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科学教育导学学案
- 来源:教育论坛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科学,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1-08 21:30
四川省乐山市城南学校 黄成东
一、科学教育是什么
从广义上来说,科学教育是一门涵盖数学、物理、生物、心理学等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旨在以一种系统性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思维、实事求是的实践和探索的一门学科,目前在中小学里都有开设。狭义上的科学教育专指中小学中开设的科学课程,本文意在从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学案中分析应该如何体现科学教育的理念。
二、科学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在分析学案前,我想要谈谈科学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这是所有课程学案设计的源泉和前提。下面我将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来谈及。
(一)从宏观角度:
纵观整个人类历史的变革,最重要的几个节点都在于“革命”的爆发,从第一次的农业革命到第二次的工业革命,到当代的信息技术革命,再到当前最新的AI革命,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这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而站在这个风口抓住了创新革命的先机,也有助于我们国家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
(二)从中观角度:
科学教育不仅仅针对学生阶段,而是适用于每个年龄阶段。站在社会的角度经常可以看到,由于思维的僵化,很多企业不得不去“抄袭”、“复制”别人的技术。又由于技术的受限,有好的创新的项目也时常被别人打压、技术“卡喉”。因为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许多人会被别人煽动、鼓动。这对于我们社会的发展和法治的安全是有弊的。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等的科学思维。
(三)从微观角度:
科学教育对于个体的影响是系统的,是对万事万物保有好奇,是有充分的独立思考后进行的自主探索和总结归纳后,再进行的创新的探索。从师生的角色来看科学教育,它可以帮助老师有意愿去探索每一个孩子,而不是把学生当成统一的模板进行教学,真正的做到去尊重和理解每一个孩子。因为有科学思维,它可以帮助老师独立思考怎样做到因材施教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它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建立好奇+思考+实践+探索+创新的“知行合一”的方式,而个体用科学教育来武装更新自己,有利于整个社会和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三、如何进行科学教育学案的设计
(一)课程纲领
1.明确科学教育的目的,围绕目的并结合学生阶段性身心发展特点设计总纲领。
2.上面已经明确了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思维以此目的开展的科学探索和思考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目标纲领就可以从(1)科学观念、(2)科学思维、(3)实践探索(观察、记录、总结)、(4)态度责任四个方面去编写课程教案。
(二)课程布局
1.校内课前准备
(1)课件的制作
在课件制作前我认为老师应该先去学习和深入思考,要思考什么:首先是要对本课的理解简析、学情分析(分年级、各班级以及各班中每类学生的大致情况)其次是明确教学目标(和课程纲领保持一致)、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过程和方式(需要有科学理论的讲解、也需要进行科学实验的探索,并让学生做好现象的观察和记录以及总结)。
(2)课前预告
我是建议在课件的制作后进行让学生自主先行探索的课前预告,比如我们教学《认识工具》这课之前,教师可以用开放性的提问如:“怎样才能将钉紧的钉子拔起?”请同学们在家里提前准备好一块小模板和小铁钉子,在家长的协助下,把小铁钉钉在小木板上,然后将这些物品带到课堂上。通过课前学生自主性的探索,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体性。
(3)课中
引导学生对课前预告实践的思考,让学生讲述他制作的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并组织学生对其讲述进行评价。教师及时从课前预告引入课件,首先应针对本课内容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生活中还会有那些科学现象并举例说明。积极调动学生对科学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在课堂教学时,还应预先设计好板书导学图框,并及时引导学生将本课知识要点准确填入到导学徒框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在实验环节中给足时间,让学生动手实践与探索想结合,并在其中让学生分组进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思考理论普及以实验后的思考、归纳和总结。
(4)课后
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生活中感兴趣的一些现象进行思考、探索,主题开放。科学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科学知识而是就科学知识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2.校外
科学教育的目的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内,也需要将学生引导至生活中。教师应该在校内多引导学生去思考生活中的现象,多问问他们为什么,并鼓励他们放手去探索、思考,而不是急于将现象的本质告诉他,在平常也可以多布置一些课外作业,比如安利学生一部科幻片、一本科幻书籍等等。
3.评估及反馈机制建立
我们现有的评价方式还是局限于用课堂知识的举一反三来评估一个学生的学习程度,但科学教育他更多体现在学生思维和行动上面,所以我认为评价的形式不能单一。我倾向于用一种成长档案来记录学生在科学教育上的反馈,从他第一次到学期结束每一次的科学课程中对现象的思考、探索、记录的笔录。文字的书写一定程度上反映思维的变化,评价方式要多元创新。
四.总结
科学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思考、探索、分析的系统性过程。秉承着这一人本教育的目的,教师在教学前后都需要不断警醒是否是围绕着这一目的。少年强则国强,为了培养新时代独立思考、探索和创新的未来人才,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肩负使命,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