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的未来在哪里?

  一年一度的“新一线”城市榜单在2024年5月30日如期而至。仿佛一场约定,从2013年开始,我们尝试以全新的视角来理解城市发展,不再单纯依赖GDP或任何宏观层面的经济指标,而是采取更全面、更贴近人的体验的方式来衡量城市的发展潜力。2015年以来,商业资源聚集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个一级维度,已经让“新一线”城市这个概念深入人心。

  但今年,你看到的这份榜单,发生了自它诞生以来最大的一次变革。

  它的大名从“新一线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更新为“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将商业二字从名称中剔除后,对所谓城市魅力的解读,可以容纳更宽广的含义,这意味着评价体系的根本变化。

  我们曾经熟悉的,理解界面最友好的“生活方式多样性”从一级维度里消失了。它原本涵盖的年轻人对消费及文化休闲活动相关的需求,被分拆融进了“商业资源集聚度”和“城市人活跃度”两个维度之中。与此同时,一个名为“新经济竞争力”的维度取而代之,组成了更新后的中国城市分级体系—商业资源聚集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新经济竞争力、未来可塑性。

  新经济竞争力将着重关注头部优质企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新消费业态的线上及线下活力,以及一个城市产业链的结构性优势与可持续发展态势—简而言之,我们试图用新经济囊括原来的商业以及现在的产业发展,将衡量城市的维度从可感的商业层面深入到背后的产业建设中。

  这个改变,正是基于我们不断累积的中国城市研究。

  自199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城市的经济统计数据一路上扬,城市化进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在全球化的黄金时期,中国城市被跨国企业视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和制造基地,不断增加的投资促成了人口的频繁流动,和城市建设热情的高涨。之后,本土企业和品牌迅速崛起,继续充实着城市建设市场的商业供给。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的城镇化率从1996年的30.48%增长至2023年的66.16%。不知不觉中,陡峭的增长数据支撑起我们对城市可以无限扩容的惯性思维—直到城市因疫情封闭3年后再次放开,当我们兴奋地对城市喊出“Hello,Again!”,却发现城市发展的狂飙时代已戛然而止。

  热闹了近10年的下沉机遇和消费升级告一段落,消费者以更加理性的心态审视品牌,热钱投资退潮,一夜暴富的创业赛道减少,土地财政模式难以为继,城市空间营造基本结束,加之可见的人口红利消失,以及不可避免的老龄化发展趋势—这一切仿佛使中国城市从一场力量角逐的上半场比赛中强行退下来,进入比拼真正的产业实力、城市的精细化治理的下半场。

  于是,今年这份榜单的胜出者变成了:成都、杭州、重庆、苏州、武汉、西安、南京、长沙、天津、郑州、东莞、无锡、宁波、青岛和合肥—表面看来和之前的排名相差不大,但背后的筛选和评价体系已更新,这意味着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要素也相应改变。

  配合今年的主题,我们的采编团队带来3篇有关城市新现象的报道。宜宾,如何从一座边缘小城,蜕变为川南明星城市?为什么过去一整年中国城市对马拉松赛事热情高涨?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掀起的新产业浪潮,全球城市进入了新一轮激烈的人才角逐。

  这3篇城市故事对应着3个重要的发展势能:坚实而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产业基础;激活城市生命力的品牌势能;以及决定城市未来的核心要素,人才—我们的城市,准备好了吗?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