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教你讲故事

  • 来源:视野
  • 关键字:刘姥姥,故事,难度
  • 发布时间:2024-04-08 11:39

  闫晗

  《红楼梦》里有两位写作老师, 一位是林黛玉, 教香菱作诗极有章法, 讲诗词套路, 从心理上降低难度:“ 不过是起承转合, 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

  给香菱选参考教材, 首推王维、杜甫、李白的诗,善于鼓励学生:“ 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 不用一年的工夫, 不愁不是诗翁了!”

  还划了重点,有的放矢:“ 你只看有红圈的, 都是我选的, 有一首念一首。” 学生在她的指导下进益很快。

  另一位老师就有一点隐蔽, 是来贾府打秋风的刘姥姥, 她第二次来的时候大放异彩。

  刘姥姥讲故事的方式,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写作文、写公众号、公众场合给别人讲故事,都可以参考。

  首先, 要考虑讲述对象的心理期待, 观众、听众、读者是谁。

  在场的各个年龄层的都有, 小姐、丫鬟、夫人、老太太等, 刘姥姥首先想到的是, 讲一个女孩子的故事。这是最大公约数, 在场有许多女孩子, 年龄大的贾母、王夫人也曾经是女孩, 唯一一个男孩宝玉, 还是最喜欢听女孩相关故事的。这个选择最为安全稳妥。

  刘姥姥的讲述非常精彩,她的开场从日常场景出发,很容易让人相信是真人真事。现在很多人讲故事都说“ 我有一个朋友”,也是这个路数,把听来的或看来的故事安到自己朋友身上, 显得真实亲切些。

  “我们村庄上种地种菜,每年每日, 春夏秋冬, 风里雨里, 那有个坐着的空儿,天天都是在那地头子上作歇马凉亭, 什么奇奇怪怪的事不见呢。就像去年冬天, 接连下了几天雪, 地下压了三四尺深。我那日起的早,还没出房门, 只听外头柴草响。我想着必定是有人偷柴草来了。我爬着窗户眼儿一瞧,却不是我们村庄上的人。”

  贾母听得认真, 接茬问道:“ 必定是过路的客人们冷了, 见现成的柴, 抽些烤火去也是有的。” 都让人猜到了就没意思了, 刘姥姥此时设置了悬念:“ 也并不是客人, 所以说来奇怪。老寿星当个什么人? 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 梳着溜油光的头, 穿着大红袄儿,白绫裙子……”

  偶像剧女主角出场, 由抽柴的声音引出, 有鲜明的色彩——雪地里穿红衣服,十七八岁,极标致,引发期待,观众都听得很认真, 公子哥贾宝玉还一直追更:“ 那女孩儿大雪地作什么抽柴草?倘或冻出病来呢?”

  可惜中途出了意外, 刘姥姥的故事被救火声打断了,对于讲故事的人来说是有点扫兴的, 情绪断掉了。并且抽柴与着火之间, 引发了不好联想, 贾母道:“ 都是才说抽柴草惹出火来了, 你还问呢。别说这个了, 再说别的罢。”

  虽然这一点关系也没有,但刘姥姥当机立断——换选题。

  换什么好呢? 不知刘姥姥头脑里经过了怎样的风暴,她最终换了一个在当下场合更为安全并且政治正确的故事——大B O S S 满意最重要。

  “ 我们庄子东边庄上,有个老奶奶子, 今年九十多岁了。他天天吃斋念佛, 谁知就感动了观音菩萨, 夜里来托梦说:‘ 你这样虔心,原来你该绝后的, 如今奏了玉皇, 给你个孙子。’ 原来这老奶奶只有一个儿子, 这儿子也只一个儿子, 好容易养到十七八岁上死了, 哭的什么似的。后果然又养了一个, 今年才十三四岁, 生的雪团儿一般,聪明伶俐非常。可见这些神佛是有的。” 这一席话, 合了贾母、王夫人的心事, 连王夫人也都听住了。

  这回刘姥姥甚至牺牲了一点故事的精彩性, 没有那么多细节描写, 纯粹是因果报应, 简简单单, 这显然是放弃了一部分年轻听众, 为贾母和王夫人量身定做——跟宝玉的情况完全相似, 都是因为他的祖母和母亲积德行善, 等于说贾家是被菩萨庇佑的。

  看似俗套, 却符合贾母期望基业长青的大格局。所有的故事最好要符合这种主旋律。

  用自己的特色方式讲别人爱听的话, 可谓收割流量的密码。当下的许多自媒体都这么干, 而刘姥姥也是有互联网思维的人。

  到最后离开贾府的时候,王夫人相赠的东西最厚重,给了一百两银子, 宝玉也特意向妙玉求了被嫌弃的成化窑的杯子送给刘姥姥, 未尝没有刘姥姥讲的故事深得己心的缘故。

  后面在大观园行酒令时,刘姥姥的表现也可圈可点。鸳鸯出:“中间三四绿配红。”刘姥姥对:“ 大火烧了毛毛虫。” 鸳鸯出:“ 右边幺四真好看。” 刘姥姥对:“ 一个萝卜一头蒜。”鸳鸯出:“凑成便是一枝花。” 刘姥姥两只手比着, 说道:“ 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

  行酒令时,“ 左边四五成花九”, 迎春对的“ 桃花带雨浓” 便押错了韵, 刘姥姥没有那些条条框框, 只管“ 说人话”, 现出自己的庄稼人本色, 反而新鲜突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绿配红,大火烧了毛毛虫, 又押韵,颜色也能对得上。别人都是从书本中得来的二手经验,只有刘姥姥有鲜活的劳作生活和人生见识。

  这给我们的启发是,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和独特的生活体验, 只要从专业出发, 从生活出发, 讲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细节,就能焕发出光彩。

  刘姥姥讲的故事看似俗气, 却精彩无比, 包含着人生的大智慧。

  (骏达摘自《时文博览》)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