关高危因素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概率相对更高,如用药、生活习惯及环境影响等。化学物质包括苯、烷化剂、乙双吗啉、保泰松、氯霉素等,与白血病的发生存在关联。生活接触因素主要包括橡胶工业、化工厂、制鞋厂、二手烟、机动车尾气及部分洗涤用品,存在长期接触可能引发白血病的风险。

  结束语

  由上可见,在儿童白血病的高危因素预防中需要从生活环境、接触事物、饮食、用药及定期检查等方面进行综合预防,具体措施需要先了解日常居住环境与生活场所是否存在相关高危因素接触可能,其次则需要对家族中存在白血病患者或其他白血病患病风险的高危儿童予以定期相关检查,及早发现疾病,及早干预治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