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食品营养视角的大学生体育健康促进策略研究

  •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 关键字:膳食营养,饮食结构,运动表现
  • 发布时间:2024-04-24 11:32

  左 蕾1,马雪铭2

  (1.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 450100;2. 郑州大学,河南郑州 450000)

  摘 要:本文基于食品营养视角,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体育健康发展面临的膳食结构失衡、高糖高脂食品过量摄入、运动营养补给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优化膳食营养配比、限制高热量低营养食品供应、加强专业营养指导等对策建议。通过改善大学生运动员的饮食营养状况,提高机体代谢效率,可有效预防肥胖,促进疲劳恢复,为其运动表现的提高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大学生运动员;体育健康;膳食营养;饮食结构;运动表现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群体日益壮大。大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体育锻炼和营养摄入对其身心健康至关重要。然而,当前大学生体育健康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基于食品营养视角探讨大学生体育健康促进策略,对于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1 大学生体育活动对食品营养需求分析

  大学生体育活动的营养需求呈现出显著的特殊性。相较于普通人群,大学生运动员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的需求显著增加。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性项目,如中长跑、游泳等,运动员每日需要摄入14 650 ~ 20 929 kJ 的能量,其中50% ~ 65% 来源于碳水化合物,以满足肌肉收缩和糖原合成的需要[1]。速度力量型项目,如短跑、跳高等,则需要更高比例的优质蛋白质,约占总能量的20% ~ 25%,以支持肌肉组织的修复与生长。此外,剧烈运动还会导致体内维生素C、维生素E 等抗氧化物质及钙、铁等矿物质的大量消耗,需要通过膳食补充方可维持机体健康。与此同时,不同运动项目对营养素的吸收利用效率也存在差异。研究发现,高强度间歇训练后补充富含乳清蛋白、亮氨酸的食物,较普通混合蛋白更能促进肌肉蛋白合成[2]。在马拉松等长时耐力项目中,运动员肠道血流减少,饮食中应适度减少脂肪摄入,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影响营养吸收。因此,大学生体育活动营养需求具有特殊性,要求在制定饮食策略时,充分考虑运动项目特点、训练强度、机体代谢规律等因素的影响,方能在满足能量需求的同时,兼顾营养均衡,促进运动表现和身体健康。

  2 大学生体育健康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

  2.1 膳食结构失衡影响体能发挥

  大学生运动员的膳食结构失衡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其体能发挥和运动表现。有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运动员蛋白质摄入比例普遍偏低,仅为总能量的12% ~ 15%,远低于推荐的20% ~ 25%[1]。优质蛋白质摄入不足,导致机体氮平衡呈负值,肌肉组织合成受限,难以支持高强度训练,增加了肌肉损伤和运动疲劳的风险。同时,大学生运动员膳食脂肪比例偏高,饱和脂肪酸摄入偏多,膳食纤维严重缺乏,长期如此不仅会引起体脂增加,还会扰乱糖脂代谢,导致胰岛素抵抗,最终影响运动成绩。微量营养素方面,大学生运动员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 及钙、铁、锌等摄入普遍存在不足,抗氧化能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骨骼健康堪忧。尤其是女性运动员,铁缺乏性贫血发生率较高,大大降低了血氧运载能力和有氧运动表现。此外,大学生运动员饮食结构还存在能量分配失衡的问题。有研究对某高校篮球队员的膳食进行调查发现,其早餐能量严重不足,仅占全天总能量的10% 左右,而晚餐能量占比过高,在50% 以上[1]。这种能量摄入与训练时间错配的现象,不利于机体对营养的高效利用,降低了训练适应性,最终导致体能提高受阻。

  2.2 高糖高脂食品摄入过多引发肥胖

  大学生运动员过量摄入高糖高脂食品,已成为肥胖问题的重要诱因。当前,受西方饮食文化影响,大学校园内高糖软饮料、高脂快餐食品泛滥,许多运动员因训练压力大,时间紧张,频繁食用这类高能量密度但营养价值低下的食物,导致能量摄入远超机体需求。高糖食品中的蔗糖、果糖等单糖,在机体内代谢产生大量脂肪酸,若不能被及时氧化利用,极易引起脂肪堆积,导致体脂率升高。高脂肪食物中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过量摄入不仅会引起血脂异常,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还会通过激活炎症信号通路,扰乱机体代谢平衡,加剧胰岛素抵抗和脂肪堆积。此外,常见的垃圾食品还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这类脂肪酸不仅会抑制脂肪分解代谢,还会通过上调脂肪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加速脂肪堆积,导致腹型肥胖。值得警惕的是,肥胖问题的发生不仅会显著降低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运动能力,还会引发代谢综合征、骨关节疾病等严重并发症,最终缩短运动寿命。因此,高糖高脂食品摄入过量已成为制约大学生运动员健康发展的重要隐患,亟待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2.3 缺乏运动特殊营养补给影响恢复

  大学生运动员普遍缺乏科学的运动营养补给策略,难以满足训练和比赛期间机体的特殊需求,导致疲劳恢复受阻,运动表现难以提升。剧烈运动会显著加速糖原的消耗,若不能及时补充含有高质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片等,运动员会因肝糖原和肌糖原不足而出现中枢性和外周性疲劳,影响训练质量。在力量训练后,肌肉处于分解代谢状态,急需优质蛋白质的供给以促进肌原纤维的修复与重建。然而,许多运动员赛后恢复饮食中优质蛋白质含量不足,乳清蛋白、酪蛋白等吸收利用率高的蛋白质摄入更是罕见,导致肌肉蛋白净合成受限,肌肉力量和耐力恢复缓慢。此外,剧烈运动还会导致机体产生大量自由基,引发氧化应激反应,加剧运动性疲劳。而多数大学生运动员膳食中新鲜蔬果、茶多酚等天然抗氧化食物匮乏,抗氧化能力下降,运动后炎症反应持续,不利于机体修复。值得注意的是,维生素和矿物质作为机体代谢的重要辅助因子,参与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抗氧化等多项生理过程。在大运动量训练和比赛期间,运动员对B 族维生素、钙、铁、锌等微量营养素的需求骤增,若膳食补给不足,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疲劳恢复受阻。总之,运动营养补给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大学生运动员科学训练和充分恢复的主要因素。

  3 基于食品营养视角的大学生体育健康提升对策

  3.1 优化运动员膳食配比,满足训练需求

  针对大学生运动员膳食结构失衡的问题,优化膳食营养配比,提高饮食质量,是促进运动员体能发挥的关键举措。科学的运动员饮食应遵循“三七原则”,即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能量比例应维持在70%、20%、10% 左右。在此基础上,还需结合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对三大营养素的比例进行微调。例如,耐力性项目应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比例至65% ~ 70%,并选择低升糖指数的复合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糙米饭等,以维持长时间的能量供应;速度力量型项目则需提高优质蛋白质的比例至20% ~ 25%,可选择生物价高、氨基酸组成均衡的蛋白质食物,如鸡蛋、瘦肉、鱼虾等,以满足肌肉合成与修复的需求。同时,运动员膳食应严格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用富含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油、亚麻籽油等,部分替代饱和脂肪,在满足脂肪酸必需量的同时,减少脂肪堆积,改善心血管代谢状况。此外,为弥补运动损耗,保证机体正常代谢,运动员膳食中还应包含足量的优质蛋白质、复合碳水化合物、新鲜蔬果等食物,以满足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需求。例如,在训练期间,运动员可在餐前1 h 食用1 个香蕉或1 杯酸奶,补充钾、镁等电解质及B族维生素,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预防肌肉痉挛;赛后1 h 内食用含有乳清蛋白、葡萄糖的补剂,可加速糖原合成与肌肉修复[3]。总之,大学生运动员膳食营养配比的优化,需在满足基本营养需求的前提下,兼顾运动项目特点,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同时注重食物多样性与营养均衡,最大限度地发挥食品的营养功能,提升运动员的体能水平。

  3.2 限制高热量低营养食品供应,倡导健康饮食

  为有效防控大学生运动员肥胖问题,高校食堂应严格限制高糖高脂食品的供应,营造健康饮食环境。①食堂应减少含糖饮料、甜点、油炸食品等高能量密度食物的采购量和上架率,用新鲜水果、天然果蔬汁、脱脂酸奶等替代高糖饮品,以全麦面包、燕麦饼干、藕粉等代替精制甜点,最大限度地减少游离糖的摄入[4]。②在烹饪过程中,食堂应优先选用蒸、煮、炒等低脂烹调方式,减少油炸、煎炒等高脂肪烹饪工艺的使用,在保证口感的同时降低食物脂肪含量。并用橄榄油、菜籽油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代替饱和脂肪含量高的动物油,改善膳食脂肪组成。③大学食堂应增加绿叶蔬菜、豆类、薯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供应比例。例如,在餐厅醒目位置设置色拉吧,提供多种蔬菜组合,并辅以低脂酱料,吸引学生多选购蔬菜;在主食区增加全麦面包、黑米饭、杂粮饼等粗粮类食品,以膳食纤维取代部分精制碳水化合物,增强学生饱腹感,降低食欲,从而控制总能量摄入。④高校应通过海报、讲座、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向大学生普及肥胖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提高其健康饮食意识。

  3.3 专业运动营养师指导,合理膳食搭配

  为满足大学生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期间的特殊营养需求,促进疲劳恢复,提高运动表现,高校体育部门应聘请专业的运动营养师,为运动员提供个性化的膳食指导。运动营养师需全面评估运动员的体质特点、训练强度、比赛计划等因素,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在训练期间,营养师应指导运动员合理搭配膳食,增加优质蛋白质食物的比例,如鸡蛋、瘦肉、鱼虾等,以满足肌肉合成与修复的需要。同时,针对不同训练阶段的侧重点,调整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比例,如在大强度训练期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保证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充足储备;在恢复期则可适度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减少炎症反应,加速机体修复[5]。在比赛前,营养师需根据运动员的体能状态和比赛项目特点,精确计算赛前餐的能量和营养素含量,选择容易消化吸收且能量密度高的食物,如全麦面包搭配果酱、燕麦粥搭配坚果等,以保证充足的能量供应。赛后恢复饮食则应侧重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选用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椰汁等,快速恢复机体水盐平衡。同时,补充优质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加速肌糖原合成和组织修复,如牛奶、酸奶、全麦面包等。

  此外,营养师还应对运动员进行必要的营养教育,讲解各类食物的营养特点和生理功能,提高其对膳食搭配的认知水平。营养师还可针对性地为运动员推荐一些优质的运动营养补剂,如β- 丙氨酸、肌酸、左旋肉碱等,辅助满足机体的特殊营养需求。

  4 结语

  大学生运动员的体育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科学的膳食营养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通过优化膳食营养配比、限制高糖高脂食品供应、加强专业营养指导等措施,可有效改善大学生运动员的饮食结构,提高机体代谢效率,降低肥胖和疲劳风险,为运动成绩的提高奠定良好的生理基础。高校体育部门应高度重视大学生运动员的饮食营养问题,加强与食品营养学专业的跨学科合作,建立完善的运动营养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大学生运动员的饮食健康,助力其充分发挥运动潜能,推动高校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延楼. 大学生体育锻炼及膳食行为研究: 评《食品营养与健康》[J]. 中国酿造,2021,40(6):222.

  [2] 王成国, 尤洋. 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训练中的食品营养研究: 评《高级运动营养学( 第2 版)》[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3,14(10):315.

  [3] 韩思悦. 市售无糖食品的营养标签规范度及营养状况研究[D]. 蚌埠: 蚌埠医科大学,2023.

  [4] 曾庆蛟.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4,40(2):84-86.

  [5] 任文岗, 马宝玲. 体育专业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与提升分析[J]. 新体育,2023(24):98-10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