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四叶草”成为浓缩“地球MALL”
- 来源:中国报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浓缩,竞争,环境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2-23 16:05
进博会所激发的消费活力,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更促使跨国企业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形成了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
文 |《中国报道》记者 王哲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成功举办。“新朋友”“回头客”“全勤生”纷至沓来,进博会的 “朋友圈” 不断扩大。步入第七年的进博会,更加活力四射、激情澎湃。
自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以来,进博会持续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前沿技术首选地、创新服务首推地、国际潮流引领地,世界品牌集聚地。今年,进博会首次设立新材料专区,升级打造创新孵化专区,有400多项代表性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亮相、大放异彩,把参会者的期待值直接“拉满”。“全球好物”云集,源源不断的“首发”“首秀”,“新”生活、“酷”科技、“最”潮流,消费者不仅能在“四叶草”见到全球首发首秀的新产品,更能感受到世界最前沿的消费新风向。
超14亿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超47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中国已然成为世界上规模超大的消费市场,这是进博会连续成功举办的最大底气。
本届进博会上,《中国报道》记者采访的多家跨国企业相关负责人都对中国的消费升级寄予厚望,将中国视为长期扎根的重要阵地。已经走过7年的进博会依然拥有强大吸引力与向心力,偌大的“四叶草”已经成为浓缩的“地球MALL”。
全球“好物”竞相落地中国
本届进博会来了297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细看他们的商业布局和展品展示,大都竞相将旗下最新最好最特别的产品带到进博会现场。
在消费品展区,优衣库展台上空悬挂的巨型轻薄羽绒服、COACH展台的巨型手袋等“大块头”展品吸睛感十足,成为不少消费者的时尚打卡地。优衣库凭借在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已在中国200多座城市开设920家门店;首次参展的lululemon对中国市场寄予厚望,预计2026财年中国内地将成为其全球第二大市场;爱茉莉太平洋将高奢科技护肤品牌AP嫒彬首次引入中国内地并在上海开设首店;松下推出本地化的高端厨卫新产品,价格低于欧美同类产品;宜家的科技布电动沙发、“完整睡眠”系统在进博会上成为“爆款”,未来还将加大在中国的投资……
欧莱雅集团董事长安巩告诉《中国报道》记者,中国消费者正在重新定义消费,引领“美好消费”潮流。
“近30年来,我见证了中国消费者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为世界上最具好奇心、最具洞察力和要求最高的消费者群体,尤其是在年轻一代身上尤为明显。这将不断激励来到中国的跨国企业提供更为优质的产品。”安巩说。7年来,众多跨国企业在参与进博会后都加大了在华研发投入,欧莱雅等行业巨头陆续将全球研发中心向中国迁移。
从“全球农场”到“中国餐桌”
在本届进博会的食品和农产品展区,聚齐了嘉吉、邦吉、路易达孚、ADM等全球四大粮商,先正达、拜耳作物科学、利马格兰、瑞克斯旺等四大蔬菜种业企业。现场还首次打造法国农食企业集中展示区,兰特黎斯、保乐力加、人头马君度、法国畜牧及肉类协会、法国农委、利马格兰、乐斯福等展台集中亮相,全球食品与农业跨国企业对于进博会的重视可见一斑。
食品和农产品展区也是最受消费者青睐的展区之一,多个展台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观众争先品尝从天南海北运来的高品质牛肉、海鲜、水果、红酒等。来自“世界尽头”塔斯马尼亚的苹果、澳大利亚牛油果、贝宁菠萝、阿富汗石榴、马耳他金枪鱼、尼加拉瓜牛肉等对于不少中国消费者来说曾经“闻所未闻”的优秀农产品都通过进博会拿到了中国市场的“敲门砖”,摆上了中国百姓的餐桌。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以来,有45批次的食品及动植物产品作为暂未获得中国检疫准入的农产品享受进博会“特许审批”政策红利登上了进博会展台,并有望进入中国消费市场。去年参展的马耳他蓝鳍金枪鱼首次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中国,让进博会的“展品”实实在在地变成了“商品”。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作为第七届进博会主宾国之一,法国的多家水果出口企业带来了7款为中国消费者甄选的当季新鲜苹果,以及第一次进入中国市场的软枣猕猴桃。
参加过多次进博会的法国新鲜水果蔬菜行业协会主席达尼埃尔·索韦特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中国在数字技术和电子商务方面全球领先,有巨大且创新的市场,不少法国企业在中国已打造出农产品加工全产业链,覆盖从原料种植到销售终端的各个环节,法国企业和中国伙伴有更广阔合作空间,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首次来到进博会现场的法国乐斯福集团董事会主席蒂博·德拉杜赛特在展厅兴致勃勃地向《中国报道》记者展示为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精心制作的纪念面包。作为进博会七届“全勤生”,乐斯福每年都会带来融合中法元素的纪念面包。今年的造型为“琵琶”“大鼓”和“西式圆号”,寓意共谱中法友好乐章。深耕中国市场40多年的乐斯福在安徽、广西和内蒙古设工厂,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建立烘焙研发中心,本届进博会上又进行了12场战略合作签约。通过进博会,“从法国农场到中国餐桌”机制已成为中法合作金字招牌。
今年也是中国与马来西亚建交50周年,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总会长吴逸平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进博会马来西亚共有18家企业参展,为中国市场带来包括咖啡、水果、燕窝等各类特色农商品,中国连续15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马来西亚最大的投资来源国,在进博会的助力下,未来这良好势头还将继续。对不少东盟企业来说,依托进博会平台展示自己的商品,在中国拿到稳定市场份额,意味着收入和利润的保障,以及走向更广阔市场的可能。
科技驱动创新解决中国未来需求
解决未来生活场景需求也是本次进博会展商聚焦的热点。
在汽车展区,可以实现太阳能发电功能的汽车全景天窗、“倒三轮”概念车、月球探测车免充气轮胎等各种酷炫新品让人目不暇给。能在天上飞的“未来出行”交通工具最为吸睛,作为本届进博会最大的展品,御风未来的“空中出租车”M1 eVTOL载人真机在全球首次公开亮相,为在不久的将来解决中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供了可行方案。另一家“空中出租车”时的科技则搭建了一个“真实”的候机厅,参展观众可以扫码预订航线,直观体验智慧出行。
2021年,进博会首设创新孵化专区。作为集项目展示、资本对接、市场拓展于一体的国际化创新平台,自设立以来,已有超过500个项目搭上进博会的高速列车。本届进博会,创新孵化专区规模实现了新突破,首次聚焦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生命科学、制造技术四大赛道进行策展,集中展示了360个创新项目。
在本届进博会创新孵化专区,来自北美瞬动科技的智能动力鞋进行了亚洲首秀;一家名为“气味王国”的企业实现了气味的数字化处理,将气味进行编辑、存储、传输和再现,就可以实现电影中的“气味字幕”;还有把透明介质如玻璃、亚克力等变为高清显示屏的光子芯片显示技术……这些创新展品体现了科技为人类未来生活带来的无限可能。
“进博会让世界看到中国进一步向全球开放市场的决心,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愿意把更多代表未来科技发展方向的‘当家’技术、产品率先引入中国市场,把中国当作全球最重要和最可信赖的市场。”立邦中国首席执行官钟中林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立邦在中国已经投资建立74家生产基地,包括多座国家级绿色工厂,今年进博会第一次以展商的身份亮相,就全球首发了代表其最新“黑科技”的“智慧路面标识漆”和“光催化涂料”。
对中国消费市场充满信心
进博会是一场前所未有、无与伦比的“消费盛宴”。7年来,从秘鲁的“羊驼大叔”到意大利的贝雕家族,从新西兰的“牛奶爷爷”到日本的美妆小姐姐,他们将来自全球各地的 “新、潮、优” 商品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市场,让中国消费者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户 “买全球”。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进博会所激发的消费活力,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更促使跨国企业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形成了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发展研究报告No.6》显示,在全球经济活动疲软、增长持续放缓、贸易整体表现低迷、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复杂背景下,进博会成为中国与世界创新合作、市场对接、产业相融、规则互鉴的国际大平台。
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集聚全球优质消费资源 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分论坛上,各界嘉宾热议中国消费提质升级,对中国消费市场充满信心。
在他们看来,进博会进一步促进了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加强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协同合作,各国企业在这个平台上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应对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风险和挑战,使得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得以更加稳定和高效地运行。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表示,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今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消费仍然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拉动力。今年以来,商务部持续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细落实,一系列促消费举措正为市场持续回暖提供助力。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军认为,中国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也为全球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消费者对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跨国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创新和投资。此外,中国的电商平台和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也为跨国企业拓展销售渠道提供了便利。
“当今世界,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刘涛表示,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已成为新时代我国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和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朱民表示,中国拥有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升级趋势明显,这为全球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中国政府持续推动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也为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参展商们对中国消费者充满信心,是基于对中国市场的深入了解和理性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