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可以看到很多人自称为“蚂蚁人”(爱吃糖的人)、“碳水人”(爱吃碳水的人)、“炸物脑袋”(爱吃炸物的人)等。他们并非新品种的人类,而是对“垃圾食品”“上瘾”的现代人。把含糖饮料当白开水喝,是许多现代人的常态,似乎每一口都是心灵慰藉,不过这倒是真有科学根据的:人体处于高压下会分泌一种激素皮质醇,使血糖升高,让人容易感到饥饿,导致人们更频繁地去摄取高热量的食物或饮品,以此来缓解日常中的精神压力。
相比之下,古人面对的饥饿属于“生理性”饥饿。古时食物选择有限,再加上面对天然灾害、极端气候时,能够很快产生饱腹感、热量高的食物对当时的人而言就十分重要。因此,古代的垃圾食品实际上体现着古人的生存智慧:在有限的条件下,人们要想办法吃得饱、延长食物的保质期,更要让它变得好吃。其中一些古人发明的炸物、甜饮等都靠着“好吃”,让一代代人“上瘾”而流传至今。或许“让人上瘾”乃“垃圾食品”古今不变的真谛。
快乐肥宅水:含糖饮料
糖,是高热量食物中,使人饱腹最快的食物。在古代,糖是奢侈品,而甜味被认为是中国“五味”——酸、甘、苦、辛、咸中最珍贵的一味。
汉代初期,一种叫做“蜜水”的饮料流行于高官贵族之间,它实际上就是蜂蜜水。蜜水清凉解渴,令人爱不释口,汉末时开始流传至普通百姓家。《三国演义》中记载了一则袁术“渴思蜜水”的故事:袁术大败之后,时值盛暑,想喝蜜水,但当时连粮食都不够,何来蜂蜜?于是粮官回答他:“这里只有血水,哪来的蜜水!”袁术听完后大叫一声,就“独卧空床呕血亡”了。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古代就已经有人爱甜如命了。
唐宋时期还流行着“饮子家”,即售卖“饮子”的摊位,有些生意非常兴隆,就像今天随处可见的奶茶店。纪实小说《太平广记》所引五代的《玉堂闲话》中记载:“长安完盛日,有一家于西市卖饮子,用寻常药,不过数味。”可见饮子喝了能保健治病。它实际上是一种以果品或草药煎煮而成的汤剂,其种类和今日奶茶店的饮品一样多,其中有以乌梅浆(乌梅果肉)制玄饮,还有以酪浆(牛羊奶)制白饮等。这两种饮品就类似今天的酸梅汤和奶类饮品,其营养价值对古人而言是可贵的。
下饭神器:腌制食品
我们今天常见的咸菜、腊肉等超级下饭的腌制食品,其超高的盐份被现代营养学划分为不能常吃的“垃圾食品”。然而,腌制方法的发明是古代一大了不起的成就。
现代食品加工行业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在北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亚硝酸盐具有抑菌、抗氧化和保色作用,适合用来保存肉类食品。虽然亚硝酸盐会在人体中形成亚硝胺,进而有致癌的可能,但与肉类腐坏生成的肉毒杆菌相比,后者对古人来说更加致命。后来以亚硝酸盐处理肉类的方式,还跟着蒙古人西征传到了欧洲,促进欧洲香肠业的兴盛。
比起吃肉,古人要在冬季时吃到蔬菜的难度可能更高,因此古代腌制蔬菜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更早之前的商周时期,整个过程也充份体现了古人对“腌”的化学反应的了解:在开始腌制的首2 天亚硝酸盐的含量并不高,第3 到第8 天则达到顶峰,第9 天开始下降,20 天后基本消失。因此古人要么只吃腌了2 天的菜,要么等腌了20 天后才吃。腌菜的膳食纤维丰富,还可以补充一定的维他命C。如今的腌制食品不仅高盐,还添加了许多有害的食品添加剂,其营养价值已经不能和古人的同日而语。
好吃到吮手指:油炸食品
油炸食品当属垃圾食品之最,尤其是经过油炸的碳水化合物。据研究显示,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经高温处理后会产生丙烯酰胺——一种有毒并可能致癌的化学物。因此油炸食品无论对古人还是现代人而言,都不宜多吃。但偏偏古人很早就领会到油炸碳水化合物的美妙了。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就有记载油炸馓子的制作方法:用蜜水和面,加入牛羊油或牛羊奶,让它更加酥脆;再将面团搓成长条,头尾相接成环形,下油锅炸熟。这个小吃流传到宋代,还成为了苏东坡的心头好。这位美食诗人特为它作了一首诗:“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其实在碳水炸物界,能独领风骚近千年的就属油条了。南宋时期人们以“油炸桧”来发泄对奸臣秦桧夫妇的愤恨,已经是公认的油条起源故事。油条酥脆、蓬松,又具有一定韧劲,这深得人心的口感正来自于膨大剂。古时候,北方油条常用明矾配纯碱来使油条膨胀,但这样会残留有害人体的铝元素;广式油条则使用臭粉,虽然不会在食物上残留有害物质,但油炸过程会释放大量氨气,对人体不好。到了现代人们才进行改良,以无铝膨松剂来取代过去的膨大剂。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