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们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

  1、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在很大程度上讲,这样既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老师。学生不仅增加了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而且由于许多问题在课前已自主解决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避免作进一步的分析介绍,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每天新课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以上所讲的自学法进行预习,对生字词和课文内容作个初步的识记与思考。学生一旦养成预习的习惯,自学的能力也会有相应地提高。

  2、培养认真听讲的习惯。课堂是老师传授知识的主阵地,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在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与此同时,认真听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在处理事情时认真、专注的性格,而且可以很好地掌握教师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使自身思维能力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学习如何科学地独立思考问题,更好地领会和运用语文知识。

  二、培养学生自学语文能力,要注意的问题

  1、学生自学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掌握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语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也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学生自学,教师要拟定好预习指导题,启发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学好语文并不容易,学生开始总感到难度大,抓不住要领,如果指导不得力,学生越发感到困难,就会失去积极性。每篇课文都有其深难独特的地方,要使学生抓住要领,教师布置新一课的预习任务时所提出的预习指导题特别要注意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既要结合课文和教学目标实际,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使预习指导题真正起到帮助、引导学生去完成学习任务的“拐棍”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备课。

  3、主动学习,更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有了积极性,并不是教师省心了,而是对教师指导要求的标准更高了,教师必须掌握摸清学生的自学情况,多方面示范指导。班级学生的学习实际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教师要掌握好上中下三种学习情况,教师所提出的预习指导题和课上所提出的启发问题要基本适合三种学生情况的学习态势,难易适度。教师备课要精深,要“吃透”学生,吃透教材。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贯穿于学生自学语文过程的始终。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