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并文/ 连振
地处阿木古郎草原的四子王着陆场与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的东风着陆场,是我国唯二的两个载人航天器着陆场,幸运的是,它们都在内蒙古。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八号,20 年的时间里,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的摄影记者们都没有缺席飞船发射与回收任务报道。航天报道,也成为了分社能够“叫得响”的报道品牌。我是2014 年到内蒙古分社参加工作,2016 年第一次参加航天报道,至今也有8 年了。
第一次拍“神舟”着陆,我只发稿了一张图片。
2016 年11 月18 日,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身体状态良好。由于不熟悉道路,手机没有信号,当我赶到着陆点时,距离着陆已经过去了近两个小时。我匆匆拍摄了几张照片,尽可能角度丰富,构图多样,发了几张照片到编辑部,最终发稿了一张照片。
从神舟十二号到神舟十八号,我国天宫空间站逐渐建成,各项实验任务也进入了高峰,这类报道也逐渐常态化了。但是作为地方分社记者,要想真正获取一手核心新闻内容还是很难,我只能把报道重心放在可视化的图片、视频上,从更多角度开展报道,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航天报道的“游击队”也逐步变成了“主力军”。
每次神舟飞船发射,都是对我创造力的一次考验。胡杨、黑河、沙漠各类能用得上的信息与照片元素我都试了个遍。发射前,我都要徒步踏勘寻找拍摄点位。先根据发射时间的光线条件确定大致角度,然后在一定区域内选择合适的前景与拍摄位置,再测试大体构图,确定曝光信息。虽然很繁琐,但是拍摄发射还是相对从容的,难点在于下次发射,我的照片还能不能继续出新出彩。
2021 年9 月17 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进行回收。面对陌生地域,大漠戈壁,我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只能一次次试,硬是在茫茫戈壁中蹚出了一条报道的“路”。从神舟十二号到今年的神舟十八号,在这条“路”上,我们分社的报道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一批见证历史的精美照片持续出炉,给新华社的航天报道持续添砖加瓦。
除了“神舟”,还有“嫦娥”。2020 年12 月17 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当时正值隆冬季节,阿木古郎草原被皑皑白雪覆盖,北风呼号,零下30 摄氏度的低温给报道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游击队”自有“土办法”。在冬夜的草原上,我和同事们在军地联合搜救指挥部静待集结,有的同事蜷缩在车里休息,呼出的热气在车窗上结成了冰花。随着着陆时间临近,车队开始有序向着陆区进发,一条闪着白色与红色的光带照亮了被积雪覆盖的草原。随着越走越深,不少车辆陷在了积雪中动弹不得。凭借多年来对地形地貌的熟悉,我们的车从车队队尾逐渐赶到了队首,第一时间赶到了着陆现场。我们分工明确,有人拍,有人传,在寒夜里干得热火朝天,直到天蒙蒙亮才结束。
今年6 月,嫦娥6 号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背“挖土”的历史性壮举,并将在四子王旗着陆场着陆,我和同事们也做好了完全准备,静待“嫦娥回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