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交友法则:大胆筛选,别怕走散

  文/每晚MK

  知乎上有人问:“怎么接受和以前的朋友关系疏远的事实?”有个网友回应道:“人和人的相处,本质上是互相筛选的过程。日渐疏远,说明你们已经不再匹配,默默离开就是最好的告别。”

  是啊,在人生这趟列车上,有人上车,自然也会有人离开。一站有一站的相遇,一岁有一岁的风景。成年人交朋友,最好的态度就是大胆筛选,别怕走散。

  圈子不同的人,注定渐行渐远

  正所谓:“人间枝头,各自乘流。”在岁月的渡口,我们划着各自的小舟,驶向不同的支流。曾经再要好的朋友,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有了新的圈子和不同的归宿。

  作家阿何讲过自己意难平的一段往事:

  他有个发小,小时候两人经常混在一起玩。他们一起上山捉鸟,下河摸鱼,形影不离,好得像亲兄弟一般。渐渐地,两人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发小成绩不好,留在老家,给人打点零工;阿何考上了北京的大学,毕业后到一家著名出版社做编辑。大家各忙各的,很少能见上一面。

  几年后,阿何回乡探亲,第一件事就是和发小重聚。在去发小家的路上,忆起小时候两人一起玩耍的快乐时光,阿何激动不已。

  然而再见时,光景却不同往日。阿何觉得做工人太辛苦,劝发小早寻出路,发小说他尽用些不着边的话来卖弄;阿何送给他两本书,发小说没空看,喝酒打牌也挺有趣。阿何无奈叹气,发小觉得他现在是文化人,看不起自己。两个人没聊几句,不欢而散。

  阿何意识到,这段珍贵的友谊再也回不到从前,于是给发小留下一份礼物,便匆匆告别,不再主动联系。

  卡夫卡在日记中曾写道:“社会生活在圈子里进行着,唯有尝过痛苦滋味的人才相互理解。”圈子不同的人,注定融不到一起,因为圈子的背后,是观念和想法的差距。你在自律上进的圈子,想的是读书、健身、交良友,如何实现自我提升;他在躺平摆烂的圈子,想的是喝酒、打牌、玩游戏,上班怎么浑水摸鱼。两个人的生活一旦没有了交集,即使面对面,心也隔着千里万里。圈子不再相同的人,不必执着,大胆放手,就是对彼此最好的选择。

  电视剧《人世间》中有句台词说得好:“人得跟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离开不合适的圈子,你才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三观不合的人,必定分道扬镳

  鲁迅说:“人和人的差异,比人和猿的差异还大。”跟三观不合的人相处,这种感受尤为明显。你赤诚相待,向他敞开一颗真心,他却有意无意地误解你、中伤你,让你身心俱疲。这样的两个人即使有幸同行,最终也会走散在人海里。

  印象派画家塞尚在13岁时,遇见了12岁的左拉,两人结为伙伴,他们一起游泳、钓鱼、爬山……玩得不亦乐乎。人高马大的塞尚,还常常保护弱小的左拉,让他免于被人欺负。后来,塞尚爱上画画,左拉从事文学,他们怀着远大理想,双双前往巴黎。

  塞尚颇有天赋,很快就小有名气,但巴黎人纷纷嘲讽他举止粗俗,画作怪异。即使被贬得一无是处,塞尚仍坚持自我,不愿妥协。此时唯一的好友左拉,却为了早日出头,不择手段——为了博人眼球,引来关注,他把塞尚的形象写进了一本小说里,书中的画家,举止癫狂,自以为是旷世天才,却屡遭不顺,最终变成了疯子。

  塞尚得知此事,顿觉心寒。他没想到自己的艺术与追求,在好友的眼里,竟是如此不堪。他与左拉就此绝交,老死不相往来。

  一段友谊是如何走向终点的?或许就是两个人距离很近,却再也读不懂彼此的心。你抱负远大,他说你不切实际;你坚持心中所爱,他觉得你是死脑筋;你为达目标,拼尽全力,他却认为你的努力不值一提……观念天差地别的两个人,注定不能合拍,又怎能一路同行?

  房琪在《为歌而赞》中说:“我们终其一生,不是为了满足每一个人,而是要找到同频共振的那一部分人。”不要为了迎合他人而改变自己的想法,也不必因为离开一个不懂你的人而感到失落。对待三观不同的人,不妨大胆一点,勇敢放弃,你现在放手的每一段糟糕的关系,都会在未来成就更好的自己。

  消耗你情绪的人,趁早远离

  人与人的相处,是一场礼尚往来的储蓄。你存一些,我存一些,互相注入正向的能量,情谊才能在两个人之间不断流动。如果得不到积极的反馈,你的每一次付出都是在透支自己。

  网友“小米”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她在上大学时,有一个同窗四年的好友,毕业后两人去了不同的城市。但对方一有事情,小米就会赶到她身边去。好友家里有变故,好友和男朋友分手时,都是小米陪在一旁,耐心安抚。

  一开始,好友还心怀感激。但渐渐地,好友就把她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并且对小米越发冷漠起来。小米买了件漂亮的裙子,好友瞥了一眼,说太显胖了;小米说工作压力大,好友说她能力不行非硬扛……每次跟好友聊完,小米都觉得心里堵得慌,但她都只当朋友是心直口快。

  直到有一次,小米父亲生了重病。她难过不已,瘫在医院走廊里,拨通了好友的电话。好友没听她说完,就不耐烦地回道:“你爸生病了,我也管不了啊。”然后就挂断了电话。

  小米很是委屈,回想和朋友相处的点点滴滴,她才意识到:一直以来,朋友都在不断消耗自己的情绪,对她的感受毫不在意。想明白后,她果断地和对方断绝了关系。

  听过这样一个比喻:友谊是一朵柔弱的鲜花,不能只靠一个人来浇灌。世界上没有一段长久的关系,能靠单方面的付出维系,因为和一味索取的人相处,你的能量再充沛,也会被消耗殆尽。

  要知道,好的感情,一定是彼此成全、互相滋养。总是无视你、打压你的朋友,不必再留在身边。他不体谅你的真心,你又何必勉强自己?对于不珍惜你的人,挥手告别,就是最好的结局。

  作家三毛说:“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它的时间。”成年人的朋友圈也一样,聚散皆有定数,筛掉了不合适的感情,才能把身边有限的位置,留给真正懂你的人。

  正所谓:“山海自有归期,风雨自有相逢。”别害怕一段关系的走散,也别怕一个人会觉得孤单。过了这段路,你总会遇见更合适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我们都能用舒服的关系,换来淡淡的欢喜。

  摘自“每晚一卷书”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