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年度代表工作计划助力代表作为──学习贯彻新修改的代表法系列谈
- 来源:人大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年度,工作,计划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5-16 17:08
席盘林
(成都市人大常委会,成都,610041)
新修改的代表法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年度代表工作计划,依法统筹组织和安排代表履职活动,增强代表履职活动的计划性、组织性和规范性。”“年度代表工作计划由委员长会议或者主任会议通过,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通报,并向社会公布。”结合基层人大工作实践来看,笔者认为,代表工作计划入法,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人民性、法律性、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基层人大要严格依法抓好落实。
制定年度代表工作计划是代表工作现实性要求。过去,基层有“四菜一汤”的俗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代表工作的认识。随着民主法治建设的推进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深入人心,代表工作上升到与人大“四权”同等位置,制定“一要点、二计划或三计划”即常委会工作要点和监督工作计划、代表工作计划或立法计划、监督工作计划、代表工作计划已成为地方人大常委会重要的常态性工作。把制定年度代表工作计划写入代表法,使制定立法计划、监督工作计划、代表工作计划一体成为法定要求,总结成功经验、扎根现实土壤,是非常现实、深接地气的,也是时势之所趋、代表之所愿。
制定年度代表工作计划是代表工作政治性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制定年度代表工作计划法定化,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代表工作的重要论述,强化代表工作的政治性,进一步推动基层人大加强代表工作是政治建设的集中体现,要高站位、强统筹、精计划、有组织地推动代表更好作为、更好发挥作用,与时俱进、稳中求进地推动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
制定年度代表工作计划是代表工作人民性要求。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代表工作人民性很强,做好这一重要工作事关大局。制定年度代表工作计划法定化,就是要确保代表工作做到代表和人民群众的心坎上,紧扣人民至上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牢方向、把握大局、聚焦民主、明确目标、设定预期、增添措施,有力地服务保障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广泛了解民意、深入集中民智、全面反映民愿、忠实代表好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做到为人民代言、让党和人民满意。
制定年度代表工作计划是代表工作法律性要求。代表工作法律性很强,制定年度代表工作计划法定化,抓住了深入开展年度代表工作的牛鼻子,进一步将其纳入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有助于基层人大常委会抓住关键认真贯彻落实宪法和代表法,制度化、精准化、有步骤地依法推进代表工作,切实把代表工作搞得严、活、实。
制定年度代表工作计划要注重针对性。在基层工作中,代表工作空间较大,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制定年度代表工作计划”入法,能够很好地因应形势、突出重点、弥补短板、完善措施,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使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切实把代表工作打造成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的典范,带动人大工作整体推进、纵深推进、高质量发展。
制定年度代表工作计划要突出实效性。制定年度代表工作计划法定化,明确年度代表工作的任务书、施工图、时间表,有助于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一项一项地按照时间节点和目标任务要求对照抓好落实。按照要求,年度代表工作计划需向全体代表通报,既便于代表知情、落实,也便于代表监督、支持,集思广益、凝心聚力地提升代表工作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