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发源于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绵延将近五千公里,在中国境内称作澜沧江,是东南亚第一大河。它自北向南贯穿整个中南半岛,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在胡志明市附近经九个入海口流入大海。围绕这条河流,有太多的兴衰荣辱与历史沧桑,繁衍出的文明丰富而又灿烂。
2016 至2018 年期间,我走访了湄公河沿岸五国22 个大小城市,对湄公河流域的历史渊源、民俗文化、地理面貌有了更深入的体验和理解,自此之后,便开始对这里深厚的历史与人文底蕴产生了持久的迷恋。
首行之前,我做好了充足的准备。飞机降落在首个目的地缅甸曼德勒之前,我从舷窗俯瞰这一片完全陌生却又充满故事的土地,内心逐渐兴奋起来。在接下来的23 天时间里,我拜访了五国15 个城市的相关人士,也考察了一般游客不太能见到的风土人情。这次行程安排特别紧凑,我的相机始终保持在开机状态,手指一直放在快门上,即使在缅甸曼德勒遭遇6.8 级地震,我也没有停止按动快门。23 天下来,拍摄了好几千张照片。但是一直到了2017 年的上半年,我才有时间梳理这些照片,并在朋友的支持下结集印刷,是为《湄公河》初稿。
2018 年,我再次前往湄公河五国,同样是23 天,去了不一样的15 个城市。
出行之前,我对要去的城市进行了尽可能多的资料检索。在那里的23 天,我尤其注重与当地基层民众接触和对当地特色文化的体验,甚至在从仰光前往毛淡棉的路上,选择当地民众出行乘坐的火车。这趟火车破旧不堪,时速只有每小时30 多公里!这次拍摄中还有一个插曲,我在老挝琅勃拉邦的夜市上碰到了两年前拍摄中的同一对摆摊母女,并为他们合影留念,弥补了上一次未能为其拍摄合影的遗憾。而这对母女所表现出来的感动,也让我再次体会到了影像的力量。
第三次从湄公河区域回来后,我把正式出版《湄公河》一书排上日程,用心研磨摄影大师们的影集,学习画册的编排技巧,以期达到高水准的呈现。我非常喜欢麦克·山下(MichaelYamashita)的《重访马可·波罗之路》和《镜头下的航海史诗》两部作品,让我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人文摄影,理解如何用人文摄影体现更为全面丰满的时代。
《湄公河》系列作品六年多的创作历程,拓展了我对世界的认识,引用我的博士生导师克里斯·瑞安(Chris Ryan)教授的评价,“这本影集捕捉和提炼了湄公河流域国家街头生活的气息,生动而又真实,但这些气息最终会随着东南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淡去。从这个角度看,这本影集更像是一份影像版的历史档案,记录了湄公河国家从随性自由的传统生活方式向发展机会不平等的新面貌过渡的历史阶段。”从记录角度而言,人文摄影的最大魅力在于它超越时空的永恒性,随着时光流转,岁月渐老,人文摄影因其对时代面貌的如实记录会愈发变得有价值。
而从摄影角度而言,湄公河系列作品的创作,让我开始迈入了人文摄影的领域,通过镜头深层次建立起对人性的理解,意识到人性之跨国界、跨地域、跨语言的特质。在我看来,无论是光鲜亮丽的名人,还是栖居窝棚的贫民,在镜头面前首先是作为一个人而存在的。由于历史原因,湄公河五国的很多民众还生活在非常贫困的状态,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他们平和、宁静、温厚、善良的心态却不因自己物质财富的匮乏而减少。虽然我和照片中的人物并不认识,但总能通过他们的目光将彼此的内心连接起来,精神上存在于每张照片之中,正如阿诺德·纽曼(Arnold Newman)所言,“摄影师必须是照片的一部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