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鲜的婚姻,离不开“3间房”

  文/满慈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结婚10年,你们是否变成了彼此最厌恶的模样?留言五花八门,其中一条高赞回复这样写道:“婚姻的本质,就是从两两相喜到两看相厌。”

  无论是走心抱怨,还是幽默自嘲,都不难看出人们身处围城之内,藏满委屈和心伤。约翰·戈特曼在《幸福的婚姻》中说:“世上最难经营的公司,是家庭;最难相处的关系,是夫妻。”

  没有人不渴望爱人贴心、爱情常在,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不懂如何在柴米油盐中编织美好。这世上没有完美的婚姻,更没有天选伴侣,全看彼此如何掌舵。而那些能够相伴到老、爱情保鲜的婚姻,都离不开“3间房理论”。

  加温房:二人时光,再忙也要挤出来

  提到“二人世界”,已婚人士总会一脸无奈、不屑。有孩子要带,有家务要做,公司还有一大堆工作要忙,哪里顾得上风花雪月。婚前的亲密无间,逐渐被日常琐碎、忙碌取代,早就没了力气经营夫妻的小世界。

  很多时候,我们匆匆赶路,却忘记有贴心伴侣支撑、良性婚姻托底,才能坦然面对人生的未知。当慢慢丢掉分享欲,忽略二人时光,两个人注定会渐行渐远。

  《我离婚了》一书中,作者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

  女人的丈夫是“工作狂”,婚后整天早出晚归,无暇关心家里发生的一切。她想晚餐后跟丈夫一起下楼散步,丈夫总是推脱“要加班,没时间”。刚开始她劝慰自己,丈夫只是暂时忙碌,拼命也是为了家庭。可怀孕后,丈夫依旧忙着应酬、出差,和她交流、约会的次数几乎为零。这种“爱人熬成室友”的生活,让她逐渐丧失一起走下去的信心,最终提出离婚。

  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不是我们不相爱了,而是我们已经忙到很久没有好好看过对方了。”

  夫妻关系,本该是这世间最亲密的存在,一旦穿插太多人或事,注定模糊婚姻最初的面貌。唯有保证双方有互动、有话聊,爱情才能继续,家庭才能牢靠。

  同事兰姐,结婚11年,和老公还像刚谈恋爱一样恩爱。每周五她都会打扮精致,下班后和老公赴一场两个人的甜蜜约会。每年结婚纪念日,两人也会提前做好攻略、请好年假,去外地过几天二人世界。

  同事曾好奇地问她:“你们平时工作这么忙,怎么有精力一起做这么多事情?”兰姐笑着说:“婚姻要走一辈子,二人时光当然再忙也要挤出来呀!”

  婚姻生活里忙碌、事多是常态,但我们可以用有趣的互动去唤醒、升温彼此的心。当彼此多些“加温”互动,便会发现,所谓幸福不过是眼中景、碗中餐、枕边人。

  喘息房:彼此适当“留白”,腾出空间

  心理学家费洛姆说:“婚姻虽然是人和人之间最紧密的联系,但前提应该是双方都是独立的个体。”很多时候,人们因为相爱选择携手一生,最后却因爱得太窒息想要逃离围城。

  前不久,高中同学小董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离婚动态。他们恋爱3年后结婚,是朋友圈公认的模范夫妻,不承想这段婚姻仅仅维持了两年就草草收场。

  小心问过原因才知道,他妻子的爱让他喘不过气来:每天穿什么衣服、搭配哪条裤子,都得按妻子的想法来;微信必须秒回,晚1分钟就会遭遇劈头盖脸的责问、怀疑;出差、应酬也要随时拍照片、报位置、发视频……时间一长,小董越来越害怕回家,不想再忍受妻子的控制。曾经缠绵、深刻的爱意,却因没有“距离感”走向末路,实在令人惋惜。

  学者周国平曾说:“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一切麻烦和冲突都起于无意中想突破这界限。”

  婚姻生活就像两个偶然相交的圆,相交之处互相坦诚,相交之外则要彼此独立。

  很喜欢《孤独六讲》中的一句话:“在个体更独立的状态下,他的爱才会更成熟。”好的夫妻,既不会捆绑对方,也不会阉割自我。世间烦扰,即便再紧密、相爱的伴侣,内心也会渴望有一个角落完全属于自己。给对方留足空间,是我们对彼此的信任与尊重。给自己留足空间,是我们爱自己的方式,也是爱他人的前提。尊重双方的“喘息空间”,不强制打破、闯入,才能让彼此携手走得更远、更稳。

  容错房:小错闭眼,才会细水长流

  作家艾小羊说过这样一句话,很是赞同:“不要动不动在亲密关系中谈三观、争对错,而要懂得自省与感恩,明白亲密比正确重要,包容比改造重要。”

  婚姻说到底,没有太多大是大非,不过是柴米油盐、鸡毛蒜皮的细碎小事。如果事事争对错、辨是非,只会让“婚姻小屋”摇摇欲坠。

  小说《一地鸡毛》中,李靖就是个凡事都要争一争的人。因为家务怎么做、衣服怎么洗的问题,她每天都要对丈夫念叨很多遍。有一次,丈夫忘记把豆腐放进冰箱,导致食物变馊。她又开始责怪丈夫丢三落四、不仔细,心思完全不在过日子上。丈夫感到无比烦躁,与她大吵起来。两个人互不相让,歇斯底里地指责对方,闹到最后甚至动了离婚的念头。

  家庭生活中,没有人十全十美,都会偶尔迷糊、犯错误,过分上纲上线,只会让矛盾愈演愈烈。诚如作家苏芩说的那样:“婚姻就该是笔糊涂账,越糊涂越有黏性。”

  想要婚姻长久、稳固,双方都要懂得忽略、接纳彼此的瑕疵,才是正确之法。

  纪录片《人生果实》中,有一对日本老夫妻,他们相伴65年,婚姻生活几乎没有发生过争吵,一直甜甜蜜蜜。老爷爷修一为人细心,总是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老伴英子则是个粗线条的人,不是做完饭不关煤气,就是洗菜忘记关水龙头。修一没嫌弃她记性差、总犯错,反而贴心写个小纸条,提醒她。容得下伴侣细枝末节的小缺点,能略过生活里无伤大雅的小错误,正是他们爱情保鲜的关键所在。

  一段好的关系,一定是相互包容、相互退让的。在不涉及大是大非的事情上,适时“闭眼”,能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关怀。丈夫洗完衣服忘在洗衣机里,别着急责怪,提醒他再洗一遍就好;妻子又一次忘记带家门钥匙,不要嫌烦,此时的她最懊恼;约好周末看电影,结果对方因工作爽约,就给他一个“下次请大餐”的赎罪机会……为婚姻生活搭建一个“容错”房,理解彼此不易之处,小日子才能越过越顺。

  婚姻是夫妻双方要共修一生的课题,需要有永不放手的决心,也要有彼此相处的智慧。保持两人独处频率,才能为感情加温;留出彼此心灵空间,才能为生活加氧;学会偶尔闭闭眼,才能让婚姻细水长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