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编码乡村文化遗产场域变局——以禹州神垕古镇为例

  • 来源:建筑与文化
  • 关键字:数字化,文化遗产,编码
  • 发布时间:2024-04-21 17:35

  文/陈健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宋庆璐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张鑫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文章从社会学视角关注并思考乡村社会文化在时代变迁中的特征、表现与动力,以历史文化名镇神垕作为“活化”样本,构建乡村建设中“乡村文化与数字创新”双驱动模式的新的思考方式。以神垕制瓷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为切入点,剖析通过文化生产数字化、文化传播数字化重塑传统文化遗产新景观的实践效果,就如何促进神垕古镇的古建筑文化遗产、钧瓷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活力提出问题突破与优化路径的策略分析。通过在多重范畴下的数字化实践过程及内在逻辑的探究可见,文化因素将乡村内的不同群体联系在一个共同项目中,从一个孤立的节点衍生连接成巨型信息网络,建立更加互信和紧密的社会联结成为可能。加之数字化技术保护和活化乡村文化,拓展了文化遗产传播和转化的空间,使文化记忆得以延续与拓新,并保持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乡建;数字化;文化遗产;编码

  引言

  文脉延续与艺术介入共建乡村美学价值,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经历和经验成为当下价值的支撑点。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的暴发对乡建进程造成了深刻而普遍的冲击。河南神垕古镇的钧窑古窑址的保护、小镇建设开发和文化旅游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等都受到了影响。同时疫情所带来的资金紧张和人员短缺问题,影响了当地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乡村生活和社会福祉。费孝通先生曾言,泥土是乡人的生命。乡愁在,人生尚有来处;记忆在,乡情仍有归途[1]。面对风险和挑战加剧乡建的脆弱性,应以最具潜力的数字化作为增长点,为神垕古镇文化遗产探寻适切空间。

  时代变化所带来的危机亦是机遇。为保护文化资源、延续传统价值观、促进文化遗产新业态,需要利用数字工具与创新技术打破文化资源的固定性。在《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中,明确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行动计划》立足我国数字乡村发展现状,充分衔接《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目标要求,提出了2023年、2025年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同时《行动计划》对乡村网络文化振兴行动部署了重点任务,要求筑牢乡村网络文化阵地,推进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2]。数字中国建设场域从城市逐渐拓展到乡村,数字化编码为扩大乡村振兴找寻更多路径和出口。

  所谓“编码”,是指一种信息形式转化的过程,通过使用计算机和数字技术,将实体或概念转化为数字表示形式的过程。它包括将物理对象、文档、声音、图像等转换为数字数据,并将其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进行管理和处理。在乡村文化遗产建设中,数字化编码的概念尤其重要。因为数字化编码不仅可以将文化遗产信息存储并传播,还可以帮助保护和保存这些重要的信息。通过将物理文化遗产转化为数字格式,创建出一种更具有耐用性、可访问性和可操作性的形式。

  目前,数字编码停留在对神垕古镇文档、图像数字整理和加工层面。学者张毛毛等人从神垕人文历史特征分析,合理调整文化产业与生态关系,提出了古镇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性规划研究[3]。建洲、马鹏基于传统宋代钧瓷色彩、造型的深度挖掘,提出更为贴合神垕古镇形象的视觉设计,目的是通过艺术的手段提升古镇形象,促进旅游业和陶瓷业的发展[4]。王洪伟对神垕镇废墟美学进行在地性研究,探究废墟建筑和社会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揭示神垕镇美学特质和历史文化渊源,发掘地方认同性和社会文化构建意义[5]。综上,研究领域范围对069

  城乡规划239|2024|02

  古代建筑、历史文化、传统工艺、民间艺术、生态环境等发展,做了详细记录和理论总结,但是缺乏数据整合并与大众之间建立联系。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法,以神垕镇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探究数字化塑造多元乡村文化新景观,提高信息的可持续性和可访问性。对于现阶段的乡村发展来说,数字化还是一个相对前沿的研究领域和现代性视角。

  1神垕古镇文化遗产现状分析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将“文化遗产”定义为一种由地区发展并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包括习俗、实践、地点、物品、艺术表现形式和价值观,通常表现为非物质或物质文化遗产。神垕镇是河北省禹州下辖的古镇,处于伏牛山余脉的分水岭地带,坐落在群山之间。2005年11月被列入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2016年10月,被国家住建部列为127个中国特色小镇之一。2019年获得“中国文化百强镇”称号。

  在神垕镇文化遗产维度中包括有形的古代建筑和钧瓷工艺等。古建筑形制反映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随着当地文化要素的历史变迁。坐落于老街南侧的义兴公商号,为明清两代晋商的窑货商号。在神垕卢氏恢复钧瓷烧制工艺之后,成为卢钧窑总号。三进四合院的狭长建筑院落满足陶瓷生产、销售以及生活日常。同时,位于神垕镇黄道街的伯灵翁庙,有“窑神庙”“火神庙”之称,因为钧窑烧造难度大,有“十窑九不成”的说法,所以供奉着三尊主神——窑神、土山大王、金火圣母,祭祀祈福的神庙成为工匠人心灵的圣地。古镇老街还有类似的宗教建筑,如关帝庙、文庙、老君庙、白衣堂等。除了人文景观外,钧瓷在文化脉络中具有特殊物质属性。《嘉靖钧州志》记载:“瓷窑在州西大刘山下。”神垕镇的钧瓷历史可追溯到唐朝,“唐钧”为黑、白、黄三色相间的高温窑变花瓷,突破了单色釉的传统规律。而后,北宋工匠在唐朝烧造水平基础上,开创性地研制出釉内含铁、铜成分的红铜釉,至此钧窑以卓越的艺术成就进入宋代名窑行列[6]。靖康之变导致钧窑几乎停烧,而金元时期再度兴起,延至明清仍继续仿制。钧瓷曾经历辉煌,也曾因战乱、灾荒趋于停产,如今,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钧瓷生产仍在继续。钧瓷不仅是神垕镇的重要经济产业,也成长为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此外,神垕镇文化遗产也包括无形的文化传统、民俗怀旧、空间逻辑和艺术性表达等。禹州中国钧瓷文化节自2004年创办,采用文化旅游方式深入乡村肌理,为古镇的发展守正创新。同时,“一把泥”剧团将“窑变”传说改编成创新戏《金火圣母》,民俗故事通过戏曲方式演绎盘活了文化积淀追忆历史传统,此后,神垕神庙再度上演消失多年的“对台戏”。庄重肃穆的祭窑神仪式和星期二集市活动也体现了陶文化的赓续与美丽古城的活力。在历史的透视下有形与无形的文化特征深入乡民生活,构建起独特的文化记忆和地方身份。随着神垕镇面临一个日益融合的全球化世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和不可替代性开始成为乡村振兴焦点。

  然而,当下乡村状态以各种资源要素向回报高、成长性快的领域转移为普遍发展模式。乡村文化发展会受到不同地区文化遗产赋予资源要素的不同回报率影响[7]。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可能因特定资源要素的历史意义、遗产保护、旅游潜力而异。繁荣的文化遗产又将成为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催化剂。神垕县古镇以独特的历史底蕴、文化遗迹以及长久留存的生态环境、生活状态等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其盛产的钧瓷蕴藏着独特的文化价值与时代精神。钧瓷艺术具有鲜明的传统性、思想性、文化性和民族性,更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包容性、开放性和世界性。为充分发挥钧瓷文化优势,以数字化编码将传统向现代转变,实现文化产业体系的升级演化过程,以新手段、新媒介加速文化转型,拓宽文化场域,增加文化体验,激发文化表现力。

  2数字化塑造乡村文化遗产新景观

  2.1文化资源数字化

  数字化成为神垕镇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生产、传播方面的新生动力,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发展路径。以往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中,保护意味着限制发展。因此,控制性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模式。艺术乡建的早期实践者——渠岩,经历乡村在保护和发展中被现代性话语、权利与资本裹挟的无奈,认为人们只要一介入乡村,乡村就立刻渐行渐远。

  现今,依托人们对数字化和数字技术意识的增强,数字保护结合了政策、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衔接,加快乡村文化遗产数字化进程,以文化共生为目标,在保护和发展中达到一种相对的平衡。以乡村特征与地域特色将数字化围绕着“技术+文化”的发展基础和定位保留了神垕镇在历史上交织的社会构造,无论是物质性或是非物质性都赋予特定地方的可识别特征和文化身份肯定。在河南省文化产业协会创意研发中,团队对神垕古镇文化产业升级,创建高分辨率图像和最佳情况下3D扫描古镇全景。在微信公众号景区官微中,神垕古镇VR俯视图清晰、直观地展示了古镇全貌以及语音场景历史介绍。“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边天。客商遍地走,日进斗金钱。”的诗句真实反映出神垕的历史与钧瓷产业的繁荣。同时提供有穿戴设备的AR数字体验,侧重于物理层面与数字层面之间互联的Phygital①方法,将穿戴设备与公众的数字平台相连接,通过数字平台生成信息和行动促进神垕镇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物理和数字维度之间的联系。

  2.2文化生产数字化

  应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以及访问和体验的方式增强了虚拟现实,有助于在最佳的情况下保存原始遗产项目。对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编码,这意味着要将物质(如建筑、艺术品、手工艺等)或非物质(如故事、歌曲、传统技能等)的文化遗产转化为数字格式。例如,通过3D扫描技术,可以创建建筑或艺术品的精确数字模型;通过音频和视频录制,可以记录和传播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通过创建因时间而退化或丢失的物理文物、传统民俗、知识技能等数字档案,弥补了基于地点档案保存的空缺。钧瓷的物质传统和文化观念在历史变迁的沧海桑田中被文字所记载,将其中的文物、考古、科技、文化、历史等,集中起来的就是2002年在禹州市图书馆组建的“中国钧瓷特种文献库”[8]。数据库可以方便地访问和搜索钧瓷文献,对历史背景、艺术价值、保护状态提供丰富的信息。截至2023年5月,数字技术的日益完善为乡村文化的使用和商业化提供了空间,包括文化直播、文旅商城、文雅慕课等。数据的建立提供数字的形式重新解释新的机会,延续和强调一种活文化记忆。

  2.3文化传播数字化

  数字资源不仅仅止步于保护与生产,更多文化遗产被激活推动新的公众参与模式。斯蒂格勒提出知识外部化,使其可以跨越时空传播[9]。在这个框架内,文化通过社交网络进行流通和再生产,实现信息传播和双向沟通。利用数字技术可以将不同人群联系在同一个项目中,在多个地理范围内进行互动。神垕古镇开展首届“宋元钧瓷”杯抖音短视频大赛,围绕参赛主题《宋元钧瓷标本博物馆-钧瓷体验》展现博物馆美景、馆藏、围炉烧瓷、围炉煮茶、围炉烧烤活动等相关的正能量题材,社交媒体为神垕镇提供了一个与世界分享他们的故事、传统和文化遗产的新平台。另外,出现了AI钧瓷助手创作、钧瓷数字人等推出数字钧瓷精品展。文化数字化改变了遗产资源内外联通的全过程,利用数字技术成为弥合城乡数字鸿沟的连接和体验方式。互联网接入的广泛普及和数字设备的激增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将农村与城市联系起来,打破了单向传播关系和信息通信的障碍,这为农村居民提供了获取信息、与他人联系以及参与文化和经济活动的新机会,使农村居民能够更充分地参与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中。而这些活动曾经只有城市中的居民才能参与。

  3数字化应对的问题与挑战

  数字化成为乡村文化发展新空间,数字嵌合文化积极塑造乡村复原力。通信技术进步、公共服务提升以及基础设施资源配置优化,人们在空间中的移动变得越来越容易,从前阻隔乡村与城市联系的边界也在逐渐消融。然而,新的空间正在诞生,新的边界也正在形成。在数字化实施的现实过程中,针对不同情况、不同的空间,如何塑造不同的认同,问题的提出也是更有效地在分裂、冲突、差异中找到平衡和解决方式。

  3.1数字技术升级仍面临挑战

  进行文化遗产数字化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包括设备、专业人员、存储空间等。在神垕镇文化遗产数字化过程中涉及多种技术,如3D扫描、编码、数据存储等,这需要专门的技术知识和先进设备。在网络搜索中发现,由钧瓷云提供技术支持的神垕古镇景区网址已经无法打开正常使用。禹州数字图书馆网页经常出现“内部服务器错误”的提示,显示资源存在问题无法显示。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数据迁移和格式转换,可能会导致之前的数字化工作无法使用或丢失。由此可见,“建成即结束”无法长期有效推动数字化乡村建设的良性循环。另外,数据的安全和备份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防止数据的丢失和破坏。文化基因数据被盗取,民族的历史文化会被改写[10]。

  3.2乡村数字化文化遗产治理体系标准尚未统一

  乡村数字化建设处于自主探索阶段,导致缺乏一体化的管理和运营模式。目前,神垕镇数字文化产业链呈现资源配置分散化、重复化、低效化困境,数字化项目处于各自为战的局面。缺乏制定统一对版权、知识产权、隐私、伦理等问题做出应对的政策和监管框架。在进行文化遗产数字化的过程中,如出现了信息偏差、数据丢失、资源泄露等问题,需要明确的法律规定和机制,以确保文化遗产和相关技艺传承人的权益得到保护。在评估数字化对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效果时,缺少针对数字化个性化设计与实际发展是否贴合的评判标准,这也将导致不同项目和机构难以纵向统筹和有效规划乡村未来。

  3.3数字鸿沟成为与文化数字景观互动的障碍

  “数字鸿沟”是指在数字技术的访问、使用和掌握方面存在的差距。这个差距根据地理位置、经济条件、教育水平、年龄、性别等因素而变化。区域间的镇村分化和农村社会成员分层日益凸显,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乡村数字生态系统,不利于数字化的普及推广。根据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尽管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61.9%,但仍有一部分人群无法接触到互联网,这就形成了文化数字景观与村民体验交互的耦合失调,限制了他们参与乡村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过程。即使能接触到互联网,由于技术开发者未能充分考虑到受教育水平、技术熟练度、个人意愿等因素的影响,神垕镇地区常住居民在理解和使用这些数字化文化资料上存在困难。仅在微信小程序搜索“神垕”,出现了26个相关内容;搜索“钧瓷”,则有68个相关内容。这种情况使得用户需要学习和适应每个应用的界面和操作方式,增加认知负担和降低用户体验。

  4问题的突破和优化路径

  数字化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国家战略发展领域,通过创新科技和创意文化的结合,正在各个农村地区蔓延。相较于传统文化,数字化依靠强大的技术实现了农村地区文化生产、传播的现代化。尽管面对数字化在乡村实施过程中带来了一些障碍和挑战,但相信在全面规划与地方创新衔接发展,集体反思和跨学科对话下,将找出强大和持久的解决方案。

  4.1建设国家文化资源基础数据库

  加强数字农村资源数据库建设,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操作性。文化资源数据汇聚各种数字化工程和资源普查数据,将分散在各地、各机构的乡村文化遗产数据进行资源整合。数字编码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格式。建立国家级数据库统一技术升级管理,定期对系统和设备进行升级维护,确保在不同的系统和设备之间共享和利用。在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方面,执行严格技术防护措施,例如数据加密、访问控制、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确保数据合法和合规使用,同时保护相关知识产权和文化权益。

  4.2规范乡村地区数字运营管理机制

  完善数字运营管理机制框架,推动中国数字经济管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进程。优化并强化法规、政策框架和制度建设,需要对监管部门和机构的职责进行明确,保证各方能够协同合作、相互补充。革新监管技术和策略,将治理理念深入到数字创新、生产、经营和投资的全生命周期中。数字平台企业明确其责任和义务,以此推动行业的自我规范。鼓励社会监督、媒体监督和公众监督,以形成一个全方位的监管体系。加强国家安全制度的完善,特别是在数字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范和能力提升方面,确保关键技术、重要行业、关键设施、战略资源、主导企业等方面的安全和可控性。

  4.3深度数字培训社会实践指导

  增加农村居民对数字化应用的内生性认识和接纳度。在宣传方面,可以通过地区广播、村民会议、户外广告等方式向农村居民传播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同乡村振兴是共生共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在示范方面,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如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与腾讯科技首创“游戏+文旅+电商”扶贫模式,“云游式”体验吸引上万次的线上观看,民俗文化IP化、数字文旅等项目推动乡村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发展。在实践方面,还可以设立数字化体验中心,提供线教育和培训项目,让没有网络和缺乏实践的农村居民亲自尝试和体验数字化应用,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对等话语关系,提升了地方文化认同感。

  结语

  神垕古镇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时代潮流与精神需求做出的明智之选。将传统文化元素转化为数字媒体,有效地解决了过去农村文化部门发展中存在的缺乏驱动力、市场规模过小以及数据孤岛等问题。数字技术在乡村场域的下沉与扩散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生活方式的深度嫁接开辟了新局面。通过文化资源数字化、文化生产数字化、文化传播数字化,三者层层嵌套、变中求进打造地方品牌、提升文化内核。数字化进程正在深刻改变神垕古镇的底层土壤,为其长期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范周.人民日报:延续文脉,让乡情有归途[EB/OL].(2018-06-15)[2023-06-08].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8/0615/c1003-30060218.html.

  [2]十部门印发《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J].农村新技术,2022(03):41.

  [3]张毛毛,吴国玺,葛晖.乡村振兴背景下神垕镇规划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2(07):41-43.

  [4]卢建洲,马鹏.基于宋代钧瓷色彩的神垕古镇视觉形象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2,43(14):434-444.

  [5]王洪伟.废墟美学、地方性认同和社会文化建构——神垕陶瓷废墟美学重构的建筑人类学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21,40(04):29-37.

  [6]苗锡锦.钧瓷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7]汪欣.关于艺术介入传统村落保护实践的几点思考[J].粤海风,2021(05):56-59.

  [8]王洪伟.传统文化隐喻[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2011.

  [9]BEEL D,WALLACE C.The role of civil society in cultural heritage,digitalis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rural life[M].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23.

  [10]高书生.文化数字化:关键词与路线图[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