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建设高质量职教师资培养体系
- 来源:高教探索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教育,培养,体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1-02 10:44
戴青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实施分类发展政策,能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最大的助力。但要想真正把分类发展的政策红利转化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红利,还必须为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支撑,“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建设一支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的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突显类型特色,高水平建设职业技术师范教育
2024年9月10日是我国第四十个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此时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40年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打造出了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建立完善了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构建了以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水平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与普通教育在学科专业体系、课程教材体系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职业院校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既要能在思想上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又要在能力上实现技术性与师范性的深度融合,其中,师范性强调适应职业教育需要的教育教学能力,技术性侧重于适应职业岗位的专业技术技能。由于职业教育涉及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349个专业,职业院校教师来源的学科专业多样性特征极其明显,既拥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又具备岗位专业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的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而企业兼职教师虽具备丰富的行业前沿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但在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上相对欠缺,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培训。因此,亟需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同时鼓励高水平大学联合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高质量地满足职业院校对高素质、专业化职教师资的需求。
二、完善体系结构,贯通“本—硕—博”职教师资培养体系
《决定》提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随着职业教育体系的日渐完善,迫切需要以培养硕士层次职教师资为主体、以培养博士层次“双师型”人才为引领,让具有高水平专业素养和创新研究能力的职教师资肩负起职业教育专业发展、课程创新和教学团队建设等关键任务。为此,应加快构建“本—硕—博”纵向贯通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
首先,加快硕士、博士层次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学位点建设。2024年,我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点增设“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标志着我国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开始向一体化方向发展。但是现行的学位授权审核申请条件尚未单独设置“职教硕士”“职教博士”的申请条件,教育博士的招录培养对象中也鲜有涉及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此外研究生层次的职教师资培养制度支持体系也尚未完善,比如,职业技术教育仅为教育硕士的二级学科,下设智能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商贸等试点方向且降为三级目标,而地方教育系统人才招聘一般只选择二级目录,这对学生就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因此,亟需从招生培养、资源供给、质量保障和学科建设等多个层面,探索适应职业教育特色的政策制度,为硕士、博士层次的职教师资培养及相关的学位点建设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其次,支持技术师范大学和具有职教师资培养能力的工科大学,申报以“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的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点。支持技术师范大学发挥教师教育领域的专业优势,通过校内资源整合,推动工程技术学科与教师教育学科的深度交叉与融合。同时,鼓励工科大学与技术师范大学跨校合作,开展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博士层次师资培养。构建博士层次职教师资培养联合体,整合各方资源,研制兼具多元化和个性化特色的职教师资培养方案。
第三,改革职业教育师范生的选拔培养机制。一是改革招生选拔制度,制定以“师范性、职业性和专业性”为核心的选拔标准,统筹考量学生的社会实践和专业竞赛等因素,为具有不同背景和特长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入学途径。与行业企业建立联合选拔机制,发挥企业在选拔过程中的补充作用。拓宽优秀职业教育本科师范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的通道,为职教师资培养吸纳更多的优质生源。二是建立“本—硕—博”长学制职教师资培养机制。在课程体系上,本科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硕士阶段加强专业知识培养,博士阶段则着重于创新能力和学科前沿研究,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有序积累和进阶提升。在科研能力上,本科阶段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硕士和博士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在实践教学上,从本科阶段的基础技能训练到硕士阶段的专业实践,再到博士阶段的创新研究实践,注重各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衔接与深化。
三、打造院校梯队,形成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中国模式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作为“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的主渠道之一,承担着职业院校教师职后培训、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政策咨询和教学改革探索等多重任务。需发挥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引领作用,打造多样化的院校梯队,形成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中国模式。
其一,加强职教师资培养的支持力度。党和国家高度关注教师培养,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师范院校的发展。例如,《广东“新师范”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提出,建设若干所特色鲜明的师范院校,并推动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建立教师教育学院。然而,目前相关政策措施尚未充分覆盖职教师资培养院校的建设,必须推出全面的支持政策。比如,将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纳入教育强国推进工程,除了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外,还设立教育博士授权单位申请的专门通道,支持职业技术师范类大学设立教育博士学位点;将职教师资培养机构纳入师范教育的重点支持对象,给予与传统师范院校同等甚至更高的支持,助力其成长为高水平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
其二,打造职教师资培养的院校梯队。《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教师〔2019〕6号)规定:“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和高校职业技术教育(师范)学院建设,支持高水平工科大学举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然而,目前的发展情况并不理想,高水平工科大学对职教师资培养的参与不足,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实力整体偏弱。应构建起以部省合建的一流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引领,以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为主体,以高校内部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为补充的职教师资培养梯队。
其三,探索职教师资培养的“湾区模式”。建立职教师资培养的协作平台。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产教联合体,推动湾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与政府、重点行业链主企业、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机构跨界融合。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研究高地。建立一批兼具应用研究与实验实践功能的新型智库,为国家及地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改革提供科学理论与实践经验。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学术话语体系,推动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