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互联互通 引领湾区未来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交通,湾区,未来
  • 发布时间:2024-05-07 20:12

  大湾区交通建设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盛况,互联互通的交通不仅促进了区域内的经济繁荣,更为大湾区的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持续的创新与优化,大湾区正向着更高效、更便捷的交通未来迈进,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小康》·中国小康网 方怡晖

  2024年春节,深中通道施工现场仍然热火朝天。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收尾工程,向着2024年建成通车加速冲刺。这项世界级跨海工程连接珠江两岸,通车后,中山直达深圳的通勤时间,将由以往的2小时缩至30分钟。2月25日,南珠(中)城际项目举行五台盾构集中始发仪式,标志着项目建设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南珠(中)城际项目的完工将与深南中城际实现贯通运行,届时,广州市区至中山、珠海、深圳市中心的运行时间将分别缩短至约50分钟、60分钟和75分钟。这一变革性的交通进步,预示着珠三角大部分城市将实现地铁通行,粤港澳大湾区(下称“大湾区”)一体化的宏伟蓝图正逐渐变为现实。

  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是大湾区经济循环高效畅通的有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5年来,大湾区的交通网络日益完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越织越密。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与在建的深中通道、深江铁路通道等,将共同架起粤港澳大湾区横向“交通走廊”,形成联系大湾区内地经济最为发达的四个万亿级城市的黄金“产业连廊”。

  交通升级 陆港空全面提速

  目前,粤港澳三地已实现陆路直连,从香港到珠海、澳门的车程由3小时缩短至半小时,从香港乘高铁到广州最快仅需48分钟,香港、澳门已融入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珠三角9市,以及香港、澳门这“9+2”城市群之间空间距离的缩短,也让人员、货物、资金的流动更加频繁。“澳车北上”“港车北上”等政策相继落地,港澳居民畅享“一脚油门到广东”。截至2023年,经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查验的北上港澳单牌车已超100万辆次。同时,“湾区一港通”覆盖广州、佛山、东莞等17个港口网点,实现货物通关本地化、便利化。此外,香港西九龙高铁站的“一地两检”制度也极大地提高了通关效率。随着莲塘/香园围口岸、新横琴口岸、青茂口岸的相继开通,以及“一站式通关”“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便利通关模式的创新实施,内地与港澳的往来变得更加快捷便利。

  在备受瞩目的桥梁项目方面,2023年底,深中通道这一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工程主线贯通;2024年初,黄茅海大桥与高栏港大桥海上“牵手”。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后,将与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等,共同组成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

  地面交通往来纵横有条不紊,空港建设也毫不逊色。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正加速成型,香港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等在全球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等方面均名列前茅,展现出强大的航空运输能力。在空港协同发展方面,大湾区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各机场之间注重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通过“空铁联运”等模式,机场与高铁、地铁等交通方式紧密衔接,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同时,大湾区还积极推进空港物流、航空维修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拓展空港经济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大湾区的港口吞吐量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香港港、深圳港、广州港等都是世界级的港口,其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前列。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大湾区的港口运输需求持续增长,并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另外,这些港口在设施和现代化水平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各地政府都不断投入资金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高了装卸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大湾区还积极推进智慧港口建设,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优化港口运营管理,进一步提升了港口的竞争力。例如深圳启动了“大湾区组合港”项目,如今,该项目已开通了35条航线,串联起大湾区内地9座城市。不仅推动“江河物流”与“广货出海”无缝衔接,也为两地港口企业、外贸进出口企业创造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和营商环境。

  交通革新 互联互通助力经济飞跃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热土上,依靠科技和创新,一个高效、便捷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正迅速崛起。大湾区交通项目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区域内外的互联互通能力,更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和优化布局铺设了康庄大道。大湾区交通的这番创新变革,恰是新质生产力在交通领域熠熠生辉的生动缩影,为湾区经济的蓬勃发展与质量跃升注入了不竭动力。

  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为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如今,“深圳创业、香港生活”已成为许多人的日常选择。便捷交通的影响深远而广泛,它不仅提升了区域内的通达性和便捷性,更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新质生产力在交通领域的体现尤为明显,科技创新驱动下的设施优化与效率提升为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近段时间,“北上买菜”成为香港的热词,由于通关便利,很多香港人都来到深圳购物、游玩,甚至有旅游团专门开通深圳一日游来满足香港市民需求,这都离不开大湾区跨城的“日常化”。截至2023年,大湾区内运营和在建的轨道交通里程已超过5400公里。这张庞大而高效的轨道交通网络用交通骨架将整个区域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推动着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的加快形成。交通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在大湾区交通互联互通的助力下,区域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得以实现,进而推动着湾区经济的蓬勃发展。比如,基础设施的建设、互联互通的交通网为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强劲动力,“深圳创业、香港生活”早已成为大湾区的寻常事,同时,这也为大湾区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提升了其在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从国家战略层次来看,大湾区交通互联互通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更在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大湾区的交通互联互通还将为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重要力量。

  编辑/张玉荣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