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爸妈去酒吧

  文/方和斐

  25岁这一年我做的所有决定里,带爸妈去酒吧认识我的朋友们,一定是最正确的那个。

  爸妈没去过酒吧,也不认识我的朋友。他们平时在家乡那座三线城市生活,只在我小时候认识我的几个同学。大学以后我四处游学,他们就和我生活的圈子远隔了,只剩下一个片面的“孩子”形象。于是引来误解,以及基于误解的管束:你在外面能照顾好自己吗?你能找到对象吗?……他们实在不了解我在社会中是什么样子,于是只能用看待孩子的眼光,概括和评判我的人生。

  但,如果了解呢?

  爸妈来北京的第三天,我带他们去了东城区的一家鸡尾酒酒吧。一起去的还有几个我最亲密的朋友,他们中有准心理咨询师、交响乐团的小提琴首席,也有健身博主、写小说的调酒师……我告诉爸妈,带他们去是为了给我庆祝生日。实际上,我默默紧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出乎我的意料,这场聚会相当融洽。我们从晚上6点待到了10点,聊了星座、论文、双相情感障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的危害,还有老家的喜饽饽。爸妈甚至是谈话的主导者:我妈十分投入地分享她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观察心得(她是中学老师),平时很怕在大场面发言的我爸,也主动讲了他工作中的趣事。我如往常一般,分享了我的烦恼,也讲了一些笑话,大家哈哈大笑——我妈以前一直担忧我不是个幽默的人。

  爸妈没喝什么含酒精的饮料,但舒缓的音乐、若隐若现的灯光、松软的沙发,营造了前所未有的谈话氛围。他们看到了我与朋友如何沟通,也短暂融入了我和朋友的对话。生命的体验是无法用语言重现的,活在自己熟悉环境里的爸妈,无法理解我想追求什么,沉溺于什么,为什么犯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为什么对一些他们眼中的小事那么重视,而对另一些他们看来重要的事毫不在乎。我曾无数次想告诉他们,我所追求的那种生活与他们所习惯的一切都大相径庭。但说一万句,也不如让他们体验一次。

  回去的路上,我和爸妈说,参加今夜聚会的一位朋友未来打算去流浪。让我意外的是,他们不仅不意外,还说:“每个人的经历不同,选择的道路也不一样。”明明白天他们还对我关于爱情的理想主义嗤之以鼻,而此时,他们亲眼见证了生命中的其他可能,对不同的选择也多了些接纳与包容。

  我一直相信,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我们都同样爱、同样恨、同样笑、同样哭,只要知道并经历过同样的事情,我们就不再有区别。至少在北京的酒吧,爸妈融入得很好。

  我很想告诉爸妈,还有一位重要的“朋友”我也想让他们认识,可惜她今天没有来。当然,我没来得及告诉他们的还有很多。但我庆幸,至少他们体验了我生活的一个角落。

  走在王府井大街上,微雨簌簌,街灯盏盏。在金鱼胡同那里有家乐高店,白天我带他们来过。此前,我爸认为花钱买这个还要花时间拼,不如买成品。现在,看了店里陈设的巨大的中国龙和五脊六兽的宫殿,他也走到散装颗粒区,摸了几块开始研究。

  之前,我妈一直想把我书柜里的手办送人,不理解为什么要放在家里占地方。而在这家让人油然产生购买欲望的五颜六色的商店里,她东瞧西看,对着会动的哈利·波特城堡拍个不停。

  摘自《读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