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式空气源热泵不同末端组合优缺点分析

  • 来源:热泵
  • 关键字:户式空气源,热泵,分析
  • 发布时间:2024-06-04 10:32

  空气源热泵采暖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供暖方式,近年来不仅在北方“煤改电”采暖改造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在南方日益增加的采暖需求中备受青睐。在实际使用中,又可以与不同的末端设备进行组合(常见的有散热器、风机盘管、地面辐射供暖),以满足不同的供暖需求。那么针对不同用户需求,这三种末端组合分别存在哪些优缺点?消费者又该如何进行合理选择?本文展开分析。

  空气源热泵+散热器

  优点:散热器作为北方地区常用的室内采暖末端,安装相对方便、维修容易,替代简单,可直接替代原有的锅炉热源,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为用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且与电锅炉供暖方式相比,节约了电力增容费。另外,散热器制热速度快,用户可利用散热器上的温控阀单独调节房间温度,灵活便捷。

  缺点:众所周知,在空气源热泵的运行过程中,加工出来的热水温度越低,设备的能效比就越高,工作就越节能。它的最佳状态是提供45℃以下的热水,此时机组能效比高,节能性强,运行也更稳定。

  然而,由于散热器的传热方式属于对流和辐射,没有风机盘管热风直吹来得快,也没有地暖温度来得均匀,所以散热器要达到合适的室内温度,需要提供比风机盘管和地暖更高的供水温度,约为55℃(下表数据可提供参考),消耗的电能自然也就更多了。

  此外,散热器需要明装,会占用一定的室内空间,且不宜被遮挡,对于空间较小的房间可能不太适用。且散热器在散热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空气对流,容易导致室内温差较大,相对而言热舒适性较差。

  空气源热泵+风机盘管

  优点:风机盘管是一种常用的空调末端设备,也可以与空气源热泵组合使用。它既可以在冬天通热水供暖,也可以在夏天通冷水制冷,被称为“两用末端”,对于夏季有制冷需求的用户而言,综合初投资费用更低,完全可替代中央空调实现冬季采暖、夏季制冷的效果。

  由于风机盘管是通过空气循环将热量散发到室内的,启动迅速,无需预热,因此升温较快,且每个房间都有单独的出风口,可以实现单独控制,有利于行为节能。此外,风机盘管一般采用暗装隐藏在吊顶上,不仅比散热器的形式节省空间,还非常美观;同时它在出水温度为45℃左右时的能效比最高,所以换热效率和节能率也高于散热器。

  缺点:风机盘管的安装方式,决定了热风是从上往下吹,容易形成头暖脚凉的现象,舒适度相对差一些,温度也可能会不均匀。尽管目前市场上也有底出风式的风机盘管,能实现暖风从下往上吹,但存在占用空间和容易引起室内浮尘、不利于身体健康等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

  此外,风机盘管在运行时会产生轻微的噪音和震动,可能会影响用户的休息和工作;需要定期清洗和维护(一般为每6个月一次,清洗频率高于地暖和散热器),否则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在散热过程中还需要消耗一定的电能,不利于节能。

  空气源热泵+地暖

  优势:地面辐射供暖(简称“地暖”)是一种较为舒适的供暖方式,其原理是通过地面散发热量,使室内温度逐渐上升,暖气从下往上走,符合传统中医“头凉脚暖”的养生理论。这种供暖方式可以实现较为均匀的室内温度分布,避免了传统供暖方式中可能出现的温差问题,同时还可以减少空气对流,降低室内灰尘和细菌的滋生,有利于人体健康。

  此外,空气源热泵+地暖所需要的供水温度一般在35℃左右,机组运行效率相较散热器和风机盘管更高、更加节能,且地暖系统具有一定的蓄热功能,热稳定性好,可以有效抵消空气源热泵在极端天气之下的供热功率波动,使系统更加稳定可靠,使用寿命很长。

  缺点:首先,地暖需要在地面下铺设管道,工程量大,初投资高,且会占用一定层高,降低了房间的高度,对于既有建筑改造而言需要破坏原有地面,增加了安装的难度和费用。

  其次,地暖刚开始使用的时候加热速度慢,需要一定的预热时间,不太适合需要快速升温的场所,如果频繁启停更是会增加能耗和影响供热效果。

  最后,由于地暖需要在地面下铺设管道,一旦出现故障,维修和更换的成本也会比较高。同时,地暖的清洁和维护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相比散热器和风机盘管清洗过程更为复杂,需要找专业的工作人员。

  文/ 玮 川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