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初心与坚守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初心,坚守,文物
  • 发布时间:2024-06-12 17:50

  时间的长河缓缓流动,文物保护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保护团队眼下正聚焦建设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高水平的研究平台。

  文|《小康》杂志记者 赵狄娜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于古丝绸之路重镇敦煌,代表了公元4至14世纪中国佛教艺术的高度成就,具有珍贵的艺术和历史、考古价值,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连续修建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的佛教石窟群。过去,在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莫高窟出现了崖体风化、壁画空鼓等一些病害问题。

  对此,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以下简称保护团队)不断升级完善保护方法、技术、手段、体系,从积沙清理、壁画修复,到崖体抢险加固、环境综合治理,再到多场耦合环境模拟实验保护研究……为把莫高窟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真实、完整地留给子孙后代而步履不停。同时,还立足敦煌,面向全国,着眼丝绸之路沿线,放眼世界,不断延伸保护范围和领域,抢救了近20省(区)300余个濒危遗产,荣膺“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全力以赴守护莫高窟

  公元14世纪,莫高窟停止营建。随后,在近400年的时间里,莫高窟无人管理、饱经摧残,对其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应运而生,1984年扩建为敦煌研究院。2017年敦煌研究院形成了“一院六地”的运行格局,负责管理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瓜州榆林窟、敦煌西千佛洞、庆阳北石窟寺。敦煌石窟的保护与研究开启了新的篇章。

  敦煌研究院建院初期便已成立保护研究组,开始进行敦煌石窟积沙清理、壁画修复、崖体加固等工作。随着1984年保护研究组扩大为保护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全面深入地投入了对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工作。为了更好地促进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技术的推广,1999年敦煌研究院成立了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2014年又设立了敦煌石窟监测中心,创立了甘肃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这一系列举措逐步构建了“产、学、研、用”全链条一体化的保护利用体系,涵盖了壁画、石窟寺、土遗址等各个方面,同时培养了一批专业的文物保护人才队伍。

  保护团队长期扎根西部,以莫高窟保护为根基,秉持“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面向国家文物领域重大需求,重视基础研究,聚焦国际前沿,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在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文物预防性保护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并将先进的技术与研究成果辐射到全国相关类型的文物保护上,推动了文物保护工作从抢救性保护阶段到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并重阶段的转变。

  “多年来,我们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工程实践为重点,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持续推动文物保护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团队有关负责人介绍道。自本世纪初,团队已承担了近170项省部级以上课题,发布20余项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授权4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软件著作权,获得50余项重要省部级以上科技及工程项目奖励。“此次被评为‘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对保护团队来说,无疑是一份巨大的荣誉和鼓舞。这是对整个团队多年来辛勤工作和专业技能的肯定和认可,也是对团队成员未来研究和发展的激励。”

  科技织就“金钟罩”

  想要探究保护团队何以卓越,这就要从其科学研究与技术成果方面入手。如今,不断吸取国际科学保护理念和先进分析技术的工作人员们,早已将保护工作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古代壁画修复、土遗址保护加固、石窟寺预防性保护等领域突破了众多关键“卡脖子”瓶颈,形成了成套技术体系,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

  团队有关负责人向《小康》杂志记者详细介绍了目前采用的主要文物保护技术。针对石窟寺、殿堂、墓葬壁画面临的威胁,团队攻克酥碱脱盐、起甲回贴、空鼓灌浆等修复难题,打破墓葬壁画微生物防治和环境调控等技术困境,突破塑像稳定性评估、骨架替换等技术瓶颈,研发成套壁画数字化技术,首次建立了我国古代壁画保护的科学方法和工作程序,形成了古代壁画成套保护关键技术,构建了我国古代壁画病害综合防治体系,为古代壁画和彩塑保护提供了中国方案,引领了国内外壁画和彩塑保护研究和工程实践的方向。

  针对土遗址与石窟寺面临的坍塌、开裂等毁灭性破坏问题,团队揭示了土遗址病害产生机理,攻克干旱环境遗址结构失稳和表层劣化加固的难题,化解潮湿环境考古剖面劣化防治的困境,突破崖体失稳、渗水、风化防治技术瓶颈,研发了系列土遗址保护专用材料和装备,制定了土遗址保护的技术标准,建立了基于传统材料与工艺的综合保护技术体系,开创了我国土遗址和石窟寺保护工程模式。

  面向跨区域、分层级、多类型等综合遗产监测需求,团队围绕莫高窟风沙侵蚀危害,构建了以“固”为主,“阻、输、导”结合的综合防护体系,使窟前积沙减少85%,在炳灵寺和北庭故城等10余处世界遗产点,构建了首个基于风险管理理论的监测预警体系,实现了变化可监测、风险可预报、险情可预控、保护可提前的预防性保护目标,保障了“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遗,并为全球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预防和管理提供了新范式。

  针对考古发掘现场出土文物快速劣化、消失的世界难题,团队研制出了我国首座考古发掘现场移动实验室,实现了考古探测、信息提取的科学化以及文物出土现场的有效应急保护,构建了我国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综合技术框架体系,有效支撑了良渚、石峁等21处遗址的抢救性保护,创建了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新模式。

  针对岩土质文物长时序劣化过程再现难题和尺寸效应瓶颈,敦煌研究院设计并建成了我国文化遗产领域首座全气候大型物理仿真模拟平台——多场耦合环境模拟实验室,可模拟一年四季各种气候条件下的遗址变化情况,有效打通了保护技术实验室到现场实施中的关键环节,并研发了文物保护专用装备和技术方法,为工程实践的科学性、适用性、耐久性提供了验证条件,实现了多因素长时序作用下足尺样品的全生命周期劣化过程表征,为破解文物千年尺度劣化和病害演化时空预测提供了全新技术手段。

  保护团队最近正在进行的新研究之一是土遗址冻融破坏机理与监测技术研究,这也是2023年敦煌研究院新立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项目旨在围绕土遗址预防性保护重大需求,突破土遗址冻胀融蚀响应与赋存环境关联关系、差异冻融过程水-盐-热-力耦合作用下的土遗址劣化机制、冻融劣化微细观特征与宏观现象映射关系等关键科学难题;构建基于土遗址冻融响应的病害发育风险模型,建立破坏模式的力学模型,形成冻融作用下土遗址浅表层劣化失效的科学表征体系,研发基于宏微观映射关系的原位监测技术,全面夯实土遗址冻融劣化理论基础,提升原位监测技术水平。据悉,项目正在顺利进行中,其研究成果可推广应用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繁荣当地经济,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

  保护好,研究透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的敦煌研究院已发展成为我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跨区域范围最广的文博管理机构,是最大的敦煌学研究实体。为有效推动文物保护科技成果在全国范围内的转化应用,保护团队先后在新疆、内蒙古、西藏、宁夏、河北、河南、山西等省区建立了7处省级技术推广工作站,并在杭州成立了东南分中心,构建了网状工程实践平台,实现了石窟寺、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技术在全国的推广应用。

  “西藏三大重点文物布达拉宫、萨迦寺、罗布林卡壁画保护修复工程”“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遗址抢险加固工程”……一个个项目的实施,不仅为壁画保护积累了宝贵经验、有效防止了遗址本体的毁灭性破坏,更促进了其长久保存和有效利用,被业界誉为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的典范,为文化传承和弘扬提供了保障。“此外,团队将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分享到国际舞台,逐步启动了吉尔吉斯斯坦、尼泊尔、缅甸等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工作,为保护技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团队有关负责人告诉《小康》杂志记者。

  据悉,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保护团队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家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全方位探索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尤其是与盖蒂保护研究所合作实施的“敦煌莫高窟第85窟保护修复研究”和“莫高窟风沙防治研究”,摸索出一整套前所未有的科学规范的壁画保护理念和方法,建成了莫高窟风沙防治综合技术体系,对世界范围内的石窟寺保护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与日本东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合作开展的莫高窟第285窟等的研究工作,在洞窟小环境监测、病害调查、病害机理研究、修复材料筛选、壁画修复技术、修复档案管理等方面成绩丰硕;与英国牛津大学合作开展了岩土质文物风化机理阐释、防风化技术研发、全球多地同步劣化试验方法探索,成功引进了“软覆盖”防风化技术,并逐步形成了涵盖化学加固、生物矿化、牺牲层、软覆盖、保护棚等的成套防风化技术。其中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日本东京文化财研究所的合作持续30余年,堪称国际合作的典范。

  走进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科研楼尤为抢眼。这里装备先进,拥有一批先进的实验仪器及设备,包括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偏光显微镜、同步热分析仪、X射线探伤仪、X射线荧光仪、拉曼光谱仪、推扫式高光谱仪、傅立叶变换显微红外成像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离子色谱仪等便携式现场仪器和设备;研发了适合不同类型古代壁画和遗址的高分辨率数字图像采集、三维数字化及表现的数字化综合技术体系和装置。同时,新建的遗址物理仿真实验室现已完成主体封顶。这样的基础条件保障给了保护团队莫大的信心:要全力建设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打造世界一流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基地。

  作为全国最大的集研究、设计、施工全链条一体化的文物保护团队,他们深知自己身上的担子之重。在莫高窟窟顶建立气象观测站、运用眼科医生的OCT图形技术进行壁画分析、运用骨科诊疗的X射线透视探查壁画内部结构损伤情况、运用3D打印技术提高修复工作的准确性……目前,团队拥有近200名技术人员,研究方向丰富多样,涉及文物保护、化学、物理、生物、环境科学、气象、工程地质、土木工程、地质灾害、自然地理、计算机科学、建筑学、测绘、档案管理、摄影等学科。多个学科领域的人才,在文物保护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实践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要把洞窟保护好,然后要研究透。”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曾说,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发扬光大,把敦煌艺术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守望丝路文化遗产精髓

  “现在,我们依然要守望、依然要保护。”赵声良表示,莫高窟经历了1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它就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哪个地方会生病,一会儿这里不舒服了,一会儿那里不舒服了,“我们要随时对它进行监测”。

  保护团队也十分清楚,虽然眼下创新成果颇多,但距离“把敦煌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的发展目标还存在差距,依然有一些棘手的难题需要解决,比如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需求。

  我国的文化遗产位于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湿度、温度、光线等因素相差甚远,对文物的保存构成了挑战。在文物保护工作中需要针对不同环境下文物的特点进行研究,采取不同的技术与保护措施,在材料选择、工艺手段和保护原则等方面进行创新,以确保文物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延续性。“团队目前价值挖掘、病害机理、保护材料与工艺研发、预控指标等基础研究相对薄弱,文物科技保护基础理论研究和保护关键瓶颈技术亟待攻关;重点研究方向还不够聚焦,研究的广度、深度不够,多学科交叉融合、体系化研究不突出,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没有充分彰显,保护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团队有关负责人指出,“尽管团队内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始终在进步,但地域吸引力不足长期制约着人才引进,专业人才队伍结构、数量、质量分布仍不够合理,战略人才、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青年人才数量严重不足,尚未形成人才梯队雁阵格局,促进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工作生活环境条件还需进一步提升。”

  时间的长河缓缓流动,文物保护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保护团队眼下正聚焦建设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高水平的研究平台。将立足西北、面向全国、辐射丝绸之路,会聚与吸纳文化遗产领域顶尖人才,以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石窟寺、壁画和土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科学认知和逆向重构传统材料与工艺,研究丝路多元文化融合汇聚轨迹与发展衍化过程,深入挖掘丝路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科学揭示多因素作用下的文物全生命周期演化与损伤规律,构建基于传统材料与工艺的保护技术体系,架构基于时空概念的文化遗产数据库数字化信息平台,形成文化遗产价值展示的理论体系与展现模式。

   “未来的发展中,我们仍将以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和有效利用为使命,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在丝绸之路大视野下开展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的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发挥文化遗产科技保护在提升文化自信方面的巨大作用,推动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促进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上述负责人表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