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品牌打造与电商协同发展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 来源:现代商业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农产品品牌,协同发展,品牌塑造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3-01 12:09
戴萍(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摘要: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商平台在推动农产品品牌的形成与壮大,以及促进农产品销售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它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能够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安徽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之一,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悠久的农业文化,但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塑造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并与电商实现有效融合的挑战。本文在对安徽省农产品品牌打造与电商协同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期为安徽省农产品的市场推广、品牌塑造以及电商整合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农产品品牌;协同发展;品牌塑造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安徽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之一,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安徽省共有特色农产品132个、优秀农特产品14个,这些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安徽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然而,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安徽省农产品面临着消费者需求不断多样化与品牌塑造相对滞后的矛盾。因此,如何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并实现与电商的协同发展,成为摆在安徽省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农产品品牌打造与电商协同发展的意义
(一)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农产品市场中,建立有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既能使农产品实现差异化竞争,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认知度和忠诚度,又有助于塑造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进而为农民带来更多的增收机会。与此同时,电商的蓬勃发展为农产品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销售渠道。借助电商平台,农产品能够突破地域限制,直接送到不同地区的消费者手中,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流通效率。此外,电商平台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帮助农业生产者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从而及时调整生产策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提高农民收入
农产品品牌打造与电商协同发展,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还能够增加农产品的利润空间,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更多资金。同时,电商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扩大农产品的市场份额,推动农村经济实现规模化增长。此外,农村电商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地区物流、仓储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品牌营销与电商的结合能够提升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经营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农业生产者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反馈,及时调整生产策略,打造更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从而进一步提高收益。
(三)优化农产品物流与供应链体系
与传统农产品销售模式相比,农产品品牌打造与电商协同发展,不仅能够使农产品生产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减少资源浪费,而且能够提高供应链效率,实现农产品运输的精准对接,最大限度地提升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同时,农产品品牌打造与电商协同发展,还能够进一步优化物流和供应链体系,推动其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农产品品牌服务。
(四)提高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商平台为农产品的推广与销售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渠道。通过建立和推广农产品品牌,能够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认知度和信任度,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扩大市场需求。当农产品品牌打造与电商协同发展时,会促使农村地区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如完善农村网络覆盖体系、建设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体系等,为农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这不仅有利于农产品更高效地流通,也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推动农村数字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二、安徽省农产品品牌打造与电商协同发展的现状
(一)市场竞争力和品牌打造方面
安徽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之一,近年来在农产品品牌打造以及农村电商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引导,并积极结合地方特色资源,安徽省培育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如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等传统名茶,为安徽省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农业生产者缺乏对品牌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往往只注重短期的产量和销售,却忽视了长期的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这种现象导致农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难以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此外,部分农业生产者对品牌营销和电商渠道的应用不足,缺乏有效的品牌推广策略,进一步导致优质农产品难以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可和价值回报。
(二)农产品物流和供应链建设方面
安徽省地理位置优越,这一优势赋予了其农产品天然、绿色、健康等价值光环,为农产品的品牌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与农产品品牌化发展配套的物流和供应链建设还不够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产品的高效流通[2]。安徽省部分农村地区的物流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缺乏现代化的仓储、冷链以及配送体系,导致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率较高,进而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和销售。此外,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信息流通不畅,导致农产品供需信息不匹配,影响了农产品的及时销售和价格稳定。
(三)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方面
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是实现农产品品牌建设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加强,安徽省在农产品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细节方面还有提升空间。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方面,部分农产品缺少明确的质量安全标准,这导致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监管难度增大。此外,部分农业生产者的食品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缺乏科学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导致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追溯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相关人员很难快速有效地进行追踪和处理。
(四)数字化普及与人才培养方面
农产品的数字化发展和专业人才的支持,是安徽省农产品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农产品品牌打造与电商协同发展方面,安徽省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农村地区的数字化普及程度较低。虽然近年来安徽省农村电商发展迅速,但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然相对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同时,农村电商发展需要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但目前安徽省部分农村地区电商人才较为短缺,部分电商从业者对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现代营销手段缺乏必要的了解,影响了农产品的线上销售和品牌推广。
三、安徽省农产品品牌打造与电商协同发展的解决策略
(一)建立多方参与的农产品品牌共同体
在农产品品牌打造与电商协同发展的过程中,确立农产品品牌并建立多方参与的品牌共同体尤为重要。第一,形成多方合作的局面。安徽省要想实现农产品品牌打造与电商协同发展,需要构建一个多方参与的合作网络,包括农业相关部门、农业企业、电商平台、农户以及消费者等。农业相关部门可以提供有利于农产品推广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农业企业主要负责农产品的生产与质量把控,电商平台为农产品提供销售渠道和市场信息,农户是农产品供应的源头,消费者的需求和反馈是改进农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通过各方参与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农产品的品牌建设。第二,完善市场推广策略。农产品在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客户资源,是品牌价值不断提升的动力来源[3]。基于此,多方合作伙伴需要共同研究市场的变化趋势、分析目标消费群体,及时制定满足市场需求的推广策略。例如,利用数字营销、社交媒体、线上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通过市场调研,各参与方可以及时了解消费者的偏好,从而调整产品线和营销信息,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第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信息共享是协同合作的基础,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能够促进各参与方实时分享市场信息、产品数据和消费者反馈。通过建立协作机制,各参与方可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调整策略,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响应速度,为品牌营销提供有力支持。
(二)完善农产品物流与配送网络
产地仓是农产品供应链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现阶段安徽省农产品品牌打造与电商协同发展的短板[4]。第一,应建立完善的农产品仓储体系。通过建立现代化的仓储设施,可以提高农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以及仓储空间的利用率和物流效率。其中,采用智能化物流技术可以提高仓储和配送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处理速度和准确性;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库存管理的智能化,保障库存水平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第二,应加强对仓储物流的管理。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并与之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缩短农产品的供应链,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整体效率,从而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第三,强化数据分析和预测能力对于优化供应链管理至关重要。通过收集和分析市场数据、消费者行为数据以及物流数据,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进而为农产品生产和库存决策提供指导。第四,完善的物流与配送网络是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和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关键。通过构建覆盖面广、高效快捷的物流配送体系,能够确保农产品及时送到消费者手中,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同时,优化配送路线和运输方式,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
(三)注重对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的管理
通过健全农产品安全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完善质量追溯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安徽省可以有效提升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促进农村电商健康发展,实现食品安全与质量的全面提升。第一,健全农产品安全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是确保农产品品质的基础。安徽省应制定和实施更为严格的农产品安全标准,涵盖从生产到加工、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同时,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检测和认证,确保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安全可控。第二,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对于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至关重要。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追溯体系,能够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可追溯,使消费者清晰地了解农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这不仅有助于相关人员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还能增强消费者对安徽省农产品品牌的信任。第三,加强市场监管是保障食品安全与质量的重要手段。安徽省需要加大对农产品方面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确保市场秩序公平公正。同时,相关部门应通过定期的市场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及时发现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保障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四)加强数字化建设与人才培养
数字化是驱动农产品品牌打造的新着力点,因此,安徽省农产品品牌打造与电商协同发展离不开数字化建设和专业人才的支持。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安徽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应积极采用数字技术,通过在线讲述品牌故事、互动营销活动和社交媒体推广等策略,增强品牌的影响力,提高消费者黏性。在互联网应用方面,安徽省农村电商应积极顺应“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趋势,借助电商平台拓展销售网络,与消费者建立更直接的沟通渠道。与此同时,优秀的农产品电商人才不仅需要深度了解农业领域,也需要对电子商务领域有深刻认识,特别是要对安徽省本土农产品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5]。此外,安徽省应针对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经营者开展电商培训,提高他们的数字技能和电商运营能力。同时,相关主体也需要为农产品的推广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包括建立农产品电商平台、提供物流配送服务,以及开发适合农产品销售的移动应用等,以助力安徽省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实现产业升级。
四、结语
作为农业资源大省之一,安徽省在农产品品牌建设和电商发展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农产品品牌化与电商的协同发展是安徽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路径。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农产品品牌打造与电商协同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安徽省农产品品牌打造与电商协同发展的策略,包括建立多方参与的农产品品牌共同体、完善农产品物流与配送网络、注重对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的管理、加强数字化建设与人才培养。这些策略的实施,对推动安徽省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梁甜甜.“互联网+”背景下安徽省农产品电商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13):153-155.
[2]李学兰,冯敏敏,谭雨晴.安徽省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的SWOT-AHP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2):120-128.
[3]王淼.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省农产品品牌文化营销策略创新[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1(12):65-69.
[4]刘新新.安徽省农产品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研究[J].租售情报,2023(9):132-134.
[5]赵天琪,魏修治.安徽省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时代经贸,2024(9):174-178.
作者简介:戴萍(1994—),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