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池文淑
船舶海工产业是高端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配套和总装则是船舶海工产业的两个核心。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施卫东建议在发展船舶海工总装能力的同时,把船舶海工配套产业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主攻方向,打造船舶配套特色产业集群。
在此之前,江苏省重点打造的“通泰扬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已成功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持续完善产业生态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2024年以来,江苏南通在船舶海工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南通船舶工业发达,是我国船舶工业整体实力提升的重要缩影。2024年以来,南通全市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均大幅增长40%以上,企业交付、手持、新承接海工装备超150艘,部分企业在手订单已排至2027年,全年总产值更是突破2000亿元。
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南通打造更强产业链条。截至2024年9月,规上企业(旨规模以上企业,以年产量作为企业规模的标准)37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7家,中远海工、招商局重工、振华海工、中集太平洋、惠生清能等总装企业,以及政田重工、力威机械、海兰信、润邦重机等配套企业聚链成群。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南通锻造更多大国重器。数据显示,2024年,南通75%的船舶海工企业建有技术中心,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65个,省船舶海工技术创新中心、东南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纷纷落户。全球最大2.4万标箱集装箱船、全球最大双燃料汽车滚装船等40多个首制产品从这里走向世界。
以彰显特色为原则,南通建造更优平台载体。截至2024年9月,依托港口岸线和腹地资源,南通高标准建设了8个专业园区,其中,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总装水平全国领先,海门高技术船舶海工装备产业园加快打造豪华邮轮配套产业链,崇川船舶配套工业集中区集聚效应显现,南通开发区船舶海工产业园产品高端化更加凸显,南通创新区聚力建设船舶海工服务业集聚区。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南通营造更好发展生态。在人才引培方面,2024年以来,南通会同工信部人才中心共建国家专项人才集聚区,引进海内外专家近100人;南通职业大学、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组建3个产教联合体,每年培养相关领域工程师超500人、高技能人才上万人。
展望未来,南通将聚力推动海洋经济全产业集聚发展,锚定船舶海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国际化方向,促进研发设计、集成总装、检验认证、维修运营等船海专业服务与生产制造协同发展,奋力向世界级船舶海工集群迈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