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解纠纷,省时省力效果好
- 来源:民生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效果,纠纷,作用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3-08 16:37
作者申国华(公务员)
在重点行业部门、镇街等47个单位,重庆市江北区成立了特色调解阵地“老马工作室”,各配备两名专职人员,突出行业特色、化解重大矛盾;同时,在1 2 8个社区实现了“小马工作站”全覆盖,并且组建了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站长,包括社区综治专干、社区民警在内的工作站专职调解团队,发挥好矛盾纠纷调处的“前哨”作用。
重庆市江北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诉调对接中心、矛盾纠纷一站式调处中心、平安建设指挥中心“多中心合一”,充分发挥榜样标杆的示范带动作用,为人民群众构建起“家门口”的解纷队伍。截至目前,中心调解矛盾纠纷9 47 5起,成功率9 9.9%,8 9.4%的矛盾纠纷在镇街以下层面得到及时有效化解。由此可见,“家门口”解纠纷,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还能取得良好效果。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各种矛盾纠纷日益增多,涉及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的各个环节,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很多邻里之间的小摩擦、言语不合等小问题,如若处理不及时,很可能引发当事双方的矛盾升级,严重影响基层社会稳定,甚至还可能形成一种潜在的社会矛盾隐患。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实践证明:充分发挥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的威望优势、经验优势、感情优势,依靠这些“家门口”的解纷队伍,积极参与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处理,助力打通基层解纷“最后一公里”,不仅省时省力而且效果还不错。
兵贵神速。化解矛盾纠纷,越快越好。“家门口”解纷队伍既能第一时间发现,又能迅速“出警”,最大限度地实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处理、早化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从而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预防在先”,努力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古人云,上工治未病。基层群众矛盾纠纷诱因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从鸡毛蒜皮的小事到土地征用、合同纠纷的“大事”,如果仅靠司法机关“单打独斗”,很可能都已“生米煮成熟饭”。治“已病”,不仅增加司法成本,而且费时费力。依靠“家门口”解纷队伍化解矛盾纠纷,既可避免路途劳顿,降低司法成本,还能做到“抓前端、治未病”。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只有把基层的事解决好,把群众身边问题解决好,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安定有序、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化解矛盾纠纷,重在加强源头预防“止纷”、动态排查和预测预警“查纷”、前端化解“解纷”、多元化解“终纷”。聚焦破解基层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在“家门口”化解纠纷,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仅能够实现调解、信访、仲裁等多种工作有机衔接,高标准打造“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处置一体化调处平台,还能切实把“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不断筑牢社会平安稳定的坚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