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C 深度“链”接“一带一路”
- 来源:中国对外贸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贸易,伙伴,中国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5-09 11:31
今年是中国与泰国建交50周年。今年2月,泰国总理佩通坦访华,这是她就任总理后首次正式访华。
当前,中泰两国互为对方重要贸易伙伴。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中泰双边贸易额为1339.815亿美元,同比增长6.1%。同时,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BOI)秘书长纳立·特提拉素(Nairt Therdsteerasukdi )在佩通坦访华期间表示,2024年,中国是泰国最大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国之一,投资领域包括电子元件、电路板、智能家电、数据中心、电动汽车等,这些投资非常符合泰国工业发展方向,也是泰国政府大力推广的领域。
于2017年提出的泰国“东部经济走廊”(Eastern Economic Corridor, 以下简称“EEC”)概念,是泰国政府近30年来最重大的投资计划,也是泰国20年国家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和提升东部沿海地区,重组和振兴泰国国家经济,有力推动实现“泰国4.0”目标。近年,EEC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深度对接,成为中泰经贸合作的新亮点,为两国企业提供广阔的合作空间,也为国际合作树立典范。
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作为泰国唯一的国家级经济特区,EEC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坚实的产业基础和优惠的投资政策,正在逐步成为本国乃至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EEC位于泰国东部沿海,涵盖北柳、春武里和罗勇三府,总面积达1.3万平方公里,人口近300万。该区域陆上与柬埔寨、老挝、越南相连,海上则位于印度洋与西太平洋海上航线的中心位置,拥有泰国最重要的两大深水港——林查邦港和玛达朴港。而且,EEC的交通网络十分发达,包括扩建芭堤雅乌塔堡国际机场、修建曼谷至罗勇的高速铁路、新建复线铁路和城际快速公路等,形成集海陆空三维交通系统于一体的国际交通体系。这些项目不仅提升了EEC的交通通达性,还促进了泰国与周边国家的联通。
为吸引外资,特别是高科技产业投资,泰国政府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在EEC内,投资企业可享受最长15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同时,BOI还提供土地所有权、最长50年的国有土地租赁权以及针对目标行业的投资、研发和人力资源开发的补助。这些政策极大地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
今年年初,泰国工业部、商业部、EEC办事处、BOI、泰国工业园区管理局(IEAT)以及安美德集团等政府部门和私营企业携手启动“政府一站式服务中心”。该中心位于春武里府的安美德工业园,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便捷的行政服务,包括许可证申请、税收优惠、进出口许可等。泰国政府希望,通过这些服务中心推动高科技行业的投资,为泰国GDP增长贡献至少1%的力量。
无疑,EEC的建设不仅对泰国自身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对东南亚各国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优越的交通枢纽地位使得EEC成为区域物流中心,降低周边国家的物流成本,促进区域贸易往来。其次,EEC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应用为东南亚其他国家提供借鉴与合作的机会,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此外,EEC吸引大量外资,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中泰“链”出新高度
近年,泰国将EEC建设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深度对接,吸引大量中国企业前往投资。2024年,中国企业在泰国申请投资810个项目,申请投资金额1746亿泰铢(约合51亿美元),其中42%的新批外商投资额流向EEC。这些投资帮助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的问题,创造约5万个就业岗位。同时,中泰企业在消费电子、家清产品、时尚产业及数据服务等领域的合作,也为两国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自设立之初,EEC便聚焦十大目标产业,包括现代汽车产业、智能电子产业、高端旅游及保健旅游、农业和生物技术、食品加工业、机器人、航空与物流、生物燃料和生物化学、数字产业、全方位医疗产业等。其中,中国在电子商务、通信技术、汽车制造、光伏等高科技和先进制造领域具有领先优势,泰国则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完备的配套服务。这种互补性促进中泰产业链的融合,特别是在电动汽车、数字经济和电子制造等领域。中国企业正在利用EEC的政策红利,整合当地资源、扎根当地市场,以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优化。
EEC办公室秘书长朱拉此前曾表示,近年来,中国对泰国投资持续增长,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亮点的中国投资带来相应产业链和技术,助力泰国提振经济、促进绿色发展。例如,广汽集团和比亚迪在EEC设立生产基地,推动泰国成为区域电动汽车产业中心。
中泰企业在EEC和“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不仅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还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重要平台。此外,也为泰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例如,华为公司在5G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及绿色能源技术方面的合作项目,为泰国提升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