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权卫士”的伪善与双标

  • 来源:当代世界
  • 关键字:美国,伪善,双标
  • 发布时间:2024-06-12 17:58

  刘卫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发起的攻势已造成3.4万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7万多人受伤,其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虽然国际社会一再向以方施压,但在美国纵容下内塔尼亚胡政府始终我行我素不为所动。这激起美国多所大学部分学生不满,他们在校园内发起抗议活动,提出其所在大学应从与以色列有关的项目中撤资等要求。而相关校方不仅回避学生诉求,还引入军警进校驱离学生,目前已致2000多名学生被捕。美国政府虽然在言辞上向以方施压,但在行动上始终站在杀戮者一边,拒不对受害者给予应有关注,对维护公理的学生则迅猛出手毫不留情。那个一贯自诩为“人权卫士”的超级大国,不仅没有为减少人道主义灾难积极作为,反倒一再助纣为虐,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再遮遮掩掩,直接站到了反人权的一侧,其真实面目暴露无遗。

  在此轮巴以冲突中,以色列军队攻击加沙地区医院、学校,阻断人道主义救援以及粮食和能源的输入,给巴勒斯坦平民造成巨大伤亡。拜登政府虽然口头上对以色列施压并增加对巴勒斯坦平民的人道主义援助,但并未采取实际措施约束以色列行为。同时,美国政府持续向以色列提供武器装备,并在联合国为其“站台”,多次否决有利于缓和地区局势的议案,警告他国不得对以发动攻击,派出军舰保护以色列。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政府累计批准并交付超过100笔对以军售,更是在4月23日通过的拨款法案中给以提供260多亿美元援助,甚至在安理会否决了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的提案。美国国内有多部法律禁止政府向严重侵犯人权的国家转让武器,但以军竟然不在此列。过去,美国政府曾打出“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进行对外干涉,但其纵容、资助以色列的行径表明,在美国政府看来,以色列的“主权”显然要高于巴勒斯坦的人权,其对以色列的支持是无条件的,而对巴勒斯坦平民人权的保护,则要服从于以方的战略目标。

  美国学生的抗议活动是渐进兴起的,由于没有得到美国政府的正面回应,其规模才不断扩大。纵观遍布全美的抗议活动,学生们表现出了足够的责任感和自我约束性。他们只是在学校的空地上扎营,在得到超过75%的公投支持率后才要求学校从涉以企业处撤资,并没有妨碍正常的教学活动,更没有影响社会运转。一些抗议的组织者还提前制定了行为守则,进行了防止冲突升级的培训,严防极端事件发生。但是,学生的抗议活动还是遭到美国政府的持续打压。美国总统拜登公开谴责“反犹太主义”和“不了解巴勒斯坦人情况的人”;国会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则要求学生“回去上课,别再浪费父母的钱了”,并威胁要出动国民警卫队来对付学生;前总统特朗普则宣称学生的活动充满“巨大仇恨”,还说与其相比,2017年美国发生的白人种族主义暴力事件显得很“小儿科”;一些州政府将军警派进校园,用胡椒喷雾、催泪瓦斯、电击枪来对付和平示威的学生,其“过度军事化的反应”激怒了学校的教职员工,手无寸铁的他们只能通过拉起人墙来保护学生免受军警的攻击。

  美国政府严厉打压这些抗议学生的主要理由,是认为在抗议中出现了“反犹太主义”。拜登宣称,校园内禁止一切公然的“反犹太主义”行为;约翰逊谴责示威活动是“暴民统治”,并称这些学校都中了“反犹太主义病毒”。虽然个别学生在抗议中有过激行为,但并非主流现象,学生组织也对过激行为始终保持高度戒备,不过,这些努力都无法阻止美国政治正确所导致的矫枉过正。在处于抗议“暴风眼”的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原本可以做到既保障言论自由,又保护好犹太学生。但鉴于哈佛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因在国会听证会上的“软弱”行为丢了工作,哥大校长“汲取教训”,对所谓“反犹太主义”展现出强硬姿态,责令15名抗议学生停学,迫使5名教师停课,其理由是他们“受到让犹太学生感到不安全的指控”。当前,美国政界往往将来自巴勒斯坦的声音冠以“恐怖主义”恶名,根本没有对“反巴勒斯坦主义”展现出丝毫关注,却对国内所谓“反犹太主义”忧心忡忡。美国政客坚定捍卫以色列的“自卫权”,巴勒斯坦平民的大量伤亡只能迫使其稍稍改变口气,而不会撼动美国政府的基本立场,甚至连美国学生的人权也会成为牺牲品。

  美国对于所谓“人权”的保护历来都是有所区分的。从历史上看,这并非一个意识形态和价值议题,而是一个利益选择题,即对美国政府影响力大的群体才有“人权”。在美国国内,虽然穆斯林和犹太选民的选票都很重要,但犹太人除了选票,手里还有资本、人脉、媒体等广泛资源。从国际视角看,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不可或缺的关键帮手,而巴勒斯坦则没有多大利用价值。如果必须二选一,结果自然不言而喻。美国政府常常打着“价值观”旗号开展外交,但在重大利益面前,“价值观”始终都是靠后的。2024年3月27日,美国盖洛普公司的民调显示,55%的美国人反对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美国国务院不断有职员离职以抗议政府严重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其中包括阿拉伯语发言人哈拉·拉里特等高级官员,但美国核心领导层始终对此无动于衷。归根结底,在美国政客眼中,“人权”并不是一个普世概念,而是一个可灵活操弄的工具,美国的职责只是捍卫符合其利益的“人权”,其他人的人权是可以被忽略甚至出卖的。这难道还不能表明美国所谓“人权卫士”的伪善和双标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