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发展视角的河南省怀姜产业供应链优化路径探析

  • 来源:现代商业研究
  • 关键字:怀姜产业,供应链,优化路径
  • 发布时间:2025-03-01 12:10

  郅储宁(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摘要:河南省怀姜产业是地方特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发展面临供应链效率相对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弱等问题。本文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分析了怀姜产业供应链的核心环节与结构,同时通过实地调研与分析,运用SWOT(态势分析法)模型评估了怀姜供应链的现状,并分析了供应链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供应链不同环节存在的不足,提出从上游种植标准化、中游加工技术提升、下游市场拓展及整体信息化协同等方面的优化路径,进一步设计了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同机制,以提升供应链的整体运行效率与市场竞争力,为怀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怀姜产业;供应链;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F762 文献标识码:A

  怀姜是河南省特有的优质农产品,具有较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在地方农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当前怀姜产业的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包括生产环节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加工技术相对落后、产品附加值不高、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弱以及供应链协同效率不高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怀姜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影响了其市场拓展和可持续发展[1]。供应链管理作为现代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手段,能够通过优化上下游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为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供应链管理与农业产业融合领域进行了广泛研究,但针对河南省怀姜产业供应链优化与竞争力提升的研究仍较为有限[2]。本文基于产业发展视角,从怀姜产业的核心环节出发,分析其供应链的现状以及供应链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路径,以促进河南省怀姜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一、河南省怀姜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怀姜产业概况

  怀姜即“清化姜”“博爱姜”,主要分布在焦作市博爱县北部的许良镇、清化镇街道、月山镇、柏山镇及附近乡镇,是同类生姜中的佼佼者,为“怀庆三辣”之首。怀姜块大、丝细、品质佳、产量高、味道美、香辣宜口、百煮不烂、抗逆力强、含水量少,易加工储藏。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背景的地方特产,怀姜已有数百年的种植历史[3]。博爱县温暖湿润的气候与富含有机质的肥沃黄土,为怀姜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4]。

  (二)怀姜产业的供应链结构

  1.种植环节。种植是怀姜产业供应链的起始环节,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与产量。怀姜的种植者多为当地农户,近年来,一些农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逐步引入现代农业技术,推动种植模式的规模化与标准化发展。

  2.加工环节。加工环节主要涉及对怀姜的初步处理、精细加工及深加工。该阶段的主要企业包括河南的一些怀姜加工厂、地方合作社及大型食品加工公司。怀姜加工过程包括去皮、切片、干燥、粉碎等,以便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3.物流环节。物流是怀姜产业供应链中至关重要的连接环节,涵盖储存、运输及配送等环节。河南省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怀姜产品能够迅速进入国内外市场。物流服务主要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涵盖冷链运输和仓储管理。冷链物流的应用确保了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新鲜度与品质。同时,优化物流体系能够有效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这一优化为销售环节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实现市场的快速响应与高效配送[5]。

  4.销售环节。销售是怀姜产业供应链的终端环节,对产品市场表现起决定性作用。怀姜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包括中药材市场、超市、药店、餐饮企业及电商平台。中药材批发商和大型零售商在批发和零售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分销网络将产品迅速覆盖全国各地甚至国际市场。同时,电商平台的发展为怀姜产品提供了全新的销售模式,不仅扩大了市场范围,还提高了消费者购买的便捷性。采用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多渠道销售策略,怀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6]。

  二、基于产业发展视角的怀姜产业供应链分析

  (一)SWOT视角下的怀姜产业供应链现状评价

  为全面评估怀姜产业的供应链现状,本文通过调研和分析,结合产业各环节的实际运行情况,对怀姜供应链的现状进行系统评价,并采用SWOT深入探讨其在竞争力方面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

  1.优势。第一,自然条件优越。博爱县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为怀姜的种植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确保了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第二,市场需求稳定。怀姜在中药材和调味品市场中的需求稳定,随着健康消费理念的兴起,怀姜产品逐步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市场潜力巨大。第三,供应链整合初见成效。部分龙头企业和农户合作社已逐步形成供应链整合模式,从种植到加工的各环节已具备一定的协同效应。

  2.劣势。第一,生产环节分散,规模化不足。怀姜产业的生产环节仍以小农户为主,缺乏规模化种植和现代化管理,导致生产效率相对较低、质量不稳定,无法满足大规模市场的需求。第二,加工技术落后,附加值低。怀姜的加工工艺相对传统,现代化加工技术应用不广泛,加工深度不够,产品附加值不高,难以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3.机会。第一,政策支持与行业蓬勃发展。近年来,相关部门对特色农业产业的支持政策不断加强,为怀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怀姜的药用和保健功能逐渐被更多市场接受。第二,品牌革新与国际化扩展。怀姜产业具有较大的品牌提升空间,特别是借助电商平台的推广以及国际市场的开拓,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4.威胁。第一,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其他地区和国际市场中类似产品的增加,怀姜产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在价格和产品质量上的压力。第二,供应链协同不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效率不高,信息不对称和资源流动不畅,影响了整个供应链的高效运作,增加了运营成本。

  (二)怀姜产业供应链发展存在的问题

  1.线上销售模式不够完善,电商布局相对滞后。怀姜产业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渗透率较低,线上销售渠道尚未充分开发。部分企业缺乏对电商平台的深度利用,未能构建有效的线上营销体系。此外,产品包装缺乏特色,市场定位不够精准,导致怀姜产品的辨识度较低。缺乏系统化的品牌推广和消费者互动策略,使得怀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线上市场知名度有限。

  2.物流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冷链运输能力相对不足。怀姜产品对储存和运输条件要求较高,但当前物流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冷链运输网络尚未全面覆盖,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因温控不当而影响品质。此外,现有物流模式多依赖第三方服务,缺乏产业链内部的高效协同,导致物流成本偏高,运输效率较低。这不仅制约了怀姜产品的市场扩张,还削弱了其整体供应链的竞争力。

  3.下游品牌影响力有限,市场开拓能力相对较弱。怀姜产业的品牌建设较为薄弱,缺乏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品牌。由于品牌推广不足,消费者对怀姜的认知度有限,影响了市场的渗透和扩展。同时,怀姜产业的市场开拓能力较弱,高度依赖传统销售渠道,难以有效拓展新的消费群体和区域市场,其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

  4.供应链协同效率不高,市场响应滞后。怀姜产业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协同效率相对较低,对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整合性较差。上游的种植环节和下游的销售环节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机制,导致出现信息不对称、资源浪费和市场响应滞后等问题。此外,供应链的整合性和灵活性不足,导致整个产业链的运营成本较高,难以实现高效协同运作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三、河南省怀姜产业供应链的优化路径

  (一)明确优化目标

  1.提高供应链的效率与灵活性。企业应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精益管理理念,灵活调整生产与配送计划,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减少因市场波动导致的库存积压或供应不足,降低供应链的运营成本。此外,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推动数据共享与协同调度,以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高效联动。

  2.推动供应链的绿色与可持续发展。在供应链优化过程中,需高度重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友好保护,应积极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从而减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加强绿色物流体系建设,优化运输路线,采用低碳排放的运输工具,推动供应链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3.提高市场竞争力与品牌价值。制定供应链优化策略还需注重品牌建设和产品附加值的提升,以提升怀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供应链优化过程中,应加强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质量控制,推动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如深加工产品和功能性食品,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深化供应链优化策略设计

  1.优化线上销售模式,强化电商布局。为提升线上销售份额,应加速在主流电商平台的布局,建立有特色的官方旗舰店,并利用搜索引擎优化和内容营销提高产品的曝光率。企业需提升电商运营能力,制定精准的数字营销策略,利用大数据分析来深入洞察消费者偏好,优化产品组合与定价策略。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包装设计的识别度和吸引力,利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进行多渠道宣传,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强消费者对怀姜产品的信任。

  2.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提升冷链运输能力。针对冷链运输的短板,应积极引进先进的冷链技术与设备,构建完善的冷链物流网络,特别是在种植基地与主要消费区域间实现无缝冷链对接。相关部门与企业应协同推进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设立区域性冷链仓储中心,提高运输效率。企业可以考虑自建或联合运营物流体系,减少对第三方物流的依赖,降低物流成本,同时增强怀姜供应链的整体协同效应与市场竞争力。

  3.拓展多元化销售渠道,强化品牌效应。在销售环节,应积极拓展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多元化销售渠道,不仅包括传统的药材市场和食品销售渠道,还应积极拓展电商平台和跨境电商以及海外市场,特别是针对东南亚、欧美等地区对中医药产品的需求,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深度挖掘并传播品牌故事,并通过参加国际展会、举办赞助活动等方式,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品牌的溢价能力。

  (三)构建供应链协同机制

  1.相关部门引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相关部门在怀姜产业供应链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推动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协同与升级。相关部门可以出台针对农业现代化、技术创新的补贴政策,促进怀姜种植和加工技术的提升;在物流和销售环节,提供税收优惠和融资支持,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拓展销售渠道。同时,相关部门应注重市场导向,政策应以满足市场需求为核心,促使企业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生产布局与经营策略。此外,相关部门还应推动产业集群建设,促进上下游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共享资源与信息,提高供应链的整体协同效率。

  2.加强企业间协同与信息共享。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是提高供应链效率的核心。在怀姜产业中,种植、加工、物流和销售等环节涉及多个企业,企业间的协同合作和信息共享至关重要。企业应打破信息孤岛,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数据共享,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实时获取供应链中其他环节的需求和库存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同时,企业可以探索创新合作模式,如通过“农企合作社”模式,推动农户与加工企业的深度合作,实现原料采购、种植管理、加工生产与市场销售的统一协调,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与灵活性。此外,企业之间应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动跨企业、跨区域的合作,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赢为基础,构建更加稳固和高效的供应链体系。

  四、结语

  本文基于产业发展视角,对河南省怀姜产业的供应链管理进行系统分析,明确了产业供应链的现状与优化路径。研究表明,怀姜产业在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存在结构性问题,影响了整体产业发展。引入现代农业技术、优化加工工艺、拓展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建设以及推动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可以有效提高供应链的效率与灵活性。相关部门与企业的协同合作、企业间的信息共享与创新合作模式也是实现供应链优化的关键。未来,怀姜产业应持续深化供应链管理,强化协同机制,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提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柴志香,苏刚.基于AHP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探究[J].物流科技,2024(17):142-144.

  [2]王力锋,姚源果,范永军,等.广西-东盟跨境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及绩效评价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4(17):16-20.

  [3]周文超,李英毅.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对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24(17):91-94.

  [4]魏恒,王雪慧,胡果.考虑数字溯源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农产品供应链决策研究[J].经济问题,2024(8):111-120.

  [5]李弘,尚洲金,梁加昕,等.区块链背景下绿色农产品供应链主体上链演化博弈研究[J].供应链管理,2024(5):58-74.

  [6]徐旭初,杨威.社区团购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识别与风险网络结构分析:以淘菜菜为例[J].中国流通经济,2024(3):56-66.

  作者简介:郅储宁(1990—),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农业供应链产销一体化。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