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专舞蹈教学的实施策略

  • 来源:教育与学习
  • 关键字:舞蹈教学,问题,对策
  • 发布时间:2024-06-14 15:25

  陈 婕 仲佳静

  (赣南音乐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 如何提高高专院校舞蹈教学质量已经是各高专院校非常重视的问题。本文从当前高专院校舞蹈教学的现状与特点入手,对高专院校舞蹈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又提出了高专舞蹈教学策略,从而有助于提高高专院校舞蹈教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专院校 舞蹈教学 问题 对策

  高专院校舞蹈教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开设此门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大学生能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及舞蹈基本技能,以便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舞蹈艺术综合素质,使学生都能具备综合全面的艺术素养。但是目前的高职院校舞蹈教学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必须要进行改革,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突出素质教育的理念,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作为高专院校的舞蹈教师,当务之急就是认清目前高专院校舞蹈教学中的问题,找出一条适应素质教育开展的新道路,提高舞蹈教学质量,培养出新型复合型人才。

  一、舞蹈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舞蹈教学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高专院校舞蹈教学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主要通过对美的形体、美的动作的学习,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以及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出具有出众气质的大学生。舞蹈是一种以动态美为主的行为艺术,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为核心。它的教学是一种美的教育过程,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舞蹈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舞蹈教学培养的并不仅仅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它更可以深入挖掘大学生潜力,开拓大学生思维,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这里所说的创新,并不仅仅指舞蹈创作,更是以舞蹈艺术为平台,让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展示,最大程度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发挥这种创造精神。

  3.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

  舞蹈的核心是“动”,是一种以人体动作来表现的艺术。处于动态的人们,一方面,消化系统新陈代谢、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大脑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从而

  改善消极情绪。另一方面人们在舞蹈中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动”上,成功转移注意力,那么消极情绪也就渐渐被忘却了。不仅如此,在舞蹈学习中,

  学生们还能享受到多彩的舞蹈带来的乐观积极情绪,改善人生态度,更容易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二、高专院校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生源参差不齐,舞蹈基础差异较大

  当前高专院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来自普通高中,只有少数是来自职高等艺术等学校。因此,刚入学的学生有的基本上没接触过舞蹈,根本没有舞蹈基础,另外,这些学生年龄偏大,身体的柔软度以及韧性没有开发过,这给舞蹈教学增加了不少的难度。由于高专院校舞蹈专业的生源不同,对于那些从职高等艺术专业毕业的学生,他们已经在学校训练过几年,有一定的基础,不管是在柔软度还是柔韧性上都要比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好的多。因此,这就造成了舞蹈素质上的差异。

  2.学习意识淡薄、创新意识不够

  对于入学前没有受过任何舞蹈训练的学生来讲,刚开始的基本功素质课比较枯燥单一,而且也比较累,这些学生容易产生厌倦、烦躁等现象,对于那些增加经过专业训练的学生来讲,这些课程是轻而易举的,容易自满,这些都不利于舞蹈教学。传统的舞蹈教学教师主要强调模仿教学。在实际中舞蹈教学的课时比较少,而内容又是非常多的,从而造成基本技能的教学不足。

  3.学习时间偏少,任务落实不到位

  高专属于专科教育,学制3年。如何在3年时间里综合考虑培养对象、培养目标等各方面的因素因材施教,是专业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高专教育更重信息,更讲究实用性和全面性。首先,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广泛的舞蹈信息。要改变舞蹈学科划分过细、过窄的状况,避免训练过分追求技术规范的特点,创造接收各类舞蹈信息机会。比如在舞蹈教学中,朝鲜舞要从基本体态、屈伸训练、手位、脚位慢慢练起,至少要学满一个学期。选择的教学内容针对性要强,如省略技巧训练,而加强舞蹈编导训练,增加剧目排练,最终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知识技能覆盖面广、具备实践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三、高专舞蹈教学的实施策略

  1.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在高专院校应开设舞蹈艺术教育课程。开设各种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结合本校专业特点,开设一些必修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坚持舞蹈教学以美育人、以德育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教学目标。

  我国的舞蹈教育历史中一直没有统编的教材,所以,作为高专院校的舞蹈教师,我们必须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从适用性和针对性出发,进行教学大纲的制定以及教材的编写。这一点也是高专院校舞蹈教育在新的市场需求情况下必须有所突破的重难点。突出舞蹈教学的特点,勾画出特属高专院校舞蹈教学的框架。以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为目标,让技巧和技术的教学,创作能力和实践的教学相互补充、互为所用。另一方面,应该紧紧围绕培养适应性强的能力型人才这一中心来具体安排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对于教材的编写,应该向舞蹈的知识方面侧重,尽量让学生了解到多元舞蹈文化的新内涵,真正学习到新的技艺、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新的审美。对于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应该根据新课改要求,以应用性强的课程内容为主导,达到素质和能力的共同提高。当然,在课程设置上,也要抛弃传统封闭的思想, 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注重舞蹈教师提高专业素质,鼓励和支持教师向一专多能方向发展。经常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和教学观摩,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要为舞蹈教师提供登台表演和参加各项比赛的机会,使其逐步向“双师型”教师转化。

  3.重视创作教学的实施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多去注意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具体需求,引导他们主动地进行学习和创作,尽量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的特长得以充分展示。这既需要通过创编和模仿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需要充分的展示学生的特点、个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加强鼓励和指引力度,为学生搭建想像的平台,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重信息、重实用、重全面。高专教育重信息,讲究实用性和全面性。首先,要改变舞蹈学科划分过细、过窄的状况,避免训练过分追求技术规范性的特点,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广泛的舞蹈信息。其次,教学内容针对性要强,省略技巧训练,加强舞蹈编导训练,增加剧目排练等科目,将学生培养成为知识技能覆盖面广、具备实践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4.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在舞蹈练习时,可以把学生为成小组,这样可以使舞蹈素质较好的学生帮助那些舞蹈素质较差的学生,使他们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在课堂小结时,对于那些较典型动作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进行动作比较,支出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纠正。课后,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对于那些在课堂上学的动作进行连接,并且要做到能够创新,能亲自编排短剧,教师再对这些进行检查。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5.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由于舞蹈是一种通过人的韵律美来塑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的表演艺术,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往往会发现很难将一些韵律、情感、形体等方面的东西通过语言传达给学生。如果教师采用教法不当,或者教学示范不准确,很可能误导学生,影响教师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学习质量。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舞蹈教学手段也应该趋于现代化,促进舞蹈教学。将现代化的摄像设备运用于课堂教学,让学生欣赏和分析舞蹈作品,可以联想到自己,在自己平时练习上也可以把这些运用进去。在舞蹈实习课上,一般学生表演的怎么样都是由教师来进行点评,而学生自己根本看不到自己的工作和表情。如果将摄像设备应用到课堂上,学生就可以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并进行及时的改进,从而快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6.营造出良好的舞蹈学习气氛

  一个好的学习气氛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绝对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学习气氛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舞蹈的学习无疑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作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面对全校开设譬如芭蕾舞、街舞、肚皮舞、国际标准舞等多种形式的舞蹈选修课。举行全校性舞蹈比赛,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对舞蹈产生浓厚兴趣。

  7.优化考核方式

  对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整体素质。改革后应该把理论和实践作为同等重要的来进行考核,因此,理论和实践、平时成绩和临场发挥都将是考核的主要内容。从而真正体现出考试的作用。

  8.艺术的特性

  艺术是人类审美活动的大家族,它的成员有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杂技等。各个门类的艺术都是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的,但是艺术的反映和表现、不是一般的概念的抽象的反映和表现,而是个别的具体的形象和审美的反映和表观。所谓审美的反映和表现、就是艺术家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对社会生活进行选择、概括、加工、并根据艺术的特点和规律予以创造性的反映和表观。

  社会的历史发展中,人们创造了各种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的主要区别就是各有其独自的物质载体和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段。文学的物质载体是语言、文字;美术的物质载体是纸张、画布、颜料、油彩,它的主要表现手段是色彩、线条、构图和造型;音乐的物质载体是声音;戏剧的物质载体是人们在舞台上的行动(表演活动),除舞剧外,主要以语言、歌唱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电影的物质载体是人们的表演通过科学技术的方法摄制在胶片上,用电光在银幕上放映出来;曲艺的物质载体是一至二、三人在舞台上的表演、其主要表现手段是说和唱。杂技和舞蹈有着共同的物质载体--人的身体是其主要的艺术表现工具,多数杂技品种和舞蹈一样,是以人体的动作、姿态造型和构图变化为主要表现手段。杂技也是一种表演艺术,演员也塑造一定的角色,但是它不像舞蹈那样着重表现人物情感的发展过程,一般不具有情节事件,而是通过高难度的技巧表演,表现出一种概括性的勇敢、坚毅、智慧的品格力量。因此,杂技具有更多的观赏性和娱乐性。

  9.舞蹈的特性

  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动作也要具有一定的技艺性,舞蹈演员要具备跳跃、旋转、翻腾、柔软、控制等高难度的技巧能力,但是,在舞蹈作品中表演高难度的技巧动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一种手段。如果在舞蹈作品中,以手段作为目的、演员高超的技艺不以反映生活、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为其存在的前提,或是不以舞蹈内容出发采选取相应的舞蹈动作技巧,而是以展示演员所掌握的舞蹈技巧能力出发,那就会使舞蹈作品由于内容和形式的脱节,或是缺乏艺术的完整性,而陷于失败,舞蹈演员的技艺本身也就沦入了杂技性的技巧表演,而丧失了舞蹈艺术的基本品格。

  10.舞蹈欣赏

  舞蹈欣赏,是人们观赏舞蹈演出时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对舞蹈作品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整个过程。因此,它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活动,而是一种特殊的对舞蹈作品的认识活动。舞蹈欣赏,就是观众通过舞蹈作品中所塑造出的舞蹈形象,具体地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舞蹈作者对这种生活现象的审美评价。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往往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激发起记忆中有关的印象、经验。以及一系列的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活动,来丰富和补充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使其更加完整、生动和鲜明。从而能在观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加宽广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含义。

  人们进行舞蹈欣赏这种舞蹈的审美活动,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也就是说要具有一定的舞蹈知识、舞蹈欣赏水平和认识能力,舞蹈欣赏活动才能正常和顺利的进行。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辩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所以,我们了解舞蹈

   艺术的特性、舞蹈和其他艺术的关系、舞蹈形象构成的各种因素,及其产生的过程等,就非常必要了。在前面我们曾谈过,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现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从舞蹈作品诉诸于欣赏者的感觉特点来看,它是一种综合了听觉(时间性)和视觉(空间性)的表演艺术。

  总之,当今社会对于从业者的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舞蹈作为艺术教育中最具有整体效果的一门学科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高专院校的舞蹈教师,我们必须把握机遇,改革教学体制、激发学生兴趣、努力教好学生,培养出具有出众气质的学生,以适应社会需求。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