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Grace 书讯图文提供/上海贝贝特 版式/志明
五月既是自然萌发的季节,也是日本新财年/毕业季等社会重启节点,为了满足后疫情时代读者对“实用思想工具”的需求。我们推荐了这两本书。
当上野千鹤子以锋利的笔触剖开社会褶皱,将女性压抑的愤怒淬炼为变革的刀锋;当设计师潜入深海、攀附藤蔓,将蜂巢结构转化为抗震建筑,把蝴蝶翅膀幻化为光伏电池——我们突然发现,人类最原始的情绪与最前沿的创造,竟在同一个五月共振。
《私房谈话Ⅱ》不提供温和的安慰剂,它教会我们用愤怒熔断枷锁;《仿生设计》拒绝空洞的未来想象,它证明最高明的技术永远向生命本源低头。这个春天,让我们同时攥紧批判的利刃与共生的蓝图——毕竟,重构世界的能量,本就藏在沸腾的血肉与沉默的叶脉之中。
作者:[日] 上野千鹤子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上海贝贝特
原作名:また身の下相談にお答えします
译者:李潇雯
出版年:2024-10
定价:62.00元
ISBN:9787559874207
《上野千鹤子的私房谈话Ⅱ》
愤怒也是一种能量
本书为《上野千鹤子的私房谈话》“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一无所长的我如何求职?阴晴不定的妈妈让我感到厌烦、丈夫对我的内心毫无兴趣、无法原谅40 年前的内衣小偷、我想重启人生……青春苦恼、夫妻关系、母女问题、老年防护,一篇篇来信饱蘸人生酸甜。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简洁明快、一针见血,给出切身建议,解决人生问题。
作者简介
上野千鹤子(Chizuko Ueno),1948年出生于日本富山县。社会学者,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非营利性组织Women’s Action Network(WAN)理事长。代表作有《厌女》《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等。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上野千鹤子的私房谈话》“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延续初本形式,收录了《朝日新闻》周六副刊“烦恼咨询教室”栏目上的50篇文章。日本女性主义标杆式人物上野千鹤子,回答大众来信13年,巧妙解答人生各种难题。本书收录了50封千奇百怪的来信——一无所长的我如何求职?阴晴不定的妈妈让我感到厌烦、丈夫对我的内心毫无兴趣、无法原谅40 年前的内衣小偷、我想重启人生……青春苦恼、夫妻关系、母女问题、老年防护,一篇篇来信饱蘸人生酸甜。上野千鹤子简洁明快、一针见血,从女性主义者的角度给出了各种切身的建议,让男女两性都可以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
编辑推荐
什么都可以聊:职场、亲子、家庭、恋爱、婚姻、情欲、生活,这些都是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上野千鹤子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而是从女性主义者的角度直指要害,切中读者痛点,让我们豁然开朗。她的回答简洁犀利,机智幽默又不乏温情,让人读着读着就不由自主地会心一笑。
作者:(英)薇罗妮卡·卡普萨利(Veronika Kapsali)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上海贝贝特
译者:张靖
出版年:2025-1
定价:168.00元
ISBN:9787559873040
《仿生设计:
设计师如何从自然中汲取灵感》
当我们环顾大自然,它的创造力无处不在,从鲨鱼表皮到云杉球果,从红火蚁的群体行为到无数其他神奇现象。我们惊叹于这些奇迹,却往往忽视了它们蕴藏的深远启示。近期出版的英国学者薇罗妮卡·卡普萨利的《仿生设计:设计师如何从自然中汲取灵感》一书,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重要真相:自然不仅是我们的家园,更是最伟大的设计师。
作者简介
(英)维罗妮卡·卡普萨利(Veronika Kapsali),巴斯大学工程设计专业博士,伦敦时装学院材料技术与设计专业讲师,致力于仿生学在材料和设计上的应用研究,曾获得过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ITMA)未来材料奖的年度创新奖。本书作者是一位兼具生物学家和设计师背景的专业人士。她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详细阐述了每一种自然现象及其人工应用,并对生物学和设计背后的故事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解释。书中列举的例子大多已经开发成具体的产品,而另一些则为有志于创新的设计师指明了可能的发展方向。
内容简介
自然界中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实例,展示了如何利用简单的材料实现复杂的系统和结构。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日益枯竭,设计师们越来越多地转向大自然以寻求灵感,创造出能够解决日常设计问题的奇妙方案。
仿生学的重要性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其目的是模仿生命的自然过程来制造材料和设计产品。在大众的印象中,尤为著名的仿生学例子莫过于牛蒡毛刺上的微型“钩子”,它启发了尼龙搭扣的设计。然而,仿生学的应用远不止于此,从模仿鲨鱼表皮制造的泳衣,到受云杉球果启发设计的可编程木材,再到模拟红火蚁群行为开发的群体机器人,仿生学正在为人类带来无限的创新灵感。
编辑推荐
这本书通过五十五种生物学现象和百十来种相关的仿生设计实践,总结出了仿生设计的关键原则: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使用免费或丰富的能源、力求多功能、废物即资源、定位感知和适应等。这些都符合自然界生物赖以生存的物竞天择的原则,也是推动仿生设计发展的核心。作者即是一位生物学家,也是一位设计师,有着深谙两个领域的跨学科背景,将以上原则融于具体案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手法,将深奥的原理性知识讲得浅显易懂、妙趣横生,十分值得一读。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