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淬炼,双城闪耀!成渝经济圈建设“成绩单”在京亮相
- 来源:电脑报
- 关键字:经济,建设,发展
- 发布时间:2025-06-13 14:02
■电脑报记者 余师亮 李家勇 陈鑫 张书曼(实习)
5 月20 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周年重点项目对接会暨智库成果发布活动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电脑报》及漫科学科普平台记者在活动现场了解到,来自政界、学界、企业界的300 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首个五年成效,谋划未来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智库成果重磅发布 解码五年发展成效
本次活动重磅发布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周年研究报告》《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效能评估指数报告》《2024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效能评估指数报告》三部智库报告,系统梳理了区域发展的“成绩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过五年协同发展,已形成“双核驱动、多极支撑”的发展格局。在2025 年高质量发展20 佳城市榜单中,绵阳市、武侯区、九龙坡区等传统强区与万州区、遂宁市等新兴力量并驾齐驱,重庆与四川各占10 席的均衡布局,印证了“川渝一盘棋, 唱好双城记”的协同效应。
据了解,在专项排名中呈现差异化发展格局,入选经济增长10 佳的城市,像绵阳、内江等,在现代化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上成效显著;科技协同创新10 佳城市,如成都青羊区、重庆沙坪坝区等,积极抢抓科技革命机遇,推动创新成果转化;稳促扩升消费10 佳城市,如成都武侯区、重庆大足区等,在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方面表现突出;生态环境共治共保10 佳城市,如重庆黔江区、四川雅安市等,在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上成果斐然;改革开放10 佳城市,如重庆万州区、成都青白江区等,勇于创新,释放改革活力;民生保障和改善10 佳城市,如重庆渝中区、成都郫都区等,着力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居民幸福感。这些数据表明,成渝地区已构建起多维协同发展体系。与此同时,本次活动还预发布了丝路国际智库即将出版的《2025 年绿色发展报告》(中英文),强调川渝要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携手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探索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径,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示范作用。
“科创走廊+百院百企” 两大清单锚定发展新赛道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活动推出了“一带一路”成渝科创走廊、百院百企布局成渝新质生产力行动计划两个机会清单,引发现场强烈反响。
其中,由丝路青年论坛副秘书长、丝路百科杂志社副总编辑、《“一带一路”青年发展报告》副主编张红霞发布的“一带一路”成渝科创走廊,展现出宏大的国际科创合作蓝图。该项目倡议推动中国与共建国家有关机构共同发起设立“一带一路”成渝科创走廊合作联盟,开发“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公共服务数智平台(成渝),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水平共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别/ 区域科创园区、境外科创合作园区、“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引才引智基地、技术转移机构等六大合作平台。该走廊将作为继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之后联通世界的第三条战略通道,通过丝路青年科学家论坛(成渝)、丝路科学家成渝行、科技主题研讨会、圆桌对话等系列高端活动,搭建起国际科技人才交流的立体化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