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变应变 拓展外贸新空间
- 来源:中国会展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外贸,空间,突破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4-04 17:20
文/ 于云霞 责任编辑/ 常予莹 861563981@qq.com
本届大会共有15个交易团, 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南京、宁波、杭州、厦门、青岛等主办省市和组团城市交易团, 以及联合交易团、跨境电商交易团和境外交易团, 共组织境内外参展企业3250家,其中境外展商364家, 覆盖13个国家和地区。展览总面积达11.5万平方米, 覆盖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10个展馆, 共设服装服饰展、纺织面料展、家庭用品展、装饰礼品展四大专业子展, 以及跨境电商和境外展区两大特色展区, 总展位数突破5100个。
参展企业结构优化,创新成果密集涌现
本届华交会展览总面积达11.5万平方米,共设服装服饰展、纺织面料展、家庭用品展、装饰礼品展4大专业子展及跨境电商、境外展区, 覆盖10个展馆, 总展位数突破5100个, 吸引境内外3250家企业参展。
新产品、新技术大量涌现。本届华交会参展企业中,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细分行业龙头占比大幅提高, 参展含“新”量持续攀升。展品涵盖智能家居、绿色材料、专业服饰等前沿领域, 跨界融合与技术创新成为亮点。
同时, 为激励创新, 44家企业于上午的开幕式上获颁“华交会产品创新奖”, 涵盖智能家居、绿色材料等新领域, 展现中国外贸“创新不止、韧性前行” 的蓬勃气象。
此外, 本届将继续在W5馆设立境外展区, 展览面积1.15万平方米, 展位总数450个,分设日本、韩国、东南亚、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家和地域展区,吸引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364家企业参展。
采购商规模稳增,新兴市场采购商过半
本届华交会着力打造高效供采对接平台,通过多元化招商路径与精准服务,助力全球买家与展商高效合作。展会首日共设欧美专场、服装服饰专场和纺织面料专场3场对接会, 对接专区现场人流如织, 服装服饰专场吸引了大批采购商驻足洽谈, 其中, 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东南亚地区的采购商占比过半, 采购对接会成为响应RCEP红利、深化中国—东盟产业链协同的重要窗口。
此外, 本届展会早早开启线上联动, 依托官网、TikTok、微信视频号等海内外社媒矩阵,展前密集发布“直击华交会——对话行业先锋” 系列短视频, 精准触达目标采购群体。
主题会议引领风向,数智融合驱动转型
展会首日,“识变应变 拓展外贸新空间” 主题开幕式与“AI赋能:跨境电商创新发展新路径” 跨境电商高层论坛同步举行。开幕式邀请了境内外行业领袖、专家学者, 围绕全球供应链重构、数字化出海、中美贸易政策等议题展开研讨, 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跨境电商高层论坛聚焦AI技术与跨境电商深度融合, 探讨AIGC技术在选品、营销等环节的应用, 助力中小企业降本增效。
本届华交会的主题更为前沿和聚焦, 通过搭建研讨和成果分享的交流平台, 为参展企业乃至整个国内轻工贸易行业指明了发展方向。这种引领作用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 更体现在理念和模式的创新上, 将为外贸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清晰的路径指引。
本届华交会积极顺应我国贸易转型升级、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 参展企业结构明显优化,跨界企业比例提升, 产业链协同效应逐渐凸显。其中, 品牌企业占比达20%, 专利企业占比15.2%, 拥有新材料、新工艺的企业占比6.6%, 还有52家专精特新企业闪亮登场, 展览的科技含量与创新浓度持续攀升。
在新技术方面, 涌现了众多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绿色低碳技术、3D打印技术、先进专利技术的最新应用成果,如首创PVC薄膜印刷机、塑料光纤技术、智控小家电等;在新材料方面, 彰显了纳米材料、航空新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的广泛应用, 体现了新材料在提升产品性能和功能方面的优势;在新工艺方面, 出现了一批外贸企业通过革新材料加工或处理方式, 赋能贸易升级的典型案例。包括竹编工艺、仿手工扎染工艺、陶瓷工艺等, 这些新工艺不仅提升了产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还为传统文化出海注入了新的活力。
内外贸一体化加速,双循环格局纵深推进
作为落实国家“双循环” 战略的重要平台, 本届华交会推动内外贸一体化的系统性步伐加快。参展企业中,既深耕出口又拓展内销的企业达552家,占比约17%。这些企业依托国际市场的技术积累与品牌优势, 将优质产品引入国内市场, 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同时, 跨境电商展区现场共集聚了120余家平台与服务商, 涵盖综合平台、智慧物流、AI选品等板块, 依托跨境电商展区, 通过数字化手段打破内外贸壁垒, 降低企业市场转化成本,有助于催生更多内外贸协同范本。
绿色贸易势头强劲,可持续发展成共识
绿色创新贯穿产业链各环节, 从可降解材料到环保工艺, 展商纷纷亮出“绿色名片”。稀土材料刀具、塑料光纤面料、自然降解枕芯等环保可降解产品占比显著提升, 绿色贸易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此外,华交会通过优化布展流程、推广节能技术, 践行低碳办展理念,呼应全球可持续发展趋势。
精准对接,合作意向持续升温
为促成供需双方精准成交, 本届华交会共定向邀请4个采购团组的1087名采购商与会, 7场现场采购对接会,共计开展了1065轮次的对接, 供需双方在“面对面”、“屏对屏” 交流中碰撞商机,合作意向持续升温。其中,新增设的东南亚专场对接活动效果远超预期, 成功促成15家采购商与71家参展商达成合作意向, 共计开展96轮次的对接洽谈, 充分彰显参展企业对开拓新兴市场的强烈需求。
此外, 展会筹办期间组织企业赴沙特、南非等地举办海外推介会, 深化“一带一路” 市场布局。同时,依托TikTok、Facebook等海外社媒矩阵,推出“直击华交会” 系列短视频,精准触达境外采购商。众多展商纷纷表示,通过借助华交会的“线上+线下”多渠道推介, 优质产品出海得到了更积极、更精准的反馈, 大大提高了对接交流的效率。
服务升级优化体验,开放合作共赢未来
为提升展客商体验, 本届华交会对丰富餐饮品类、优化展区交通动线等系列服务进行了升级。
一方面, 在1号入口大厅特别增设了vip采购商休息室, 全天候供应现磨咖啡、精选茶饮以及茶歇零食, 为VIP采购商提供一个舒适、私密的商务洽谈和休息空间。
另一方面, 针对重点采购商推出礼遇礼包, 服务涵盖快速入场、免费住宿、往返接送、参观路线定制等环节, 全方位满足重点客商的多元需求。
为期四天的第33届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于4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落下帷幕。作为我国轻纺及轻工产品领域规模最大、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经贸盛会之一,本届华交会以“开放共赢”为核心理念,全面展现中国外贸创新突破与韧性发展的蓬勃气象, 为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稳量提质注入强劲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