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GDP城市扩容,谁是“战新”黑马?

  • 来源:新财富
  • 关键字:GDP城市,山东,突破
  • 发布时间:2024-03-29 21:18

  鲍有斌/文

  江苏诞生“五朵金花”,山东甩下浙闽2023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并新增两个GDP万亿元城市,常州成为江苏省第五座GDP超万亿城市,烟台则成为山东省第三座GDP破万亿元城市。

  常州近年持续推进光伏、动力及储能电池、新型电力装备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创新升级,成功打造“新能源之都”的城市名片。2023 年,常州新能源产业产值达7500 亿元左右,助力当地GDP突破万亿。

  作为老牌工业城市,烟台经济增长得益于先进制造业持续做强,包括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高端化工、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在内的九大制造业产值突破9000亿元。

  2022 年,中国内地GDP超过万亿元的城市共计24座,加上“新军”常州和烟台,2023年扩容至26座。

  除4个直辖市(上海、北京、重庆、天津)外,还包括江苏的5座(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常州),广东的4座(深圳、广州、佛山、东莞),山东的3座(青岛、济南、烟台),浙江(杭州、宁波)、福建(福州、泉州)各2座。合肥、成都、武汉、长沙、郑州、西 安这几个省会城市也早早进入万亿阵营。

  其中,入围4万亿阵营的依旧是上海和北京。和2022 年相比,3 万亿阵营增加了广州和重庆两座城市,前三之间的差距已经拉开。第四名广州和第五名重庆的GDP差距为200 亿元,形成拉锯态势。杭州和武汉跻身2万亿阵营,共有9 城的GDP超过2 万亿元。

  长三角(江浙沪和安徽)地区已经有9座城市进入万亿GDP阵营。江苏本有“苏大强”之称,传统的“苏锡常”三强终在万亿GDP阵营中会合,“五朵金花”诞生了。

  山东以3座万亿GDP城市,亦将浙闽两省甩在身后,但杭州和宁波的GDP排名更靠前,2023年合计为3.65万亿元,和青岛、济南、烟台三地的GDP合计数额3.88万亿元相差2300亿元(表1)。

  从增量维度看,上海因其高基数,以2566亿元增量领跑;深圳总量虽不及北京,但增速更高,以2219亿元的增量领先北京的2150亿元。

  增量超过千亿元的5座城市中,2万亿新军杭州以1306亿元增量超过重庆、广州和苏州等老大哥。此外,杭州城区总人口达1002万,成为中国内地10个超大城市之一。

  谁有望新晋万亿城市,唐山领衔,“许连温”紧跟

  GDP有望在未来2―3年内跻身万亿的生力军,共计有4座城市⸺唐山、徐州、大连和温州,它们2022年就已超过8000 亿元,2023 年进一步攀升到超过8500亿元(表2)。

  河北唐山2023 年GDP为9133亿元,最接近万亿规模。唐山是传统工业重镇,经济体量大,产业基础深厚,钢铁、煤炭、水泥、化工等重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是著名的矿业大市。

  徐州和唐山类似,都是老牌工业城市,或可借鉴烟台的发展路径。

  烟台也曾经历过发展阵痛,但通过淘汰整合落后产能,培育新兴产业,已逐渐成长出绿色石化、有色及贵金属、高端装备、电子信息4个千亿级产业,奠定工业新格局。从产业结构变化看,烟台的第二产业增加值稳步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已超过一半。

  唐山聚焦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2019 年至2023 年,唐山产业结构也在调整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保持在7%左右,如果稳住第二产业规模,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50%,这座老工业城或有望焕发新生,GDP突破万亿元亦可水到渠成。

  2023年8月,江苏正式官宣徐州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江苏“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到,提高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能级,引领徐州都市圈成为策应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的新兴增长极。

  浙江的省级副中心城市温州,2023年经济增量为700亿元,超过不少万亿GDP城市。徐州和温州如能继续保持2023年的增长率,均有望在2025 年进入万亿GDP阵营,浙江有望拿下3个万亿GDP城市,江苏则以6个万亿GDP城市继续领先。

  大连是东北三省最有望率先进入万亿GDP阵营的城市。2021 年,大连提出3年“挺进万亿GDP城市”,其2023 年GDP达到8753 亿元,和温州不相上下,2024 年若要破万亿元,需要实现更高的增长目标。

  “双万亿城”11个,深圳上市企业总市值力压上海

  在各地经济发展中,上市公司作为极具活力的有机体,发挥了排头兵作用。

  截至2024 年1 月31 日,京沪深三大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合计5347家,合计总市值为83.1万亿元。26座万亿GDP城共有3476 家上市企业,总市值56.27 万亿元,分别占A股总盘子的65%和68%。

  内地10座万亿GDP城市的上市企业超过100家,北京和上海遥遥领先,分别有473家和470家,呈现并驾齐驱之势。深圳以438家居第三,杭州和苏州超过200家,广州、南京、无锡、宁波和成都上市企业超过百家(表3)。

  广州GDP排第四,上市企业数量位居第六,排在苏州和杭州之后。同是3 万亿GDP城市,重庆上市企业数量只有80家,排在第13位,和其GDP第五城的地位并不匹配,实力大大低于深圳和广州。2 万亿GDP城市中,武汉只有79 家上市企业,也明显落后苏州(218 家)、杭州(231 家)和成都(117家)。

  还有另一种“万亿”算法,即A股上市企业总市值超过万亿元。截至2024 年1 月31 日,内地有11 座城市上市企业总市值超过万亿元。

  北京因有“工建中农”等四大国有银行、“两桶油”以及多家中字头央企压阵,总市值近21万亿元,绝对领先。

  深圳的上市企业数量虽然比上海少32 家,但是总市值却领先9100亿元,主要因招商银行(600036)、中国平安(601318)、比亚迪(002594)这3个超5000亿元市值企业助阵,当地过千亿元市值的企业亦达16个。上海超过千亿元市值的企业也有14个,但是没有5000亿元市值的巨无霸,总市值对比就吃了亏。

  广州和南京虽然上市企业数量不及苏州、杭州,但平均市值都在百亿元以上,超过杭州(89亿元)、苏州(65亿元),这背后或是上市公司结构的重大差异。苏州上市的民营企业有167家,占比达76.6% ;杭州175家,占比达75.8%,基本相当。广州和南京的上市民企分别占比57%、63%。南京、广州上市国企(包括地方国企和央企)数量占比分别为38%和31% ;苏州和杭州上市国企占比分别只有10.6%、19.5%。

  经济总量较高的重庆、天津和成都等城市,上市企业数量和总市值规模相对靠后,如何增强上市公司质量,应是它们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战略新兴上市企业,京深数量领跑,东莞比例最高

  当下,以AI、脑机接口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和产业版图。

  截至2024 年1 月30 日,A股战略性新兴产业(简称“战新”)上市企业细分为新一代信息技术(548家)、高端装备制造(293家)、生物(253家)、新材料(250家)、节能环保(180家)、新能源汽车(82家)、新能源(61家)、数字创意创业(48 家)和服务业(35家)等板块,共计1750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比例约为1/3(附图)。

  26座万亿GDP城市拥有战新企业1259家,占A股战新企业的比例约为72%。深圳和北京都有169家,领先上海的151家,苏州也超过100家,位列前四。绝大多数城市都有超过两位数战新企业,泉州仅有两家,依然是鞋服等传统企业保持强势。

  从占比看,东莞是唯一战新上市公司占比超过一半的城市,紧随其后的是苏州,占比超过48%,成都、济南、西安、合肥等地占比也相对靠前。深圳和广州占比基本相当,北京领先上海。

  各地战新产业也各有特色。深圳169 家战新企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共计95家,占56% ;北京有73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上市企业,占43% ;金融中心上海是53家,占35% ;广州19家,占31%。常州28家战新企业中,信息技术企业只有4家,占14%,天合光能(688599)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企业共19家,占比大约为68%。

  工信部、科技部等7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文件提到,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利用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等技术精准识别和培育高潜能未来产业。国务院国资委发言人近日提到,将优化支持政策,集全系统之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各大央企须加快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上取得关键进展,在央企布局结构上实现战略转型。

  最近5 年(2019 至2023 年),万亿城市的战新企业上市节奏明显加快,共计新增1014家上市公司,占这些城市全部战新企业(1259 家)的比例超过8成。

  政策联动下,中国经济最强的城市,也承担了更重要的历史使命。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