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

  文/洞见·苏墨

  比相爱更重要的,是相处。

  周国平说:“家是一只小小的船,要载我们穿过那么长的岁月。”家,是身体的港湾,心灵的归宿,是我们抵御世间风雨的庇护所。

  拥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之所向。家之幸福,重在经营。大事能商量,小事能分享,杂事能分担,这个家方能和乐美满。

  大事商量

  俗话说:不要夫妻千担粮,只要夫妻好商量。好的家庭关系,从来不是一方独断,而是遇事有商有量。

  1938年,钱钟书被聘请到清华大学任教,杨绛则带着女儿住到上海父亲家。一天,工作不满一年的钱钟书突然风尘仆仆回家,说是有要事相商。原来,他的父亲钱基博屡屡来信,要他辞掉现在的工作到湖南蓝田任教,方便侍奉。钱钟书没有直接答应父亲,专程赶回来和杨绛商量。

  杨绛表明辞掉清华这份工作实在有点可惜,但是她也十分理解丈夫的心情,也感念他对自己的尊重。最终在两人的商榷下,决定还是南下,并一起商讨了如何妥善处理辞职事宜。如此,钱钟书才能毫无后顾之忧去了湖南。

  大事多与家人商量,不仅让自己多了一双眼睛、一个大脑,帮助自己考虑得更周全。更重要的是,遇事商量的背后,是对家人的尊重与重视。独断专行,只会彼此心生隔阂;有商有量,才能赢得真心与信任。

  成名后的莫言,远房亲戚因为遇到了难处,曾向他借钱。“财富自由”的莫言没有擅自做主,而是先跟妻子讲明情况,询问她的想法。

  妻子笑道,这个事你完全可以自己做主啊。莫言却认真地说:“这是我们的共同财产,必须经过你的同意。”

  不仅在金钱上,凡是家中大事,莫言都要征求妻子的意见,从不自作主张。

  冯骥才说:“只有在家中树起遇事相互商量的风气,家庭才能成为幸福的港湾。”婚姻的基础是爱情,是依恋,更是尊重。遇事有商有量,方能让决策更稳妥,让爱人更有归属感,让家庭更有凝聚力。

  小事分享

  《艺术人生》访谈中,主持人曾问王志文:“想找一个什么样的女孩结婚?”他思考许久,才郑重答道:“找一个随时随地能和我聊天的。”

  当爱情驶入婚姻,激情终褪为平淡,生活中便鲜少风花雪月,更多的是柴米油盐的琐碎、锅碗瓢盆的碰撞。在这漫长芜杂的日子里,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有一个能陪你说话的人。然而现实中有多少婚姻罹患失语症,又有多少感情败给了无数个“嗯”“哦”。

  前段时间我去南方开会,顺道拜访一对大学同学。他们夫妻俩都是我同学,当时在学校里可谓是一段佳话。然而到了之后,她告诉我两人早就分开了,不是因为出轨,不是因为金钱,只是因为相对无言。

  刚结婚的时候他们也曾无话不谈,每天彼此分享着各自的喜怒哀乐,日子热烈而快乐。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的丈夫开始变得沉默。每当她兴奋地分享工作上的趣事时,他只有一句“哦”;开心地展示自己新买的衣服,他也总是头也不抬地说“好”。哪怕谈起孩子,他也心不在焉,敷衍了事。

  有一次她急了,问他为什么变得如此冷漠,他却反讽道:“你烦不烦,屁大点儿事也要絮叨个没完。”慢慢地,她也沉默了。就这样,明明是两个人的家,却变成了一座空城,天天生活在一起,却如同陌生人。

  当一段婚姻,从无话不谈变成了无话可说,恐怕快到头了。真正长久的关系,都保持着旺盛的分享欲。

  作家王小波和妻子李银河,不管婚前婚后总有着说不完的话。他们常常在一起分享彼此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谈论生活的点点滴滴。哪怕平时碰到一个路人滑稽的样子,王小波都会迫不及待地跟妻子分享。李银河也随时跟王小波谈自己的创作想法、生活中的趣事,有时是一道美食,有时是一个好词。

  分享,不仅让婚后琐碎平淡的日子变得妙趣横生,两人的感情也在相互倾听中变得愈加深厚。李银河常常感慨道:“和小波在一起聊那些家长里短,让我觉得快乐。”

  杂事分担

  博主@晚情曾在网上分享《一个碗的故事》,引起无数人共鸣。

  故事中,女主人下班后,匆匆接了孩子,马不停蹄地买菜、做饭。饭后,要给孩子辅导功课,女人就让在沙发上刷手机的老公把碗洗了,对方满口应允。

  一个小时后,孩子功课辅导完了,女人发现男人还在刷手机。她转身给孩子洗澡、洗衣服去了,再出来晾衣服时,碗仍在桌子上。这时孩子喊着要睡觉,女人只得去哄孩子,完事后又收拾玩具、打扫卫生,忙完已经快12点了。当精疲力竭的女人走出客厅,只见男人依旧躺在沙发上,碗依旧一动未动。

  女人顿时心塞,问道:“你不是说你会洗碗吗?你打算什么时候洗啊?”男人开始不耐烦:“不就几个破碗吗?你洗一下又咋了?夫妻之间一定要这么计较吗?”

  这一刻,女人炸毛了,大喊道:“我一晚上忙到脚不沾地,你呢?仅仅让你刷个碗,反而成我计较了,离婚吧!”男人愣住,一脸不解道:“神经病吧!就为了几个碗要离婚?”

  有多少爱情熬过了异地,扛过了大风大浪,却最终输给了“一个碗”。明明是两个人的生活,却永远只有一个人在忙碌。家是两个人的家,事自然也是两个人的事。家务,从来不是某一个人的专职,而是双方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影视演员陈道明就曾谈起,平时不管工作再忙,他都会抽出时间主动做家务,洗衣、打扫卫生、送垃圾什么杂事都做。他最喜欢的是和妻子一起收拾屋子。他说特别享受这个过程,两人在一边忙碌一边聊天中,屋子变干净了,心也近了。这也是他们结婚40年,感情历久弥坚的秘诀。

  米勒·伯尔曼在《亲密关系》里说:“婚姻中当一个人承担了全部或大部分家务时,其幸福感为负值;只有在夫妻共同协作时,双方的婚姻幸福感才表现为正值。”参与家务、分担杂事,不仅是履行家庭责任的表现,更是家庭关系和谐的法宝。

  摘自微信公众号“洞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