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让身体“暖起来”的办法

  寒风渐起,很多怕冷的人又开始烦恼,那么,该如何进补才能让身体的气血运行起来,不再畏寒怕冷呢?

  怕冷皆因“能量低”

  “怕冷”的主要病因还是元气功能低下。一方面像贫血、产后、术后、甲减等导致体内气血不足,产热的原料少;另一方面就是本身余寒未清,加之寒邪收引,此种类型的怕冷多有局部冷感明显,兼见疼痛的症状。

  针对第一种情况,当然就是补。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若寒多加生姜成一斤,痛多而呕者,加橘皮二两、白术一两。”《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二十一》曰:“产后腹中疞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

  当归生姜羊肉汤组成:当归12克,生姜20克,羊肉500克。

  此方出自医圣的《金匮要略》之中,是补虚养血、散寒止痛之方,原用以调理寒疝腹痛、产后腹部不适以及虚劳不足。当下我们中的很多人属于“虚劳不足”之列,若有此般症候,可以一试。

  此方虽可治寒疝腹痛,但寒邪是较浅的那种,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气血不足。胁肋之处,为肝脾所主,脾气不足,肝血亏虚,胁肋失于温养,自然会有些牵引不适,尤其在月经期前后,但痛势轻浅,一般用些温熨、热敷、艾灸的方法就能缓解,但患者会比旁人怕冷,而且不是单纯的脚冷、膝盖冷,是全身都比较怕冷,舌色偏淡,舌体偏胖,有齿痕,脉是弦细弱的,这类人群就很适合在冬季用上个十几天的当归生姜羊肉汤以滋补气血,温阳散寒。

  食疗补足“精气神”

  我们常说一个人状态好,会说他:“精气神十足”。那么,怎么才能补足精气神呢?

  《黄帝内经》言:“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而形不足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就是“寒”象,畏寒怕冷,整个人蜷缩起来不爱动。那如何补形呢?《本草求真》言:“羊肉,专入脾,气味甘温。东垣载能补形。”其实,常有人说当归生姜羊肉汤是坐月子的滋补方,这绝对是小瞧了此方。如果只为月子后滋补,大可以选择母鸡就好了,而此方偏偏要用羊肉,重在温阳散寒,补脾肺之气。然后再配以“补血能调经”“活血又善止痛”“且兼具甘温质润”特性的当归,以求气血双补,最后配上一些生姜温中焦散寒,止逆止呕。直奔目标,不需要繁杂的配伍,就展示出医圣的实力。

  当归生姜羊肉汤的做法:

  1.当归清洗后,浸泡20分钟左右;

  2.羊肉切块,滚水汆烫去血水,捞出洗净沥干;

  3.生姜洗净,切片或拍扁;

  4.将羊肉、生姜、当归同时放入锅中,且把浸泡当归的水一起放入,再加入足够量的水,然后小火慢炖2个小时左右,期间不要加盐等佐料,出锅后可以像调羊杂汤一样,根据个人口味加少许盐。

  冬天怕冷,产后、术后或贫血者,可以每周炖上1~2次,益气养血、散寒止痛,调理体质的同时还能够抵御寒邪来袭。

  手脚凉多因“气血不通”

  除却全身怕冷外,还有一些需要调理的“畏寒”症状,就是局部怕冷,比如手脚凉,小腿抽筋,膝盖冷,外出吹风耳后淋巴结处疼痛,小肚子冷,夜尿频等,而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多与“气血不通”相关。

  逆字,与“顺”相对,带有相反、抵触的意思,而身上原本温暖柔和的地方,出现了“怕冷、抽筋、疼痛”的感觉,就是逆。

  《伤寒论》有言:“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而这“四逆辈”指的就是具有温里散寒之功的四逆汤和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汤:当归12克、桂枝9克、芍药9克、细辛15克、炙甘草5克、通草3克、大枣9枚(掰开)。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四逆汤:附子9克、干姜9克、炙甘草9克。附子先煎60分钟,再加余药同煎,取汁温服。

  当归四逆汤是以“桂枝汤”打底,再以温血补血的当归为君,去生姜,加细辛、通草而成,细辛有毒,但在“散寒”方面的能力,也是其他药无法替代的。它可以深入肾经,除少阴之寒。通草,古代用的是木通,现代都用无毒的通草代之,求的就是一个“通”字,相当于一条快速通道一样,把药物直接送到目的地。

  这就是当归四逆汤,此方适合血脉不足之人,不口渴,手足不温,或小腿怕冷、抽筋,或膝盖凉、肩膀凉,四肢远端怕冷不适等问题,一服药出三碗水,早中晚喝三遍,此方无需久服,一般3~5天,多则7天即可,以求温经散寒,待寒邪祛、血脉通之后,需择以阿胶、龙眼肉、玉灵膏、八珍汤等益气养血。

  当归四逆汤是以补血来通脉,而四逆汤则是“直接给虚弱的身体填了一把柴”。

  四逆汤以附子为君,回阳救逆,补命门火衰,破阴逐寒,通行十二经脉,就是那把“干柴”,而“干姜”在此处就相当于一把“打火机”,毕竟,附子无干姜不热,这样大火就烧起来了,但若烧得太猛还恐伤了阴液,所以,要以炙甘草益气安中,并以此制约附子之毒,缓解姜、附之峻。

  故而,四逆汤所治之寒要更深,不止手脚冰冷,寒邪已经侵袭中焦,此类人群不仅不口渴,还经常肚子痛,痛而腹泻,且多不成形,甚至稍稍一动就容易冒冷汗,没精神头,容易犯困。一般四逆汤早晚喝两顿,五服以内足以散寒温中,待寒邪祛除后,可以金匮肾气丸(腰背、下肢冷者)或理中丸(肚子痛,大便不成形者)以做善后。

  罗大伦:原名罗大中,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博士,曾出版《古代的中医》《神医这样看病》《这才是中医》《阴阳一调百病消》等普及中医的书籍。

  ◎文/罗大伦香薷(完)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