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新密码”

  作者:王 昉

  2024 年初,在《经济学人》杂志的一期封面上,一组中国电动汽车如彗星般拖着闪亮的尾巴,正在从外太空迅猛地砸向地球。配图文字是:“中国电动汽车发起猛攻”。

  这是一个很贴切的隐喻。

  一方面,随着房地产市场熄火,中国经济已经悄然更换了发动机。以电动汽车、太阳能和锂电池等出口“新三样”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在2023 年贡献了中国GDP 增长的40%,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最大引擎。

  另一方面,来自中国的这波“绿色浪潮”,正在让外部世界深感忧惧。

  根据投资顾问机构Natixis 的统计,2023 年,在中国以外的全球市场,中国供应了88% 的太阳能板、11% 的锂电池、28% 的电动汽车。

  中国公司在清洁能源领域的领先优势,既受到中国政府激进的减碳目标驱动,也凝聚着中国企业在产业链上攀升的努力。但这一优势也开始显露出它巨大的阴影。

  在激进扩张多年后,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在过去两年开始受困于需求饱和,产能过剩。优势潜力能否继续释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到更广阔的市场。

  但在动荡的地缘格局中,很多国家担忧,中国的廉价新能源大量向外漫溢,会扭曲供应体系,加剧世界经济对中国的依赖,危及能源安全。

  对中国新能源的围猎已经开始,采取行动的也不止发达经济体。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规定,从2024 年开始,包含中国制造电池组件的电动汽车将无法获得美国政府提供的消费者购买补贴。欧盟的《净零工业法案》要求到2030 年时,太阳能板和电池对中国的依赖度降低到65% 以下。印度自2022 年起对中国太阳能模块征收40% 的关税。土耳其从2023年开始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40% 的额外关税。巴西也将结束进口电动汽车的免税政策,从2024 年开始的三年内将关税提高到35%。

  对于中国新能源产业而言,全球化却是不容错过的一场征程。人类正在迎接有史以来的第三次能源革命,这预示着巨大的产业前景。不久前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上,全球100 多个国家承诺,到2030 年时将可再生能源装机量较现有水平提高三倍。这是几代人之间,中国产业迎来的最大一次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赶超的机遇。

  但这一次,已经不能再靠产能与低价取胜—它们只会刺激贸易壁垒不断加高。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意识到,只有靠创新驱动的、对环境更负责的、更惠及员工与客户的扩张,才有可能穿透壁垒,赢得全球市场的尊重。换言之,考验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能力的ESG,成为中国企业开启全球化2.0 征程的密码。

  在今年的《财富》中国ESG 影响力榜上,来自新能源产业的公司表现突出。在它们的集体努力背后,我们看到了这个产业实现全球突围的抱负与准备。

  “绿”到底:清洁地制造清洁

  首先,优秀的新能源公司都致力于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solar forsolar”—用清洁的方式生产清洁能源,成为行业标配。许多制造业企业不仅产品本身环境友好,而且自建光伏,满足生产办公中的用电,多余的电力还能够反哺给电网。

  大部分前来申报的新能源企业披露了它们的范围三碳排放,意味着它们不仅统计了自身生产运营环节的碳排,还向上追溯了原材料采购与运输环节,向下统计了产品仓储、销售、使用与废弃处理阶段的碳排。约三分之一的上榜企业披露了范围三的碳中和目标。在全球范围里,范围三也代表着难度最高的披露和达标要求。

  对一些发达经济体为进口产品设置的严苛的碳排门槛,中国新能源企业开始从曾经的抱怨与规避,转向主动迎战。

  例如,欧洲于2023 年通过《新电池法》,将从今年7 月开始给所有在欧洲销售的动力电池企业戴上三重“紧箍咒”:公示全产业链碳足迹、设置最低回收率目标、为电池配备“数字护照”。

  领先的中国电池企业选择积极应对。全球市场份额达到37% 的宁德时代在2023 年自主开发上线“时代碳链”系统,集碳排放的数据收集、建模、核算与分析于一体,可以实时监控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再根据“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产品进行碳足迹计算,为锂电池产业建立完整的碳足迹数据库提供了样本。

  已经去到其他国家采矿、筑坝与生产的中国企业,在减少碳排放之外,也展示出对当地环境、水资源、生态多样性的关切,而这曾经是中国公司在海外经常受到诟病之处。

  比如,在全球拥有86 座水电站的三峡国际通过维持生态健康所需的小水流量、建设鱼类过境通道等措施,来减少对各地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它的巴西公司自2016 年接管大萨尔托电站后,已经累计在附近水域放流2,500 万尾当地鱼种。跻身全球风电市场前三位的远景科技,在风机叶片及输电线涂上警示色,以防鸟类碰撞风机叶片,在所有靠近鸟类迁徙通道的项目中降低风机转速或者关闭部分风机,来防止迁徙鸟类误触。

  人与供应链:全球化的社会责任

  在观察这一波出海新能源企业时,我们还发现,它们中的许多已经超越了曾经的产品出海(出口)和产能出海(设厂),从上游原材料的采购、生产,到下游销售,全都布局海外,且人事、运营与物流都属地化管理。这样既能够减少跨地区经营的合规和税务成本,又可以避免地缘局势造成的供应链中断。

  例如,一家领先的光伏制造企业计划到2030 年时,在中国、美国、欧洲和亚太设立四大全球总部。公司的一位高管告诉我们他所理解的全球化新打法:“在正常时日,这四大总部能够彼此之间调动各自的优势资源,产品也可以互相卖;一旦地缘政治变差,四大区域能够各自形成闭环,独立经营。”

  要实现这样更为高阶的全球化经营,中国企业正在弥补供应链管理和员工培养的短板。

  比如,TCL 是最早实施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之一,而2004 年它对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的收购并不成功,普遍被认为是因为缺乏优秀的跨国经营管理者。最近几年,TCL 开发了面对高层和中层管理者,以及包含人力资源、法务和数字化课程的多级培训体系,服务日益全球化的业务。如今海外收入已经占到TCL 整体收入的近一半。

  一些新能源企业则已经拥有了相当国际化的员工团队,并倡导多元包容的职场文化。例如蔚来汽车已经有来自26 个国家与地区的员工,用八种语言提供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

  中国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上日益主导的地位,使得它们不再能够“独善其身”。供应链管理得好,可以惠及更多的上下游伙伴,帮助赢得海外市场与监管认可;管理不好,则可能承担巨大的声誉和经营风险。从冲突矿区管理、环境治理,到员工健康、隐私保护,作为“链主”的中国新能源企业对供应链伙伴的ESG 实践提出了日益严格的审核要求。

  比如阳光电源每年对重点物料的新供方以及部分重要合作供方开展ESG 现场审核,维度包括劳工权益、健康安全、环境保护、道德规范与管理体系,并要求所有参审供应商提交整改计划,2023 年审核的33 家供应商中,改进度达73%。

  一家西方媒体在今年的早些时候写道:“中国有着1.6 万亿美元的理由继续发展绿色经济”,指的是新能源产业在2023 年为中国经济贡献了1.6 万亿美元(约合11.4 万亿元)。如果没有这个产业,中国去年的经济增速就将从5.2% 放缓至3%。

  在全球范围内,有分析师认为,中国清洁能源产业的优势地位如此之明显,很可能将“定义”正在进行的这场能源革命,前提是,世界乐于接纳来自中国的绿色能源。

  良好的ESG 实践未必能够降低政府间的贸易壁垒,却可以改变市场与监管者对一个产业的观感。中国新能源产业以强大的技术实力让世界感到了敬畏,现在则要依靠更可持续、更有温度的经营,让世界增加“敬”,减少“畏”,才能避免与引领全球能源转型这个重大的历史机遇擦肩而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