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工程伦理课程教材建设的思考

  文/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陈玉娇王越超

  现代社会,工程不仅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还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健康和环境。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挑战,例如浪费资源、环境破坏、安全风险等问题。这就需要工程伦理发挥作用,引导工程实践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道德和法律要求。工程伦理,作为应用伦理学的分支之一,是研究工程实践中的道德问题和价值观的学科。它关注的不仅是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还关注如何在科技领域中平衡各种社会、环境和人文因素。

  高职院校是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摇篮,工程伦理教育对于培养工科类技能人才的伦理道德素养具有重大意义,同样也是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重要环节。《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明确教材的核心功能是育人。因此,高职院校要探索工程伦理课程教材建设路径,打造面向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工程伦理课程精品教材,以工科类学生专业为基点,以工程伦理教育为维度,不断提升工程伦理教育教材内容质量,构筑专业教育与伦理教育相匹配的双重育人格局。

  一、高职院校工程伦理课程教材现状教材是知识的载体,也是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实物工具。教材建设对于保证教学质量、深化新工科建设、培养卓越工程师和创新型人才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因此,立足我国高职院校工程伦理课程教材现状,解决现有教材存在的问题是促进高职院校推进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1.教材内容有待完善

  高职院校工程伦理课程教材的内容不完善,是导致学生在工程伦理方面知识欠缺的一个主要原因。首先,许多工程伦理课程教材过于理论化,强调伦理原则和道德理论,但缺乏实际案例和应用。这使得学生往往难以将抽象的伦理原则与实际工程问题联系起来。工程伦理不仅仅是一种道德理论,更是实际工程决策和行为的指导原则,因此,理论与实际案例的结合至关重要。其次,工程伦理课程教材往往未能全面涵盖工程领域的各种伦理问题。工程伦理教育不仅仅涉及环境和安全方面的问题,还包括了知识产权、隐私权、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问题。然而,部分教材过于侧重某些领域,忽视了其他重要的伦理议题。这导致学生在面对多样性的伦理挑战时可能会难以全面分析并解决问题。最后,部分工程伦理课程教材内容没有足够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学习工程伦理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接受知识,而应该是一个积极参与、讨论和分析伦理问题的过程。互动性学习和案例研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伦理决策的复杂性,提高他们解决实际伦理问题的能力。

  2.教材更新速度缓慢

  工程伦理课程教材的更新速度相对较慢,在当前科技快速发展和不断变化的社会背景下,可能会导致出现一系列问题。首先,工程伦理课程教材的部分观点和理论滞后于技术进展,无法充分反映新兴技术和面对工程领域的伦理挑战。这就使得学生学习的内容有可能已经过时,无法应对最新的伦理问题。其次,社会价值观的演变也在不断推动工程伦理的发展。新的社会问题和关切点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涌现,但由于教材的编写与更新具有滞后性,未能及时反映这些变化,造成学生难以理解和应对当前社会所面临的伦理挑战,影响他们的职业发展。另外,慢速更新的教材会使教师在教授工程伦理课程时感到束手无策。他们难以引入最新的案例和话题,从而影响教学质量。教师需要不断更新他们的课程来适应新的挑战,但受限于教材的滞后,这可能成为一个挑战。

  3.教材视野缺乏多样性

  工程伦理课程教材的另一个问题是教材视野缺乏多样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文化多样性和伦理观点多样性的缺乏。首先,工程伦理课程教材未能充分考虑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伦理问题。工程是全球性的领域,学生毕业后可能会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工作。因此,教材应该更广泛地涵盖各种文化和伦理观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下的伦理原则。忽视文化多样性会导致学生对跨文化伦理挑战缺乏准备。其次,工程伦理课程教材应该鼓励学生思考不同伦理观点的辩证性,并提供讨论多样性伦理问题的平台。一些教材对特殊伦理问题持有固有的偏见,或者未能充分探讨不同伦理观点之间的对话。这会限制学生的伦理思考,使他们无法真正理解伦理问题的多维性。

  二、高职院校工程伦理课程教材建设的意义教材既有特定的目的,又有必须遵照的规定,还有特定的读者对象。编撰教材既有许多需要解决的共同性问题,也有更多各科要分别解决的特殊性问题。[2]因而面向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工程伦理教材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高职院校工程伦理课程教材的建设重点不仅是为了传授伦理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伦理意识。这将有助于预防学生的不道德行为,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工程解决方案。工程伦理不仅仅是关于规则和规定,更是涉及个体和社会之间的道德抉择。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学生,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面临着许多重大决策,这些决策可能对社会、环境和人类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他们具备高度的道德意识和伦理素养,以便能够在面对伦理挑战时做出明智的选择。工程伦理教育教材内容要突出伦理原则和道德理论,使学生能够理解伦理决策的基础,并为他们提供决策的指导。通过深入研究教材中的伦理案例和探讨实际伦理问题,学生将更好地理解伦理原则如何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应用。这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使他们能够在工程实践中更好地权衡各种因素,做出符合伦理标准的决策。此外,工程伦理课程教材内容更强调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工程师的工作直接关系社会的福祉,因此他们需要时刻牢记他们的职业责任。工程伦理教导课程教材应教导学生如何将社会和公共利益置于首位,确保他们的工程实践不仅符合法律法规,还能够为社会和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2.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工程伦理课程教材的建设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强调专业操守、责任感以及职业发展规划,工程伦理课程教材的开发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在未来成为更具竞争力的工程师,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为工程项目的可持续性做出贡献。工程职业要求工程师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以确保工程项目的成功和可持续性。工程伦理课程教材强调的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理论要求,还考虑到工程类专业素养和职业发展的因素。首先,工程伦理课程教材强调专业操守和责任感。工程师在项目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他们的决策和行为可能会对项目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成本产生重大影响。依托教材开展工程伦理课程有助于教师教授伦理原则和实际案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职业操守的重要性,并在工作中积极践行。这有助于降低工程项目中的风险,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成功率。其次,工程伦理课程教材的建设还为学生提供了职业发展的支持。工程伦理课程教材不仅仅关注当前的职业道德,还涉及职业规划和发展。学生通过伦理课程教材可以了解职业伦理和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职业生涯中持续提升自己的伦理素养,帮助自己在职场中获得竞争优势,更好地满足职业发展的需求。最后,工程伦理课程教材还涉及沟通和团队合作的培养。在工程项目中,与客户、同事和利益相关者的良好沟通至关重要。

  3.传递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高职院校工程伦理课程教材的建设不仅仅涉及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还有助于传递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工程是一项与社会密切相关的行业,工程师的决策和行为直接影响社会、环境和公众利益。因此,工程伦理课程教材应该强调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和公共利益等社会价值观。首先,工程伦理教育教导学生将社会和公共利益置于首位。工程项目通常涉及公众的安全和福祉,工程师需要时刻牢记他们的社会责任。教材通过传递社会价值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工程实践如何与社会需求和期望相结合,有利于培养更具社会责任感的工程师,使他们不仅关注项目的技术性,还关注其对社会的影响。其次,工程伦理课程教材可以传递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性是当今社会的关键问题之一,而工程师在设计和执行项目时具有重要的责任。教材可以强调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效率和社会经济可持续性等方面的价值观,鼓励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积极采取可持续性措施。这有助于塑造工程师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使他们在工程项目中更加注重生态平衡和社会长期利益。最后,伦理课程教材还可以促进公共参与和社会参与感。工程项目通常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公众和环保组织等。课程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处理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伦理决策,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协商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处理各方利益的平衡,促进社会和谐。通过强调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和公共参与等价值观,将学生培养成为更具社会责任感的工程师,从而能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共利益做出贡献。

  4.减少工程伦理风险

  在工程项目中,伦理决策的失败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如环境破坏、人员伤亡或法律诉讼。因此,工程师必须具备识别、分析和处理伦理问题的能力,以降低伦理风险的发生概率。首先,工程伦理课程教材中案例研究和讨论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伦理决策的复杂性。工程伦理问题往往是模糊不清的,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道德、法律、环境和社会等各个方面。通过分析教材中的实际案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伦理决策的挑战和复杂性,为将来的职业实践做好准备。其次,工程伦理课程教材还可以帮助学生预见潜在的伦理挑战,并提供解决方案。通过讨论伦理问题和伦理决策的最佳实践,学生能够积累解决伦理问题的经验,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更加从容应对,有助于降低项目中的伦理风险,杜绝不道德行为的发生。最后,工程伦理教育还强调了伦理决策的透明性和问责制。工程师需要能够清晰地解释他们的决策背后的伦理原则,并对其行为负责。工程伦理课程教材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使他们能够向各方解释伦理决策的依据,并接受审查和监督。这有助于维护项目的声誉和可信度,降低潜在的法律风险。通过教育工程师如何识别、分析和处理伦理问题,以及强调透明度和问责制,有助于降低工程项目中的风险,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声誉。

  三、高职院校工程伦理课程教材建设的路径在工程伦理教学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工程伦理课程教材建设要注重多学科内容融合,增加实际案例与互动学习,引入多元化工程伦理议题,构建国际化视野和平台,努力打造出质量高、有特色的工程伦理课程教材。

  1.注重多学科内容融合

  工程伦理课程教材的建设需要跨学科融合,以更全面地探讨伦理问题。工程伦理是一个交叉领域,涵盖了工程、伦理学、社会科学、法律、哲学等多个学科。因此,教材的编写必须横跨这些领域,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应对各种伦理挑战。首先,跨学科融合可以提供更深入的理论基础。伦理学是工程伦理的核心,但单纯强调伦理理论可能难以应对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具体伦理问题。因此,教材需要结合工程学科,使学生了解伦理原则如何与实际工程实践相结合。例如,工程伦理中的“公共安全优先”原则如何在设计桥梁或核电厂时得以实现,需要学生了解工程知识和伦理原则的交融。其次,跨学科融合可以丰富案例研究。伦理问题往往是多维度的,单一学科的观点可能无法全面考虑。通过引入多学科的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伦理决策的复杂性。例如,在医疗器械设计中,需要考虑工程安全性、医学效益、法律规定等多个方面的伦理因素,这就需要跨学科的案例来说明。最后,跨学科融合可以促进跨界合作。工程项目通常需要跨领域的合作,工程师与伦理学家、法律顾问等专家需要共同解决伦理问题。因此,教材可以鼓励学生模拟跨学科的合作过程,培养他们与其他领域专业人士合作的技能。

  2.增加实际案例与互动学习

  工程伦理教育不仅需要理论知识,还需要实践和互动性学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伦理挑战。一方面,将工程中的伦理困境问题作为新的案例编入教材,可以使教材中抽象理论知识获得更加具体化、精准化和形象化表达。另一方面,独特的案例又可为编撰者带来灵感,设计出新的工程伦理教材体例。[4]首先,教材可以包括来自实际工程项目的伦理案例。这些案例可以涵盖工程项目的各个领域,如建筑、医疗、环保等,以展示伦理问题在实际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学生可以通过分析这些案例,深入理解伦理决策的现实性和重要性。例如,在建筑领域,案例可以涉及建筑安全、可持续建设和土地使用等伦理问题,通过这些案例学生可以了解工程伦理的广泛应用。其次,互动学习是培养伦理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伦理决策游戏等方式积极参与伦理问题的讨论和分析。这有助于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伦理问题,理解不同人的伦理观点,并锻炼解决伦理挑战的能力。例如,在伦理决策游戏中,学生可以扮演工程师、客户、政府监管部门代表等不同角色,模拟实际决策过程,体验伦理冲突的复杂性。最后,互动学习可以模拟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团队合作和决策过程。工程师通常需要与团队成员、客户和利益相关者密切合作,共同解决伦理问题。通过互动学习,学生可以培养沟通、协商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这对于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处理伦理挑战至关重要。

  3.引入多元化工程伦理议题

  工程伦理问题不仅仅局限于环境和安全方面,还涵盖了知识产权、隐私、社会责任、文化多样性等多个方面。因此,教材应该涵盖多种伦理议题,以便学生能够应对各种伦理挑战。首先,多元化伦理议题的引入可以促使学生意识到伦理问题的广泛性。工程师在实际工程项目中面临各种不同类型的伦理问题,不仅仅是安全和环保问题。例如,在信息技术领域,伦理问题可能涉及数据隐私、网络安全和知识产权等。通过引入多元化议题,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伦理挑战的多样性。其次,多元化伦理议题的引入可以加强学生的伦理思考能力。不同类型的伦理问题需要不同的伦理分析方法和解决策略。学生面对不同的伦理议题,可以锻炼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增强应对各种伦理挑战的灵活性。最后,多元化伦理议题的引入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伦理问题通常与社会利益和公共福祉有关,学生通过学习不同伦理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工程实践如何与社会需求和期望相结合。这有助于培养更具社会责任感的工程师。

  4.构建国际化视野和平台

  工程是一个全球性的领域,工程师可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工作。因此,工程伦理教育应该考虑国际伦理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视角。教材可以引入国际性的伦理案例和跨文化伦理问题。这有助于学生理解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伦理原则和价值观的差异。而且,教材体例方面,国外教材没有通论、分论展示,多样性表达作者对工程伦理的理解,没有雷同。案例丰富、印刷精美、排版轻松活泼,吸引学生阅读。[5]其次,邀请国际讲师和从业者加入教材编写团队,他们的伦理经验和跨文化工作经历也是丰富教材内容的重要方式。学生可以从他人的经验中学习,了解国际工程项目中的伦理问题和解决方法,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增强他们在全球工程领域的竞争力。

  5.与时俱进更新教材内容

  伦理领域不断发展,伦理问题也随之演变。因此,教材需要保持与时俱进,以反映最新的伦理挑战和发展。首先,加强教材建设委员会的监督是确保教材持续更新的关键。教材建设委员会成员由教师、从业者和伦理专家组成,他们可以定期审查最新的伦理研究、案例和法规,以确保教材内容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其次,鼓励学生和教师提供反馈也是教材更新的重要途径。学生和教师在实际教学可能发现教材中的问题或改进的空间。因此,建立反馈渠道,鼓励他们分享意见和建议,有助于提高教材的质量和实效性。最后,持续更新也包括跟踪伦理领域的最新趋势和发展。伦理问题受技术、社会和法律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因此教材需要及时反映这些变化。例如,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伦理问题涉及数据隐私和算法公平性等新议题,教材需要及时更新以反映这些新挑战。

  参考文献:

  [1]王少刚,汪涛,梁文萍.工程材料类课程群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6,370(12):53-55.

  [2]张惠娟.70年发展,教材建设走进新时代[N].人民政协报,2019-04-17(10).

  [3]杨育红,张蓝文.中国工程伦理教材编写体例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12):25-27.

  [4]杨育红.工程伦理教学资源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01):33-42.

  [基金项目:校级质量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课程思政专项(项目编号:PJ230216)。王越超为本文通讯作者。]

  责任编辑朱守锂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