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天,至美在乡间。山欢水笑,柳绿花红,如春风拂面,如春雨润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希望的田野倍添活力。乡村、乡味、乡愁、乡情,始终是纪录片工作者念兹在兹的母题。央视总台及各卫视频道近期陆续推出《乡村振兴中国行》《乡村新行当》《我有青山》等纪录片作品,以多重视角抒写乡村变迁变革,重塑乡土文化标识,开拓传统文化空间,以“乡愁”唤起观者的文化记忆,以“田园”链接共同的精神“家园”。
乡味难忘,“吃饭”是古今大文章。农耕文化依附于乡土生态,是中华文明最深层的底色,涵育了先辈们实践创造的生产文化、生活文化与思想文化。饮食、服饰、建筑、语言、风俗等地域性、民族性、历史性的文化符号在纪录片中得以诠释与弘扬。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粮食安全依然是国家头等大事。《端牢中国饭碗》《大国粮仓》《川粮力量》通过影像史料、精确数据解读中国如何用全球9%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生产世界近四分之一的粮食,展现了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如今14亿多人吃得好的伟大成就。《上新吧,福味》深入乡村生活场景,聚焦具有福建特色的农产品,以“福味”展现新农村新风貌。此前广受好评的《寻味顺德》同样是以美食为切入点,展示南粤鲜明而厚重的地域文化特质。在乡村题材纪录片中,食物和菜肴是调动观众味蕾的元素,影像蕴含的则是天人合一、亲仁善邻、自强不息、以民为本、礼乐教化等思想观念,体现了亘古未变的文明特质与精神内核。
山乡巨变,“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冲击之下,乡村影像的叙事主题大多围绕城乡差距与物质困境。如今,乡村叙事已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框架之中,先进的影像技术与纪实语言的诗性魅力,重描了广袤大地的风物之美与人文之魅。乡野美学不断重塑乡村文化自信,引领公众对乡村文化的认同,吸引着更多的人主动参与到乡村建设中去。《柴米油盐之上》让世界看见万千中国人的平凡故事,小干溪村村支书常开勇在搬迁工作中不计辛劳地付出,折射的是农村基层干部的奋斗与信念。《乡村新行当》中的“鹅姐”杜雪丰通过短视频平台成为“乡村模特”,让渡头村的大鹅在全国人民面前精彩亮相。乡村居民不但是剧中人,也成为剧作者。“村民影像计划”“乡村之眼”等公益影像计划,吸引村民自主创作自己的生活影像,以第一视角彰显乡村文化价值。这些纪实影像呈现着乡村地理与人文之美,赋予农民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乡村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灵魂。
乡愁隽永,以“情感”构筑精神家园。乡愁是许多文艺作品共同的主题,寄托了人类对“家园”的普遍情愫。工业时代的城市化进程,让亿万乡村人口流入城市,传统乡土社会结构逐步瓦解,乡村文化存在凋敝与失根的危机。纪录片作为时代之镜,理应把握观众故土情结,展现乡村发展新貌,唤醒乡村文化记忆,挖掘精神还乡的深刻内蕴,在情感共振中构筑新的精神家园。《我的村庄和我》《流动的中国》《我在家乡挺好的》《归田》以平淡朴实的镜头语言讲述离土精英的返乡之路,农村青年告别城市生活,投身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与故乡一同成长、圆梦。纪录片不但唤起了在外打拼的当地人的乡愁,浓厚的人文情怀也引发了公众的集体共鸣。《但是还有书籍》上映后,藏族僧人久美的图书馆收到全国各地捐赠的书籍,《记住乡愁》《舌尖上的中国》《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播出后拉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既守护了田园牧歌般的精神家园,也实现了社会效应与经济效益的相得益彰。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而不是其他样子?它来源于脚下的土地,根植于特定族群的文化基因,这是任时光流转都难以磨灭的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在现代化进程中,当代中国人普遍适应了在“他乡”安居乐业。然而,安土重迁的中国人又怎能不思念“故乡”?忘不了的乡音乡愁,其实是最真切、最浓烈的“斯土斯民总关情”的家国眷念。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