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有时候明明吃撑了,却仍然能吃得下一些甜点,这是为什么?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代谢研究所的亨宁·芬斯劳团队发现,这种“甜点胃”现象是由大脑驱动的——大脑中传递饱足感的神经元,同时也会产生驱动甜食欲望的讯号。
研究人员在小鼠吃完饭后,为其提供含糖的零食,结果即使小鼠已经吃得很饱,也会和人一样大吃特吃。此时,小鼠大脑一组特定的神经元活动大约增加了四倍,这种飙升甚至在小鼠刚接触到甜食时就已经开始了。活跃的神经元名为前阿片黑素细胞皮质激素(POMC)神经元,它会产生一种名为β- 内啡肽的激素。
内啡肽就像身体麻醉剂,使它们能够忽略饱腹感,形成一种对糖的“奖励信号”,鼓励它们继续吃更多的甜食。有意思的是,这种“吃饱了还想吃”的现象只针对含糖食物,而面对含高蛋白、高脂肪的其他食物时,吃饱了的小鼠们却很挑剔,不会产生想吃的欲望。
为了调查人类是否存在类似机制,研究人员让志愿者通过吸管吸入糖溶液,结果发现人类的大脑也有同样的反应,相同的区域和神经元也会被激活。亨宁·芬斯劳说:“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这是有道理的:糖在自然界中很少见,相比于脂肪或蛋白质等其他来源,糖更容易转化为能量,能提供快速的能量。吃甜点对动物来说,就像给油箱加油一样。”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