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方与参展商不应是对立关系
- 来源:中外会展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主办方,参展商,对立关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0-18 11:08
本刊记者/韩明强 编辑/陈猛
近日,关于某厨卫展收费新规遭到展商抵制的事情越闹越大,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该展会主办方将原来的300平米以上展位分两期支付展位费的旧惯例修改为所有展位必须一次性支付展位费。如何收费本是主办单位的自由,但是此新规一经发布,仿佛在平静的湖面丢下一颗炸弹,激起了广大参展商的激烈反应和强烈抵制,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经济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特殊时期,市场的任何细微变化都有可能导致更多深层矛盾的显化并由此衍生出更多新情况、新问题,对此,我们要有所预料并做好准备。
背后是否有人推波助澜
上述厨卫展新的收费政策一经公布,立即遭遇到了一批卫浴企业的抵制,包括多家知名头部品牌。除了这些企业的抵制外,某智能马桶协会通告会员暂缓缴付该厨卫展费用;某卫浴协会则组织会议商讨统一应对这一新规……对于这次抵制事件,有相关人员称:“这些抵制行动也才只是一个开始。”
随着这一事件的持续发酵,网络舆论迅速升温,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有人指出,此次主办方调整收费政策的做法欠妥,给本就承受经济重压的参展企业雪上加霜,进一步加剧了其经营困境;也有人发出理性之声,呼吁参展商能够换位思考,理解主办方可能面临的运营挑战与压力,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而非一味地采取抵制态度,这样只能让矛盾进一步激化。与此同时,也不乏质疑与批评的声音。一部分人认为,部分参展商可能通过此次事件“借题发挥”,通过夸大其词、恶意炒作来博取眼球,甚至故意唱衰会展行业,吸引注意力和同情心。由于此次事件中部分行业协会表现积极,一部分业内人士猜测可能由于该展会主办方此前曾与行业协会合作招商,内部利益分配不均以至于遭协会“背刺”。这种说法虽然没有根据,但是也给主办机构带来一定的警醒:招商招展不可太依赖外力!
“收费新政”背后的无奈
据了解,长期以来,该厨卫展作为厨卫行业顶流盛会,一直是各大厨卫品牌展示实力、拓展市场的重要舞台。然而,这一新政对过往惯例的变更直接触动了参展商的敏感神经。这恐怕与当前大环境下企业普遍困难脱不开关系。
从主办方的角度来看,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展会主办方可能面临着巨大的运营压力。通过调整收费政策,一次性回笼资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流紧张问题,确保展会顺利进行。然而,这种做法却忽略了参展商的实际困难,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无疑加剧了双方矛盾。
另一方面,近年来会展行业遇到困境,办展效果不尽如人意恐怕也是加深主办机构与参展企业矛盾的重要因素。上述厨卫展在疫情期间曾经遭遇九大行业协会联手发声呼吁停办或延期举办2020年的展会的情况,足见疫情之下该厨卫展的艰难处境。此外,随着行业内部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参展商对于展会的期望值也随之水涨船高。然而,现实却往往不尽如人意,高昂的参展成本与逐年下降的展会效果之间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不少企业开始重新审视参展的性价比,甚至对展会的核心价值与效果产生了深刻质疑。
“抵制”并非理智之选
参展商的集体抵制行动,其根源远非收费政策调整这一孤立事件所能涵盖,而是多重复杂因素相互交织、激烈碰撞的结果。这些因素如同错综复杂的网,将参展商们的情绪与利益紧紧缠绕在一起。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抵制之声高涨,我们仍需理性审视,“抵制”作为一种极端表达,或许能在短期内引起关注,但从长远来看,它并非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甚至可能加剧行业内的对立与分裂。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一次性支付高额的参展费用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资金链紧绷的挑战,一次性支付高昂的参展费用无疑加剧了其财务压力,迫使许多企业面临艰难抉择,或放弃参展,或与主办方周旋、抵制收费新政。这一现象不仅揭示了中小企业在逆境中求生存的艰辛,也深刻反映了行业内部信任危机的悄然蔓延。
长期以来构建的展会主办方与参展商之间的稳定合作关系,因收费政策的骤然变动而失衡,参展企业对主办方的决策透明度和公信力产生了质疑。这种信任裂痕不仅直接削弱了当前展会的参与度和成效,更在无形中为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其长远影响不容忽视。
当然,面对此次抵制行动,业内不乏对其动机的揣测,质疑其是否掺杂了恶意炒作或故意唱衰行业的成分。在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任何细微波澜都可能迅速发酵,引发广泛关注。倘若有人居心叵测,企图利用这一事件吸人眼球,从而故意借题发挥、恶意炒作,甚至不惜唱衰行业,那么这样的行为无疑是极度不负责任且愚蠢至极的。历史与现实无数次证明,“顺势者昌,逆势者亡”,任何违背市场规律、损害行业生态的行为,最终都将自食其果。
如何破局?
互相理解、和衷共济才是应对危机的正确方法!笔者认为,面对当前的僵局,展会主办方与参展商之间需要尽快展开坦诚、深入的沟通与协商,寻找一个既符合主办方运营需求,又能照顾到参展商利益的解决方案。比如,主办方在作出更改规则之前,和参展商们事先沟通,真诚地表达意图,或者循序渐进地增加首付比例,而不是一言堂、一刀切、霸王条款式的强权主义,这样势必会丧失一部分忠实“拥趸”。毕竟利他主义才能行稳致远,更何况广大参展商们都是“上帝”。
而对于参展商们,要针对问题,找出迎刃而解的方法,去化解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虽然会展业早已进入“买方市场”,但也要结合客观实际,在0和1之间,在服从和拒绝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才可能出现双方接受或者双赢的局面。
只有这样,才能重建双方的信任关系,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