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落实一体改革的典型实践
- 来源:高教探索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教师,教育,改革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1-02 10:45
郑文
一、一体改革是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中国创举
一体改革是中国改革的宝贵经验和重要法宝。中国社会主义的政策模式和制度优势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为了实现发展目标,党和政府基于人民利益总体一致、决策信息完全充分等条件,通过民主集中制,对关键领域、重点行业,以总体设计、全面推进的方式,进行一体改革。
一体改革的目标在于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一体改革作为改革的方法论,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争取“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一体改革的核心在于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是支持全面创新的三大关键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其实就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现代化进程和强国建设规律的准确把握、对创新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洞察,为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精髓就是一体改革
在教育、科技、人才等支持全面创新、实现一体改革的支撑点中,教育具有核心和根本作用,科技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和人才队伍的建设都必须以教育为逻辑起点和实践基点。为了促进教育的可持续、高水平发展,必须重视教师的培养和师资队伍的建设。随着中国高等教育逐渐步入普及化时代、基础教育发展重点逐渐从保证“有学上”转移和升级为“上好学”,中国的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已经从保证必需、够用转移和升级为“提质”“扩优”。为了适应师资队伍建设重点的转移,中国的教师培养、培训领域,实现了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概念转换和理念升级,职前职后一体化已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政策议题和改革论题,许多地方和高校围绕“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开展理论研究、实践创新。从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内涵和实施方式来,其精髓就是一体改革。
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具有特定的内涵。它针对在校师范生的成长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在岗教师的职业素养再提升缺乏有效载体、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难以开展实质性合作等问题,通过一体整合教育系统内外部的各类资源,系统建构优质、高效的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统筹设计、全程支持教师在职前培养、职初培训和职后教育三个阶段的成长和发展,持续提升教师素质和水平、有效促进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整体实现教师职业的稳定和成功。
广义的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涉及到教师的素质培养、能力训练、管理运行等各个方面。从教师的素质培养角度看,涉及一体改革的实践论题有:高校内如何通过资源共享、一体衔接,协同培养中小学、幼儿教师;师范生的校内培养如何与进入教师岗位后的继续教育相衔接;师范生的专业学习如何与“一专多能”复合型教师的培养改革一体设计、整体推进;师范生如何与在职教师共建学习共同体、实现一体成长;高校内的本科生、教育硕士、教育博士的培养如何实现全程贯通、一体设计;高校的订单培养如何与地方的教师需求相衔接,等等。
从教师的能力训练角度看,与一体改革相关的实践论题有:地方教育部门如何与高等院校协调配合、协同培养及统筹使用教师;如何通过师范生支教和顶岗实习将在职教师置换出来接受继续教育;如何借助优秀一线教师的教育引导、教学指导,提高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教学实习的质量和成效;高校教师如何与师范生共建学习共同体以实现大中小学教师的一体成长;高校中的教育教学研究专家如何与中小学教师共同开展项目研究、协同挖掘教师培养和成长规律,等等。
从教师教育管理运行角度看,需要协同教师教育主管部门、地方政府、高校、中小学和幼儿园等各方利益主体以形成教育合力,其中涉及一体改革的实践论题有:如何协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政策实践与高校的教师培养实践;如何建构、优化作为教师培养者的高校与作为教师使用者的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共生关系;如何协同高校、中小学、幼儿园的力量以合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终身发展,等等。
三、广东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改革的新思路
广东省一直致力推进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尤其是在全国率先实行新师范建设以来,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取得明显成效,探索形成了“双进双培”等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模式。但是面对广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挑战,为落实一体改革总的精神和要求,必须探索广东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改革新思路。
(一)明确支撑服务广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
近几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和教育厅出台了一系列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文件,如《广东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年)、《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2024年),明确提出要聚焦教师队伍建设和公办优质学位供给,打造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使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全省基础教育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跨入国内先进地区行列。无论是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还是扩大公办优质学位供给,都需要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改革,以一体改革思维推进师范院校、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教研机构、社会团体与组织等各方的深度合作。新时期广东基础教育还要求加强学生阅读素养、科学素养、数学素养、数字素养,这就要求在教师教育职前职后各主体深度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培养方式、考核评价等方面的一体改革。明确支撑服务广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改革才能与时俱进。
(二)紧密结合政府部门有关基础教育的重大行动部署
在新师范背景下,在推进师范院校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创建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的基础上,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了新一轮新师范建设、开展高校对口帮扶基础教育行动、师范院校纵向帮扶欠发达地区“三所学校”和县中质量提升工作。此外,广东省助力“百千万工程”的“双百”行动,师范院校都将扶植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作为特色和重点内容。这些重大基础教育行动部署既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举措,同时也是深化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改革的新平台、新路径,在实现基础教育师资水平提升、信息化资源整合、国家课程方案落地、学校治理水平提升等任务的同时,应借助重大行动部署的政策、经费和氛围,创新性地推进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
(三)大力提高教师教育的数字化水平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加速到来,基础教育需要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跨时空、多资源、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探索基于数据的个性化学习,积极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需求,通过多维度学情分析推送个性化提升资源,实现精准教学和个性化辅导。相应地,教师应具备教学数字化转型、教学数据分析等方面能力,能应用数字化工具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过程、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精准开展教学评价等。基础教育的数字化和教师的数字化对教师教育的数字化提出了新要求,师范院校更需要前瞻性提升教师教育的数字化水平,包括加快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建设、加大教师教育师资的数字化培训、构建数字化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资源和师范生课程体系等。
(四)稳步提升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层次
传统的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基本上在本科阶段进行,高校和地方政府对教育类研究生的职前职后一体化关注较少、重视不够。随着广东多所师范院校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绝大部分师范院校都设置了教育硕士学位点,教育硕士的招生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同时根据广东“十四五”教育规划,到“十四五”末高中阶段学校研究生学历教师要达到22%,基础教育学校研究生学历教师的规模将进一步增大。因此,高校要深入研究推进教育类研究生的职前职后一体化改革,协同教育行政部门完善一体化培养体制机制,建设高水平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遴选优秀实践导师并真正参与到研究生培养,重构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有条件的高校还应完善“3+2”等本硕培养模式,推进本硕一体化培养,扩大培养规模,探索本硕一体化的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改革,为广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师资支持。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广东探索及其模式创新研究”(GD21CJY21)、广东省教育厅2023年度新师范建设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与实践项目“新强师工程背景下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