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鱼吃起来顺畅

  • 来源:垂钓
  • 关键字:顺畅,饵,鱼
  • 发布时间:2024-04-06 15:05

  文/黑龙江·东北鱼人

  正所谓“两年学钓,三年练饵”,其实无论是学钓还是研究调配饵料,仅两三年工夫恐怕是无法出徒的。深究起来,可能你总会感到自己在用饵方面还有很多不足。至少我是有这样的感觉,学无止境啊!

  多年前,我曾到一个50元/天的小坑钓鲫鱼。这个塘里有小杂鱼,所以我将饵开得比较硬。开始阶段,我进行一番诱钓,小杂鱼闹窝的情况逐渐有了缓解。我知道,这是目标鱼进窝的表现。集中精力仔细观察浮标动向,我却没有看到期望中的沉稳的顿口,浮标总是懒洋洋地起来一点儿再落下一点儿。起初,我以为是大鱼在附近游荡,带动水流影响到浮标,可后来却一直是这种情况。我又怀疑是不是饵料不对路,于是换了一团完全不同的饵料,结果连动都不动了。我赶紧换回开始的那团饵,几竿后浮标又开始了最初那样的动作。我实在忍不住,信手一扬竿,没想到竟然中鱼了,而且比较沉,但鱼在半路脱钩了。再打一竿,还是那样。我换成搓小饵,终于才将鱼钓了上来。

  鱼越钓越慢,没多久就没口了。放下钓竿,我坐在一边思考缘由。想了一会儿,我决定再开一团饵试试。这次的饵料配方基本没变,只是加些雪花粉,使饵料变得散散软软的,估计是一路雾化到底的效果。重新回到钓位,我先期仍是搓大饵诱鱼。不一会儿,目标鱼来了,我搓上正常的饵料。但这下情况立马得到改观,浮标到位后基本都是稳稳地沉下一两目,而且还出现了半路鱼抢饵的现象。鱼越钓越多,越钓越大。长竿钓不动了,我就换3.6米短竿,照样是大鲫鱼一条接一条地上……

  明明一样的鱼,为何前后的上鱼情况却大相径庭?回家后我一直思考这个问题,最后归结到饵料的状态上——开始为了避小鱼,我将饵料开得很硬,虽然起到了一些效果,但忽略了目标鱼并不活跃这一现实,所以它们吃饵很谨慎——只慢慢拱食而不是一下子就吃进嘴里,再加上提竿时鱼吃得不深,饵硬挡钩,结果只是钩到鱼嘴一点点,半路脱钩就在所难免了。我改为搓小饵后,解决了鱼吃钩不深的问题,但由于饵小、窝量不够,结果鱼越钓越少,直至没口。后来我进行调整,加进了雪花粉,既增加了饵料雾化使诱鱼效果得到改善,又使透钩性变好且减轻了比重,这样鱼吃起来就变得很顺畅,越钓鱼越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再说两个例子。

  我有一个耄耋之年的老钓友,几年前,我俩常一起去钓大河湾。这老先生,他钓鱼的饵料几乎全是拉丝粉,又干又黏,扔到石头上能弹起老高!他钓鲫鱼的方法也很有意思,只是搓米粒儿那么一丁点儿饵扎在钩尖上。这个吝啬的老头儿,多一点儿东西都不舍得给鱼吃,那怎么能把鱼聚过来呢?所以,我对他这不土不洋的玩法实在不屑。不过话说回来,我用的拉饵总会遭到小杂鱼的攻击。但通过辨口、钓钝等措施,效果还是很好的。

  一天中午时分,我的鱼护里已经是群鱼荟萃、闹个不休。老爷子那边支出两把竿,我看他一直闷头忙活,应该也钓到鱼了。傍晚收竿时,我俩比鱼获,登时就让我迷糊了!老头儿鱼护里是清一色的够个儿的鱼。我的鱼护里鱼虽然多,但去掉放生的,和他简直没法比。看着老头一脸坏笑,我心里真是很不服气!可这到底是咋回事儿?

  有一个水库鲤鱼较多,一般都在三四斤的样子。除了鲤鱼,水库里还有野生小鲫鱼,密度不小,堪比杂鱼,起竿都能挂上来俩。一天清晨,我早早打好窝子,等窝子发了准备开钓。钓饵,我准备的是颗粒、商品饵加白面。我搓大饵,下竿就中了一条鲤鱼。这鱼可真“驴”,线被拉得嗡嗡响。本来以为开局不错,接着能一鼓作气,没想到一上午过去,我只钓了4条。离我不远的一个钓友却钓了10多条。他一上鱼就大呼小叫,让一起来的同伴帮忙抄,还一边喊一边往身后岸上跑。一看这位的操作就不是很会钓鱼,可怎么他上得那么快?溜达过去一看,险些晕倒在河边,敢情人家用的是皮套大颗粒!

  上面两个例子,涉及对象都是让我轻视的钓者。但人家硬是用特殊状态的饵料将我给掐晕了。例子中,他们所用饵料的共同特点是:小鱼吃不下,大鱼喜欢吃。所以即使我用很优秀的饵料,但状态不对,效果就出现了明显差距。这两个实例说明:在具体鱼情下,选择好饵料的状态才能钓得更好。

  说完了实战案例,也该总结些理论性的东西了。

  一般情况下,大家最关心的都是用什么样的饵和搭配出什么样的组合。很多时候,我们按人家的配方组合,一样钓不好鱼,结果自己没用明白,却怀疑起别人的人品。除去钓法等因素外,我们失败的很重要一点原因是没能掌握饵料的具体开法,也就是饵料的状态没能把握好。就像我前面说的例子那样,有的场合和鱼情,就需要那样特别的状态才能钓好鱼。

  从物理状态上说,常用的饵料可简单分成粗颗粒、细颗粒、黏的、散的及拉丝等。掌握了上述的饵料特性,我们就能有针对性地搭配出不一样的状态来。一般来说,可以将雾化作为一款饵料的状态标准,即表层雾化、半水雾化和底层雾化。我们能分别开出这三种状态的饵,就算基本过了雾化关。

  饵料状态的另一个主要构成是加水量,它决定着饵料的软硬。这点算是比较简单的,水多就软,反之则硬。不过这只是表面。粉饵还具有一个物理特性就是吸水。也就是说,饵料吸水时间的把握,才是内在的东西。吸足水的饵料在水下是落一点儿就少一点儿;在有意控制下不吸足水的饵料则可以在水下再次吸水、再次膨胀,这样的饵料有一定的动态效果。

  饵料状态中还有一个被大家经常利用的“黏”,其实,它与雾化是一个层面的问题。黏饵的形成主要和饵料中的黏合物质及其他成分组成有关。调配一团饵料后,开到什么样的黏度,就需要用到上面所说的两项技术了,具体有软、硬、膨胀、慢雾化之分。开出这样的饵没有其他好方法,就是对饵性多了解,多开。

  饵料都是为鱼准备的,确切地说是为合适的鱼情准备的。鱼情千变万化,因此就状态方面来说,开出恰当的状态,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总的原则是:要让鱼吃起来顺畅。至于具体应该怎么样,我想即使是钓鱼大师们,也只能做到接近理想状态。所以,即便所有的状态你都能开出来,也需要不断地在水边反复尝试,更重要的是多总结,即当前鱼情下需要什么状态的饵料。

  钓鱼之所以这样吸引人,除了收获的乐趣之外,技术的领悟和提升也非常重要。它将我们一步步地带向更深的层次。就如饵料的调配一样,它不知不觉地牵着我们进行探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