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发夕至,中老铁路“泰”通畅
- 来源:中国对外贸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铁路,动能,云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5-09 11:44
千里之遥,一“路”相通。2021年12月3日,一条北起中国云南昆明,南至老挝首都万象的“黄金线路”正式开通。3年来,两地繁忙的景象映射了中老铁路这一“黄金大通道”的澎湃动能。
2023年2月,一列搭载19个冷链集装箱、约280吨新鲜蔬菜的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从云南省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驶出,标志着“中老泰”全程铁路运输往返班列成功首发。该班列由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从云南昆明运到老挝万象南站进行换装,再经泰国米轨铁路运抵曼谷,较以往的铁路加公路分段运输模式缩短约1天时间,运输成本降低20%以上。班列返程时装运泰国龙眼、榴莲等应季水果,实现“重去重回”。
近日,首趟“澜湄快线+”中老泰柬国际多式联运货物列车于3月29日抵达老挝万象。这标志着中老铁路与老挝、泰国、柬埔寨联通,实现由“点状辐射”到“连线成网”的转变。
为区域经济掀起热潮
中老铁路向北与中国铁路网连通,到达昆明、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成都、重庆等物流集散中心,再由中国铁路网通过中欧班列辐射至俄罗斯,最远可达德国、西班牙等国家;向南与泰国米轨网连通,到达泰国南部港口,直至柬埔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自全线通车运营以来,中老铁路通过不断加强通道能力提升,加快物流枢纽建设,构建多种方式融合发展的运输体系,成为中国与东盟之间内外联动、便捷高效的国际物流“黄金大通道”。
3月28日,由云南省商务厅、云南省国际班列服务贸易有限公司、昆明综合保税区等共同组织发运的货物列车从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出发,满载32个集装箱,经26小时运行后抵达万象。该趟列车的大部分货物是运往泰国的云南产蔬菜。其中一个集装箱的货物是来自浙江绍兴的纺织品纱线,货重约23吨,货值约91万元。集装箱到达万象后,将通过汽车转运至柬埔寨金边的工业园区进行成衣加工,随后销往欧美。
这趟列车的开行,打通中国到柬埔寨的一条全新国际货运通道,是在常态化开行“澜湄快线+”系列国际货运班列基础上,将中老铁路的辐射范围进一步延伸,为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和贸易畅通提供有力支撑。
至此,中老泰国际货物列车已覆盖老挝、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12个国家,以及中国31个省区市。同时,跨境货物列车每日开行数量由开通初期的2列增至目前的14列。这条货畅其流、繁忙高效的大通道正在持续释放活力,为区域内的贸易往来提供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为沿线经济的发展掀起新一波热潮。
汽笛声声,车轮滚滚。从中老铁路到中老泰班列,东南亚各国人民的民生通道正在一次又一次的延伸。高效便捷的国际通道、完备的基础设施、优质的营商环境,对东南亚各国企业来说,不仅享受到班列开行带来的机遇和红利,更为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联系提供新的动能。
为产品运输开辟新通道
依托中老铁路便捷的物流通道,农产品、工业品等有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2024年,中老铁路实现进出口果蔬运量26万吨,同比增加16.6万吨,增长率高达175%。同时,开通两年多的中老泰国际货物列车,运输货物品类也在不断丰富,从开通初期的橡胶、化肥、百货等10余种货品,拓展至如今的电子、光伏、通信、汽车等3000余种,涵盖农产品、工业品、日用品等各个领域。
如今,“澜湄快线”被沿线人民亲切地称为“快递中的快递”。来自东南亚各个国家的山竹、榴莲等风味食物,能够更加快速地摆上中国居民的餐桌。同时,中国制造的机电产品、农产品等搭乘“澜湄快线”运往东南亚,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越加多样化的货物品类运输,不仅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也促进区域内的产业协同发展。
中老泰国际货物列车通过高效的铁路运输网络,显著降低物流成本。据测算,由昆明经老挝至泰国的货运成本降低30%—50%,老挝境内的运输成本降低20%—40%。
另外,在云南磨憨口岸,智慧口岸和铁路快通等高效通关模式的实施,确保口岸进出境货物的“零延时”,例如,16吨泰国榴莲的通关过程仅需5分钟。成本的降低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还能够增强区域内的贸易竞争力。
中老泰国际货物列车的开通,推动沿线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特色产业发展。例如,云南磨憨口岸的项目加速推进,产业快速集聚,开启从“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的转型之路,并成功招商引资千亿级大单;云南的玉溪、普洱和西双版纳等地纷纷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经济快速增长。
产业的升级不仅提升区域内的经济活力,还为各国企业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玉溪瑞力鑫进出口贸易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这条铁路极大便利了我们公司的进口业务,成本比以前节约了近三分之一,客户对我们的信心也在不断增长。”
为货运服务开创新模式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老泰国际货物列车在提升供应链韧性方面采取多项创新措施,显著提高区域物流效率和供应链稳定性。
“班列+跨境电商”模式。今年3月,广东省“中老泰班列+跨境电商(9610模式)”正式运行。这一模式通过铁路运输与跨境电商的深度融合,极大提升物流效率。例如,一批跨境电商零售商品从广州增城西站启程,经云南磨憨口岸出境,抵达老挝万象,最终再到泰国曼谷,全程运输时间仅需4天,较传统海运方式节省近50%的时间。
多式联运“一单制”。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后不久,云南的云天化集团便首次尝试使用一张运输单证完成全程跨境运输,标志着多式联运“一单制”与国际铁路联运提单融资探索两项改革创新模式的成功实践。这种模式让客户只需凭一份多式联运运单,即可办理所有货物运输和提货手续,减少繁冗的手续,降低综合物流成本。
“门到门”多式联运服务。中老泰国际货物列车采用创新的公铁联运模式,货物从泰国出发,经公路运输至老挝万象,再经铁路直达中国昆明。这种模式相较传统运输方式,全程时间缩短约14天。例如,今年春节前夕,一列载有24吨泰国熟冻虾的“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抵达昆明,标志着中老铁路冰鲜水产品试点运输正式启动。这种服务模式不仅提高物流效率,还有效增强供应链的韧性。
供应链集成服务。作为铁路物资供应链集成服务企业,中国物流集团早在中老铁路建设初期就深度参与其中,提供从招标采购、组织供应、基地运营、跨国物流运输的全产业链一体化集成服务,确保项目物资供应和质量,降低物资供应成本。
冷链运输迈入常态化。针对东南亚进口水果运输需求增长实际,铁路部门加强冷链货物组织,强化与海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推行快速通关和转关模式,最大程度压缩货物通关时间,中老泰国际货物列车搭建起更加高效稳定的冷链物流新通道。其中,“澜湄快线”冷链班列日均列数由原来的1.5列增至3列,高峰时期达到4列。
作为“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实践典范,中老泰国际货物列车还开创了“铁路+园区+产业”的协同发展模式,有效带动综合开发区、经济特区等经济园区的发展。
“中老泰班列+跨境电商”模式、多式联运“一单制”、智慧口岸与高效通关、供应链集成服务、公铁联运模式等多项创新措施,正在显著提升区域供应链的韧性和效率。这些新模式不仅丰富了中老泰国际货物列车的运输产品,还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物流选择。
中老泰国际货物列车的开行,正在对沿线经济、贸易、旅游,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影响,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城市带来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和可见可及的生活变化,这条便捷的大通道正在为“新丝路”注入“新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