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造福人类更需要开放合作

  • 来源:中国报道
  • 关键字:科技,合作,创新
  • 发布时间:2024-10-20 13:52

  中国的科技创新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也越来越需要中国。

  文 | 《中国报道》记者 王焱

  6月24日,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科技进步是世界性、时代性课题,唯有开放合作才是正道,强调“坚持科技开放合作造福人类”,并围绕“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作出重大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为新时期深化国际科技合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科技合作历来是我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中国历来高度重视通过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促进科技事业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受国际环境所限,中国主要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发展科技合作关系。1952年5月6日,中捷两国政府代表在北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政府科学与技术合作协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同外国政府签订的第一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开创了中外科技合作的模式,带动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同中国签订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国际科技合作很快成为新中国对外关系、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1952年5月至1960年6月间,中国先后同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波兰、苏联、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朝鲜签订了双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

  上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和大多数西方国家建立起了外交关系,并从西方国家引入成套技术设备,奠定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施全面对外开放的基础。

  改革开放后,中国科技工作更是实施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对外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日益广泛和活跃起来。

  1979年,中美签署《中美科技合作协定》,这是中美建交后两国签署的首批政府间协定之一,催生了中美政府、高校、企业间的诸多合作项目。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广泛开展,对中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1999年9月,中国正式加入由美、英、日、德、法等国合作开展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该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为20世纪三大科学工程。中国作为唯一参与该计划的发展中国家,承担了其中1%的任务,圆满完成了3号染色体上3000万个碱基对的测序工作。而正是这看似不起眼的1%,使中国成为全球率先能够独立完成大型基因组分析的国家之一,带动中国基因组学研究跻身世界前列,相关领域的发展也从追赶实现并跑,甚至部分细分领域的领跑。

  1999年9月,新中国成立50周年前夕,中国已先后同15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缔结了政府科技合作或经济技术合作协定。以民间形式开展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更为活跃。中国科协及其所属团体共参加了244个国际科技组织,有293人次的科学工作者在国际科技组织中担任执委会(理事会)执委(理事)以上职务。仅1998年,中国官方和民间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就达2.2万项,人员往来7万人次,分别是改革开放之初的21倍和12倍。

  科学无国界,但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却有“高墙”

  科学无国界,创新无止境。从历史来看,只有开放才能带来科学技术的繁荣发展,但历史也告诉我们,科学虽无国界,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却有“高墙”。

  美国和苏联是“二战”后世界上的两个主要科技大国。苏联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向中国派遣了大批专家。但随着两国关系逐渐恶化,1960年7月,苏联单方面撕毁了同中国签订的600个合同,撤走了全部专家,带走了全部图纸和资料,并停止供应中国建设急需的重要设备,两国科技合作近乎停顿。

  美国则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先后集结了10多个西方工业国家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包括先进技术和尖端技术产品在内的禁运管制,对中国的管制尤其严苛。

  在那段最艰苦的岁月里,中国人靠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了“两弹一星”的科技成就。在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坚持自立自强,在西方的技术封锁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卡脖子”的科技难关。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表示,实践反复证明,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了、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以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为例,1994年,中国正式开始研发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起初中国向其他国家寻求帮助,并愿意支付费用,但总是被以各种理由拒绝。最终靠自己的科研团队夜以继日地努力,在2000年至2003年,先后成功发射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此时,欧盟主动向中国发出了参与“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合作的邀请。2004年10月,中方投入巨资加入欧盟“伽利略”计划,期望通过合作,换取先进导航技术和更广泛的国际市场。然而在实际合作过程中,他们并不把中国视为平等合作的伙伴,也拒绝分享关键技术。最终,中国选择退出“伽利略”计划,坚决自主研发“北斗二号”,并在2007年4月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北斗二号”导航卫星,随后几年里又将16颗卫星送入太空,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并开始提供区域服务。

  看到中国在卫星导航技术上的飞快进步,2011年,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通过了“沃尔夫条款”,禁止中美在航天领域进行合作,也包括禁止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然而仅仅过了10年,中国不但在2021年成功发射了自主研制的空间站“天宫”的核心舱,还在2020年6月23日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完成了全球导航卫星组网。至此,中国拥有了一套完全属于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应当正确把握自主科技创新和加强对外科技合作,在科技研发的广泛合作和对外交流中构筑我国科技竞争新优势,这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题中之义。”胡敏说。

  “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成果日益丰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主动发起国际科技合作倡议,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全面提高中国科技创新的全球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中国对世界科技创新贡献率大幅提高,中国作为全球创新重要一极的影响力持续提升。

  2023年7月25日,泰国首台托卡马克实验装置TT-1的启动仪式在泰国举行,泰国公主诗琳通亲自按下运行键,这台中泰合作的核聚变实验装置正式开始运行。托卡马克是一种旨在利用磁约束来实现受控核聚变的装置及相关技术,是当前国际上能源领域前沿研究的重点方向。中泰两国于2017年8月签署合作协议,依托中国在磁约束核聚变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优势,为泰国核技术研究所提供人才培养、装置安装、实验运行等方面的帮助,最终助力泰国建成新一代托卡马克装置。

  2023年9月,甘肃金昌的一家选矿厂用上了中国和南非合作研发的金川选矿厂智能磨矿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磨矿、磨机,给矿、给水相应的处理量,大大减轻工人操作强度的同时,提高金属回收率。中国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韩龙介绍,这一合作是基于中国—南非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该联合实验室汇聚了中南两国的相关领域研究力量,自2019年成立,已经陆续在选矿、采矿材料相关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攻关,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同各共建国之间的科技合作机制不断深化,科研人员往来愈发紧密,科技合作成果日益丰硕。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与8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在农业、医疗、信息、新能源、基础研究等多个领域共同建设了50多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及10个海外科教合作中心等。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科技合作格局,结出实打实、沉甸甸的合作“果实”。

  “经过10余年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已成为弘扬丝路精神的重要途径。”国家发展改革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研究员马庆斌说。

  敞开胸怀 携手世界,让科技更好造福全人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环境越复杂,我们越要敞开胸怀、打开大门,统筹开放和安全,在开放合作中实现自立自强。”

  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人类首份月球背面样品,精准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月球背面探索之旅,也是一次充满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之旅。“嫦娥六号”上携带了欧空局的月表负离子分析仪、法国的月球氡气探测仪、意大利的激光角反射器以及巴基斯坦的立方体卫星。这些国际科学载荷共同合作,让此次探月行动获取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科学数据。

  针对“嫦娥六号”取得的样品及数据,国家航天局国际合作司负责人刘云峰表示,国家航天局制定相关国际合作实施细则,中方欢迎各国科研人士按照有关流程提出申请,共享惠益。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司司长霍拉—迈尼表示,“嫦娥六号”搭载各国载荷体现了国际合作精神;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授理查德·德格里斯称赞,中国的新探月任务是各国科技合作的罕见范例。

  2017年,中国国家航天局更是向国际社会正式发起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倡议,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国际月球科研站是中国联合各国,在月球表面、月球轨道和地面建设月地联通的,长期自主运行、短期有人参与,可拓展、可维护的综合性科学实验设施。截至目前,已有17个国家(国际组织)和40余个国际机构与我国有关方面签署了国际合作文件。

  2016年落成于贵州省平塘县的“中国天眼”,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2021年1月,中国宣布“中国天眼”将于同年4月1日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征集来自全球科学家的观测申请,以更好地发挥其科学效能,促进重大科学成果产出,为全人类探索和认识宇宙作出贡献。到2024年4月时,先后收到德国、意大利、法国等15个国家的申请,并批准国际研究团队进行近900小时的观测。

  核能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关乎全人类未来。9月16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第68届大会期间,中方宣布,在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40周年之际,决定面向世界各国开放12个核科研设施和实验平台。目前中国已经设立了8个国际原子能机构协作中心,并与法国、俄罗斯、欧盟等建立了良好的核科技研发合作机制,与泰国、印尼、巴基斯坦、阿尔及利亚、加纳、尼日利亚等国家在当地合作建设了一系列核科研设施和联合实验室。

  中国的科技创新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也越来越需要中国。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署了118个双多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