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的卡西莫多
万万没想到!龟苓膏里真有龟
龟苓膏原本是以药膳的形式出现的苦味果冻。不过加糖之后,龟苓膏就变成一种口感独特的甜品。
每一间老字号店铺贩卖的龟苓膏,成分或多或少都有差异,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大致来说甘草、罗汉果、白芷、槐米、蒲公英、栀子、金银花、菊花等都是里面的常客,食用龟苓膏的时候也少不了蜂蜜或者炼奶。
相比我国很多名不副实的食物,龟苓膏着实“真诚”很多,最早的龟苓膏中真的是有乌龟!配方中会使用到“龟板”,也就是龟类动物的腹甲,尤以金钱龟和鹰嘴龟为主。如今这两种龟类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正规的龟苓膏厂商已经不再使用它们的龟甲作为材料,而是改用人工养殖的中华草龟(Mauremysreevesii)或者干脆放弃使用龟甲,用洋菜代替。洋菜也就是奶茶中的“寒天”,同样正是微生物培育中必备的琼脂。它是由红藻提炼而成,具有丰富的胶质。神秘的中国根
除了龟甲,传统的龟苓膏中还有一种必须存在的食材——土茯苓。土茯苓(Smilax glabra)又名光叶菝葜(bá qiā),在一些地方也叫作冷饭团或者硬板头。
土茯苓的块茎在16 世纪的欧洲被奉为“神木”。1546 年,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查理五世深受痛风困扰,御医们也束手无策,作为异域草药的土茯苓就被进献给了皇帝,结果居然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在此事之后,土茯苓就成为当时贵族们推崇的神药。
当时的葡萄牙商人为了保守秘密,一直没有公开这种药材究竟来自何种植物。所以当时的欧洲各国,都纷纷用“中国根”( 英文China Root, 拉丁文RadixChina)来称呼土茯苓,它的价格也因为神秘的身世而一度暴涨。
作为御医中的一员,安德雷亚斯·维萨里(Andreas Vesalius)对土茯苓进行了仔细研究,并以一种非常严谨而全面的角度去阐述了土茯苓。他通过实验和临床观察,给出了他自己的结论。他的研究客观且翔实,直到今天都具有学术价值。最终他把自己的研究内容写成了《中国根书简》,这也是欧洲人第一本全面描述中国药物的书籍。
龟苓膏的真正“灵魂”
龟甲和土茯苓含有的多糖和蛋白质都是胶质,但仅仅依靠它们还不足以让龟苓膏成为“膏”。真正让龟苓膏能够Q 弹透明的成分,其实来源于凉粉草。凉粉草(Platostoma palustre)又叫草粿草、仙人草。
和土茯苓类似,它也是南方常见的植物。作为唇形科的植物,它与“同门”的薄荷、荆芥、薰衣草一样,体内含有具有挥发性的萜类物质,所以用它做的凉粉总是自带着一股清香。
正是这些多糖类物质,让龟苓膏可以凝固。我们甚至只需要轻轻揉搓凉粉草的叶子,就能感受到其中多糖带来的黏滑状态。这些多糖主要存储在凉粉草的细胞壁中,在碱性的环境下更容易溶解,所以我们的祖先想到了用草木灰和凉粉草一起烹煮的方法。
在经过采摘、晒干、切草、蒸煮、碱提、过滤等众多工序制作之后,凉粉草就变成凉粉了。
凉粉草身份多变: 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南洋一带,它是仙草水,被制成类似刨冰的小吃;在潮汕地区,它被称为草粿,甚至随着潮汕人漂洋过海;在客家地区,它变成了仙人粄,成为既能解渴又能解饿的美味;在台湾它就成为烧仙草,往往还需要加上各种小料,冷热食用皆可;而在广西的梧州,当它遇到了龟甲和土茯苓,就变成了龟苓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