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公用党建链引领发展链创新与实践

  • 来源:创新世界周刊
  • 关键字:基层党建,党建链,“书记突破项目”
  • 发布时间:2025-06-14 16:31

  创造单位:山东公用控股有限公司

  主 创 人:许玉梅 赵 颜

  创 造 人:李 鲁 邓 刚 李广苏 马新华

  [摘 要]为进一步压实党委书记管党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破解国企基层党建工作重点难点堵点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山东公用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以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为目标,创新“党建链”引领“发展链”的新路径、新机制、新方法,通过实施“书记突破项目”,深入开展系列活动,全面激活了基层党建“红色引擎”,切实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改革发展、生产经营、项目建设、民生服务全过程各环节,推动公司呈现出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发展态势。

  [关键词]基层党建;党建链;“书记突破项目”

  一、公司简介

  作为集城乡水务、热电联产、燃气供应、环保科技、环境卫生、建设工程、置业地产、商业运营、金融服务于一体的城乡综合服务商,山东公用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山东公用”)注册资本100亿元,下辖山东公用水务集团、山东公用热电集团、山东公用建设集团、山东公用环保科技集团及济宁中山公用水务、济宁华润燃气、济宁华源热电等参控股子公司。

  截至2023年底,公司资产总额676.8亿元,员工5000余人,日供水能力150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能力180万立方米,供热面积6800余万平方米,天然气用户60余万户,服务人口超过1500万人。

  近年来,山东公用紧紧抓住深化国企改革的历史机遇,以“公用产业+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为驱动,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全力打造民生公用、活力公用、生态公用、智慧公用和品质公用“五个公用”,构建起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目前,山东公用城乡供水、污水治理、集中供热、生态治理等公用产业业务已由山东拓展到新疆、陕西、甘肃、山西、河南等多个省份,还先后承建了济宁市主城区内环高架及连接线、崇德大道(济宁主城区至曲阜快速路)、济邹高速公路、兖郓高速公路、共青团路北延高铁连接线、济宁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济宁市引黄西线工程和里彦电厂、运河电厂、嘉祥电厂、华源热电四大热源入城,以及长江、运河地表水厂等一批省、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目前,公司整体规模和综合实力已处于省内领先地位,并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山东公用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职工之家、山东省“攻坚克难奖”、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二、实施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国有企业加强党的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新时代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变化,产业链、供应链等经济形态日益复杂且联系紧密。面对新形势,国有企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通过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效,来引领企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有企业通过构建党建链,能够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凝聚各方力量上的优势,更好地整合产业链资源,促进企业之间在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推动党建工作沿着企业经济链条、发展链条有效延伸,进而全面增强党建工作在经济活动中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在新质生产力不断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当下,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举措、创新的实践激发“红色动能”,推动“党建链”嵌入“产业链”、融入“创新链”、引领“发展链”,已成为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在引领高质量发展中的标识性话语表达。

  鉴于此,山东公用控股公司党委以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为目标,创新“党建链”引领“发展链”的新路径、新机制、新方法,以进一步压实党委书记管党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切实破解基层企业党建工作重点难点堵点问题,推动党建工作深度融入企业改革发展、生产经营、项目建设、民生服务全过程各环节,助力公司形成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局面。

  三、主要做法

  在“党建链”引领“发展链”的创新实践中,山东公用立足自身实际,围绕企业改革、产业升级、民生服务、重大项目等重点攻坚任务,通过“党委统筹调度、支部组织推进、党员先锋示范”三级联动,搭建党建与产业融合共建平台,切实把服务保障抓在“链”上、项目建设嵌在“链”上、先锋力量聚到“链”上,全面推动基层党建与生产经营互融共促、同频共振。

  (一)党建引领,畅通“民生服务链”

  山东公用立足供水、供热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业务领域,着力解决生产经营、为民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基层党建质量和生产经营服务“双提升”。

  1.强化“三项建设”,提升供热服务实效

  公司全年度分阶段、不间断持续开展党员服务系列活动。

  一是在2022-2023采暖季结束前,强化“党员包保大走访 倾情服务大提升”建设,采取“一访、二听、三整改”的方式,做到包保用户全走访、诉求问题全解决。

  二是在非供暖期间,强化“服务进社区,党员送温暖”建设。持续改进提升服务水平,让用户足不出户即可办理供暖服务,向用户普及供暖常识,精准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与问题建议,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在2023-2024采暖季,强化常态化“访民问暖”建设。主动靠前服务,做到未诉先办,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即知即改,不能及时解决的,及时将收集的问题制定专项整改方案,进一步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用户反映问题清零。

  2.开展“三项活动”,提升供水服务实效

  一是开展“省心服务N-1”活动。以让群众少跑路为出发点,通过优化办事流程,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实现用户“快速办”“少跑路”。

  二是开展“暖心服务N+1”活动。通过前置服务、志愿服务、延伸服务等措施,拓宽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同时坚持“异常用水多一次提醒,对用户的疑问多一句解答”,确保用户需求到哪里,暖心服务到哪里。

  三是开展“安心服务N+N”活动。以确保设备安全、水质安全、管网运行安全为目标,深入开展“戴党徽、当先锋”活动,引导党员带头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切实让党旗在工程建设、城乡供水、自备井封停等攻坚一线飘扬,确保正常供水,让用户安心用水。

  (二)党建引领,攻坚“项目建设链”

  山东公用深入探索党建融合“三在一线”工作法(即党旗亮在工程一线、党员学在工程一线、党员干在工程一线),将党员划分为若干个攻坚小组,引导党员扎根现场、带头苦干,不断激发项目全员“比学赶超”的活力,为施工生产工作注入不竭动力。

  1.党旗亮在工程一线

  公司积极探索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通过实施“一线工作法”,组织党员深入一线调研,了解工程进度、倾听民声民意,同时分析存在问题,研究破解难题的策略,总结发展的新思路,以党建与业务双轮驱动让党旗在生产一线高高飘扬,切实发挥党建对业务工作的引领、服务作用。

  2.党员学在工程一线

  公司组织全体党员观摩济曲快速路工程项目建设,通过施工单位党员代表现场讲解等,让每一位党员深刻了解上级政策精神、基本政治理论、业务实务知识、企业改革发展战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以及工程建设相关内容,进而促进党建工作与济曲快速路工程互融共促,全面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3.党员干在工程一线

  在济曲快速路工程建设项目中,公司坚持“党员领导包抓、党员干部包干、全体党员监督”原则,针对项目建设的堵点、卡点、难点问题,引领党员以上率下、压实责任,亲自抓、亲自推、亲自促问题解决,形成示范效应,确保项目落实落地。

  (三)党建引领,带动“技术创新链”

  2023年,济宁市城乡水务局、济宁市生态环境局等7部门联合发布的《济宁市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实施方案》要求,山东公用所辖的12座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标准要由一级A提标至地表水准Ⅳ类排放限值。对此,公司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带动“技术创新链”,通过设立“技术攻坚先锋岗”,开展“红黄旗争创比”“党旗插在项目上”等活动,确保高质量完成“提标改造”任务。

  1.设立“技术攻坚先锋岗”,提标改造再升级

  在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工程建设中,公司设立由专业技术党员组成的“技术攻坚先锋岗”,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同时,激励党员技术骨干立足“提标改造”项目中的技术难题、运行工艺要求,开展“导师带徒、技术攻坚、现场指导”等系列活动。通过现场教学、实践操作、模拟场景等灵活的技术传授方式,开展一系列专项培训,着力提升岗位技能,满足公司各基层单位对技术人才需求;开展技术革新和改造成果评选,提升技术攻坚先锋岗人员科创意识,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途径,推动“提标改造”工作顺利完成。

  2.开展“红黄旗争创比”活动,提标改造再升级

  公司在各基层党组织成立由党支部书记担任队长的党员突击队,负责提标改造项目工程具体推进工作,以每季度为一周期,对各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进度进行考核。对考核成绩排在前三的污水处理厂和名次进步最多的污水处理厂给予一定奖励,颁发红旗;考核最后一名的给予黄旗警示。

  3.开展“党旗插在项目上”活动,提标改造再升级

  根据项目一线工作特点,公司通过组建党员先锋队、党员技术创新岗,激励党员骨干冲锋在前、奋勇争先,把一面面党旗插到项目一线、施工现场,切实将党建工作融入到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

  四、实施成效

  (一)民生服务全面“提质效”

  一是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公司以济宁中山公用水务大厦营业厅为试点,于2024年9月底建成使用水务大厦线下“共享营业厅”,并将其作为全市首个“水气暖”共享营业厅,较好地实现了“群众进一次门办多件事”“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

  二是实施热源替换工程。公司高标准完成总长200余公里的供热管网建设,有效保障了3000多万平方米的居民供热需求;合力攻坚地表水厂和引黄西线工程建设,将黄河水引入城区,实现了城东、城西两座地表水厂“双投产”,彻底改变了济宁单一地下水供水历史。

  三是按照“全城一张网,温暖一座城”的目标,公司持续开展“红色筑暖365供热服务暖民心”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抓实“供热5来办”闭环服务,常态化“访民问暖”,打造供暖服务旗舰版。

  四是完成1183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公司成立专业运维团队进行每日巡检,并依托智慧运维平台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在线监管,切实保障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同时,成功打造了“因地制宜、分类治理,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北方农污治理“济宁模式”。

  (二)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一是所有重点项目坚持“开工之前、党建先行”。公司在组建工作专班的同时,设立项目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目前,公司承担的投资过百亿元的重大项目3个,超10亿元项目7个。其中,济曲快速路项目部坚持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插在工地上,全力打造“红色小钉”党建品牌,并成功入选全市重点项目“领先标杆榜”,荣获“济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助力项目实现年底主线通车;作为由济宁市自主实施的首条高速公路项目,济邹高速项目部坚持用党建体系化引领项目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工作获得山东省通报表扬;共青团路北延项目部全体参战党员勇于担当、冲锋在前,提前30天实现项目全线通车。

  二是全面对接制造强市、都市区建设等“九大战略”。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公司党委书记以上率下,班子成员每人包保一个重大项目,成功推动宁德时代、中国电子、厦门金龙、法国苏伊士等产业项目落地,助力全市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实现历史性突破。

  (三)技术创新实现“再突破”

  公司圆满完成了12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任务,出水标准由目前的一级A标准提升到地表水准Ⅳ类排放限值要求。

  在有效改善济宁水环境质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再生水使用效率的同时,有力促进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为“生态公用”建设和济宁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五、主要创新点

  (一)头雁领航,发挥联动作用

  公司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压实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通过牵头调度、组织推动、季度研判,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基层党支部全面抓好任务分解落实,定期开展活动,做到组织高效,推进有力;广大党员干部亮身份、做表率,在组织活动中当好项目攻坚的战斗员、优质服务的示范员。

  通过党委、支部、党员连点成线,串连起“民生服务链”“项目建设链”和“技术创新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实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调研解题,服务人民群众

  一是明确调研重点,结合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公司领导班子带头深入工作一线、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调研,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真正“摸实情、取真经”,掌握全面、真实、丰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

  二是公司党委书记扎根济曲项目建设一线,真正“出实招、干实事”,针对项目堵点、卡点、难点,亲自抓、亲自推、亲自促,以上率下、压实责任,形成示范效应,确保济曲快速路主线按时通车。

  三是志愿服务进社区。公司组织志愿者定期到联建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和慰问活动,就群众关心的用水、用暖、用气等问题听民情访民意解民忧,真正做到“践初心、担使命”。

  (三)活动增效,夯实发展根基

  一是通过深入开展“三亮三比一争当”活动,让党员身份亮出来、良好形象树起来、先锋模范作用显出来,全面提升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效能。

  二是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组织党员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学习33次。

  三是提升基层党支部工作质量。与市财政事务服务中心第四党支部、建行济宁分行营业部党总支、中铁上海局济曲十标党支部、明德花园社区党支部等开展支部联建活动20余次。

  四是公司党委书记带头讲党课2次,各基层党组织书记讲党课共计74次,依托山东公用“红色大讲堂”开展宣讲20余次。

  六、展望与思考

  (一)长效机制科学化,加强品牌建设

  下一步,公司党委将“红色赋能帜领公用”党建品牌建设与“书记突破项目”有机结合,持续深化“1335”党建工作体系创建,建立健全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创新项目长效机制,细化目标任务、创新工作措施、提炼经验做法、加强对标对表、抓实监督考核,在推进“书记突破项目”科学化、制度化、实效化的同时,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更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二)工作推进常态化,加强产业融合

  坚持党建引领,立足企业使命和职责,围绕中心工作组织运行,常态化开展书记突破项目,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不断强化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意识,明晰基本路径,努力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切实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企业的发展活力和竞争实力,实现党的建设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三)活动开展创新化,加强民生服务。

  持续巩固和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公司将继续立足企业供水、供热、供气、农污治理、民生项目建设等业务领域,突出“为民服务”核心,开展现场教育、组织红色宣讲、进行志愿服务、推动实事落地,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用为民办事“温度”拓展民生服务“深度”。

  编辑/王盈 统筹/李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